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原文 诗词名句

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原文

黍禾遍野麦登盘,芳节龙舟例奉观。

映浦早荷初放朵,亚墙新笋已成竿。

虽云竞渡原无竞,信矣承欢果是欢。

岁岁高年侍康健,正长日影耐人看。

诗词问答

问: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端阳日侍皇太后观龙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

2. 常年端阳率未开花有则汤泉所进今岁以过闰故湖荷已有开者

参考注释

黍禾

(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野麦

(1).田间的麦。《后汉书·盖延传》:“﹝ 延 ﹞南伐 刘永 ,先攻拔 襄邑 ,进攻 麻乡 ,遂围 永 於 睢阳 。数月,尽收野麦。”

(2).野生雀麦的俗名。

登盘

登上舞盘。相传 汉 赵飞燕 曾于盘上舞, 唐 杨贵妃 亦曾于翡翠盘中舞霓裳羽衣舞。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 高力士 云:]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

芳节

阳春时节。亦泛指佳节、良时。 南朝 宋 刘铄 《代收泪就长路》诗:“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唐 李白 《愁阳春赋》:“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 明 杨慎 《送江景熙》诗:“蹉跎良游阻,荏苒芳节徂。”

龙舟

狭长的龙形舟船,多人同时划动数浆,用作竞渡比赛

赛龙舟

竞渡

(1) 竞相渡过,指划船比赛

百舸竞渡

(2) 渡过江湖等水面的游泳比赛

游泳健儿竞渡长江

无竞

(1).不争,没有竞争。《诗·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 高亨 注:“无竞,不争。”《北史·于翼传》:“ 翼 性恭俭,与物无竞,常以满盈自戒。” 元 袁桷 《寿李承旨四十韵》:“荡荡心无竞,肫肫俗易淳。” 明 陆树声 《耄馀杂识》:“夫山川名胜,处无竞之地,造物者何尝限人?”

(2).不可争衡;无比。《诗·周颂·执竞》:“执竞 武王 ,无竞维烈。” 朱熹 集传:“言 武王 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皇建有极,神功无竞。”《北史·薛道衡传》:“﹝ 道衡 ﹞声名籍甚,无竞一时。”

承欢

迎合人意,博取欢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楚辞·九章·哀郢》

承欢侍宴无闲暇。——白居易《长恨歌》

承欢膝下

果是

果真是,果然是。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词:“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果是咱飢变做渴,咽喉乾燥,肚儿里如火。”《水浒传》第九回:“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

高年

(1) 上了年纪的人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2) 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3) 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康健

健康

正长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日影

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元好问,朝代: 金代
    十六芳年,锦儿娇小琼儿秀。海棠红皱。恰到愁时候。天上歌声,未省人间有。休回首。渭城烟柳。肠断离亭酒。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素履辈儒先,居乡行不愆。五言唐句法,千古宋吟编。每恨贫难疗,犹欣名可传。此生何所有,老寿更希年。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万里西风雁影斜,平安书到鲁家沙。遣愁白堕须行瓮,报喜鸟邪又满车。老屋打头思钓隐,健舻衔尾认诗家。道旁啁哳儿童说,有脚阳春向浣花。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溪流稳信竹龙驱,声绕阑虚入耳孤。此窍可消诸念妄,一丸长跃半空珠。挂瓢舀水应知味,就壁龛碑不用趺。谁谓佛灵占有验,殆于儿戏果何殊。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思念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馀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 作者: 徐氏,朝代: 唐代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步粘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 作者: 鲍溶,朝代: 唐代

    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坤元至德,品物资生。神凝博厚,道协高明。
    列镇五岳,环流四瀛。于何不载,万宝斯成。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阑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三纲亡有辨夷华,一处分明万不差。可怪弃君逃父客,妄谈心印自雄夸。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