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答黄镛原文 诗词名句

答黄镛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答黄镛原文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麽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诗词问答

问:答黄镛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答黄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妄意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忧患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真当

真的;当真。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三姑,我着你晒一晒,真当不肯。”

社友

同社之人;里中时相往来之友人。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 宋 陆游 《送客至江上》诗:“故园社友应惆悵,五岁无端弃耦耕。”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不合

(1).违背;不符合。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横 汨罗 而下濿。”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总之,不合社会的标准就是了。”

(2).不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安绵 兵备道与 闻参将 不合。”

(3).不应当;不该。《后汉书·杜林传》:“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五代 许岷 《木兰花》词:“当初不合儘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会篆刻的人,照依那关防刻一个小记印儿。”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吾家本素封,不合轻犁锄。”

山灵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桐城

安徽省东南部的县。人口70万。处大别山边缘,地势平坦,产竹、木、桐油

旧友

旧日结交的朋友;相交已久的朋友;老友

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合门传旨放朝参,归觐亲庭晓整骖。葵藿丹心犹恋恋,五云缭绕望宫南。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云容雨意相映发,带水屏山各润滋。

    一室有馀含峭茜,八窗无尽启吟披。

    役于耳目亦何谓,契彼精微总合宜。

    最是玉泉胜常处,波光峰态两兼奇。

  • 作者: 晃冲之,朝代: 宋代
    看书不觉雨如渑,稚子惊呼妻怒嗔。岂意持竿护鸡者,翻同挟策牧羊人。
  • 作者: 江奎,朝代: 宋代
    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石笏丛中文室幽,纸窗棐几小凭游。

    拟询庄叟知虚白,何事南华有语留。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标签: 清明节

    金明池上柳吹绵,仕女红妆照水鲜。

    学取鹅黄宫样窄,一双新画孟家蝉。

  • 作者: 朱庆馀,朝代: 唐代
    惜与幽人别,停舟对草堂。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把酒独斟从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家在庾公楼下泊,舟人遥指岸如赪。〈江州城下土赤如赭。〉
  • 作者: 陈允平,朝代: 宋代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何处 * 客,扁舟过洞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