首页>> 古诗文>>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原文 诗词名句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原文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紞髦入小学,童卯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麤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梁子,窃视笑哑哑。

诗词问答

问:《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兵

(1).生力军。《宣和遗事》后集:“ 张浚 恐 兀术 增益生兵,是夜遁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叶义问 读 錡 捷报,至 金 兵又添生兵,顾谓侍吏曰:‘生兵是何物?’闻者皆笑。”

(2).番兵。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生兵入帝畿,野马临城闕。”

安宅

(1).犹安居、安所。《诗·小雅·鸿雁》:“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郑玄 笺:“此劝万民之辞,女(汝)今虽病劳,终有安居。”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輦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乾元 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五:“壮岁客四方,蹙蹙少安宅。”

(2).安于室。妇女安心于夫家。 晋 左思 《咏史》之七:“ 买臣 困樵採,伉儷不安宅。”

小学

对儿童、少年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兔园册

(1).书名。即《兔园册府》,三十卷。 唐 李恽 ( 蒋王 )令僚佐 杜嗣先 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而编成。 恽 为 太宗 子,因以 汉 梁孝王 兔园 名其书。见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四》。一说, 唐 虞世南 著,十卷。 五代 时流行民间,为村塾读本。后佚。见 宋 晁公武 《群斋读书志》。《新五代史·刘岳传》:“ 道 ( 冯道 )旦入朝,兵部侍郎 任赞 与 岳 在其后。 道 行数反顾, 赞 问 岳 :‘ 道 反顾何为?’ 岳 曰:‘遗下《兔园册》尔。’《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九:“北中村墅多以《兔园册》教童蒙……然《兔园册》乃 徐 庾 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也。”

(2).泛指浅近的书籍。 清 钱谦益 《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余之告 端调 者,亦犹夫老生腐儒挟兔园之册,坐于左右塾之閒,窃以语其乡人子弟而已。”亦省称“ 兔册 ”。 严复 《救亡决论》:“迨夫观风使至,羣然挟兔册,裹饼饵,逐队唱名,俯首就案,不违功令,皆足求售,谬种流传,羌无一是。”

记姓名

相传 项羽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 怒之。 羽 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见《史记·项羽本纪》。后遂以“记姓名”为不必多读书之典。 唐 韦蟾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诗:“只应学得 虞姬 壻,书字纔能记姓名。”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不择

(1).不拒绝。《韩非子·大体》:“ 太山 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秦 李斯 《上秦始皇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不躱避。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3).不区分。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4).不挑选。《韩非子·难三》:“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旧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尝谓人曰:‘ 褚遂良 非精笔佳墨未尝輒书,不择笔墨而妍捷唯予及 虞世南 耳。’” 陶铸 《松树的风格》:“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灶煤

灶上烟煤。可制墨,因作墨的代称。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柹叶。”

随手

(1).随即;立刻。《史记·淮阴侯列传》:“若欲捕我以自媚於 汉 ,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宋 苏轼 《答刘沔都曹书》:“ 軾 平生以言语文字见知於世,亦以此取疾於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亦谓随手云散鸟没矣。” 茅盾 《色盲》一:“ 李惠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随手将瓦片丢开。”

(2).顺手;顺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文选·陆机<文赋>》:“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李善 注:“言作之难也。文之随手变改,则不可以辞逮也。” 老舍 《骆驼祥子》一:“我们就先说 祥子 ,随手把骆驼与 祥子 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3).信手;随便。 唐 杜甫 《北征》诗:“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叫 王鬍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十:“关于这一点,事实上的佐证多得很,随手拈来都是。”

长游

什长和游宗。谓乡中之行政长官。《管子·八观》:“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时无会同,丧蒸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长游,﹞什长、游宗也。”

名场

(1).名流会聚之所。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昔往 东吴 ,已有 梁鸿 之志;今来 西蜀 ,非无 张载 之怀。况乎践名场,携胜友。风月无几,琴酒俄乖。” 蒋青翊 注:“名胜之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所云 碧山堂 尚书者,即 东海 徐健菴 司寇,领袖名场者也。”

(2).指科举的考场。以其为士子求功名的场所,故称。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诗:“拟古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棠》:“既久困名场,时 马戴 佐 大同 军幕,为词宗, 棠 往謁之,一见如旧交。”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卷七九:“作诗非应举,何必就程式?热赶名场之人,岂有好诗好文哉?”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诗:“应笑 马生 多大志,最惭 韩子 逐名场。”

(3).泛指追逐声名的场所。 唐 李咸用 《临川逢陈百年》诗:“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多忌讳。” 金 元好问 《伦镇道中见槐花》诗:“名场奔走竞官荣,一纸除书误半生。” 清 龚自珍 《歌哭》诗:“閲歷名场万态更,原非感慨为苍生。”

菽麦

(1).豆与麦。《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2).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文房

(1) 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2) 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把握

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有把握

毫无把握

黑非

见“ 黑非洲 ”。

梁子

指山脊。 沙汀 《淘金记》一:“‘那你一天在梁子上喝风呀?’ 林么长子 顶上去问。”

窃视

偷看。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 日磾 独不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某生窃视夫人,端丽无匹,而懍若冰霜。”《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朕﹞每夜偪近布城,裂缝窃视。”

笑哑哑

出声大笑。语出《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宋 梅尧臣 《戏酬高员外鲫鱼》诗:“我所共乐仲与伯,羡君赴约笑哑哑。”亦省作“ 笑哑 ”。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顽质贾憎垂,傀状发笑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酒兴诗情尚自如,形骸可怪顿成疏。平生只倚双凫舄,此日常须一鹿车。寂寂岂惟惭邓禹,厌厌更觉类曹蜍。晚窗弄笔聊湔袚,数首清诗手自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性似泉相近,泉如性与盟。

    偶来即惜去,弗试讵知清。

    那待文武候,已看杯碗呈。

    但期差不误,小谨俗人情。

  • 作者: 释法薰,朝代: 宋代
    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山前一片闲田,松竹清风浩浩,缺齿老胡不得妙。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神奇变化莫若龙,屈蟠可藏螺谷中。一声霹雳起头角,金鳞万丈横苍空。右军禊帖不盈咫,善临摹者子赵子。一觞一咏十九之,方如带玉满疋纸。小字古称黄庭经,大字焦山瘗鹤铭。小敛大纵出一手,譬如写真妙丹青。写真但要写得似,小纖大浓皆可喜。小如眼中见瞳人,大如镜中见全身。
  • 作者: 吴应雷,朝代: 明代

    不寐伺晨发,披衣月易西。

    寒鸡疑失候,独雁岂安栖。

    壮志成今老,新诗失故题。

    村村捣衣急,又是暮秋期。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卢师昔日经行地,惆怅苍崖古木风。

    最忆深秋飞瀑下,四山寒叶乱流中。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江陵虽未惯,已作一年留。料得到锦里,剩须谈橘洲。枫槠夹堤岸,荷芰匝城沟。南入湖潮橹,北通襄汉舟。逢人问风土,说与话难周。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雪飘晨放霁光,西山微见玉为相。

    多多益善宁知足,却对花灯惜不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午热蒸山雨,飞空顷刻来。

    因风寒淰淰,拂树白皑皑。

    鹿向乔林避,鱼冲叠浪猜。

    在东虹莫指,斜照乱云开。

  • 作者: 陈起,朝代: 宋代
    景物写成编,清新人竞传。风轻花自若,雨骤鸟恓然。老我尘中累,多君物外仙。未能抛世虑,山馆借床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