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过净居寺原文 诗词名句

过净居寺

作者: 李廷仪朝代: 明代

过净居寺原文

淅淅西风着敝裘,净居长日水云幽。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

1*1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

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

诗词问答

问:过净居寺的作者是谁?答:李廷仪
问:过净居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过净居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廷仪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廷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五

参考注释

淅淅

象声词,形容风声

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敝裘

破旧的皮衣。 唐 岑参 《闻宇文判官西使还》诗:“白髮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明 刘基 《呼灯》诗:“西风一夜吹庭树,惊起呼灯问敝裘。”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起行视天宇,太息揽敝裘。”

长日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 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孔颖达 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北周 庾信 《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 倪璠 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孔子家语·郊问》:“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王肃 注:“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参见“ 长至 ”。

(2).漫长的白天。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令狐 相进 李远 为 杭州 。 宣宗 曰:‘比闻 李远 诗云:“长日唯销一局碁”,岂可以临郡哉!’” 宋 徐玑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緑阴。” 鲁迅 《彷徨·示众》:“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3).指整天、终日。 明 陈大声 《粉蝶儿·富文堂宴赏》套曲:“闲将緑綺弹,静把《黄庭》註;兰汤新浴,长日一尘无。” 明 袁宏道 《致兰泽云泽叔》:“身非木石,安能长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从所恶。”

(4).平时,经常。 唐 杜甫 《泛江》诗:“长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罗。” 清 吴伟业 《避乱》诗:“长日频云乱,临时信孰传。”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寒林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青龙

(1) 青色的龙。也指东方星宿名。即苍龙

(2) 道教所信奉的东方的神

(3) 古时行军以画青龙的旗帜表示东方之位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肩舆

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蓬山

(1).即 蓬莱山 。相传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望 玄洲 而骏驱,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旧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参见“ 蓬莱山 ”。

(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更掌蓬山之务,麟图缉謚。”《旧唐书·刘子玄传》:“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参见“ 蓬莱 ”。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夜来风雨晓还晴,沙路无泥快早行。鸟语花容春自好,有生何处不安生。
  •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兴来浪迹无远近,及至辞家忆乡信。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借问君来得几日,到家不觉换春衣。高斋清昼卷帷幕,纱帽接蘺慵不著。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鱼龙川北盘谿雨,鸟鼠山西洮水云。台中严公于我厚,别后新诗满人口。自怜弃置天西头,因君为问相思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普蠲寰宇供,轮以三年竟。

    甘省值今岁,黔黎方幸庆。

    而何逢旱灾,比户愁悬罄。

    遇灾例免赋,恩固无重并。

    独念极边域,地瘠民贫怲。

    春雨既获迟,早收已无剩。

    气寒补种艰,千里赤地定。

    牧民吾之责,岂可常数听。

    命以壬辰年,补行议蠲政。

    有司善推行,庶救流离迸。

    于惠宁从优,安肯计绌剩。

    漫言博施难,尧舜其犹病。

  • 作者: 释宝昙,朝代: 宋代
    西湖湖水清可{左奭右斗},孤山山人瘦有馀。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修竹聊须臾。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 作者: 叶适,朝代: 宋代
    鹤袖貂鞋巾内鸦, * 打鼓趁年华。行春以东峥水北,不妨欢乐早还家。
  • 作者: 罗公升,朝代: 宋代
    早知色外本无身,不踏阎浮末世尘。说与达多何用许,如来元自等冤亲。
  • 作者: 敦煌曲子,朝代: 唐代

    蟒蛇鹿獐作队行。

    猿猴石上打筋斗。

    林中鸣,种种有。

    更有醍酟沽美酒。

  • 作者: 李养正,朝代: 明代

    抠衣谒罢碧霞宫,双眼苍茫似镜中。

    叠嶂层层全拱北,九河曲曲尽流东。

    云封洞口经年黑,霜落山腰万树红。

    咫尺真疑通帝座,登临何必慕华嵩。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底羡双葩及九枝,卷舒恰适用为宜。

    爱他武帐光如昔,对我宵衣念在兹。

    止丽乎明偏利旅,继腾其照正符离。

    诗编强半于中得,了不相关景与思。

  •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