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有雪原文 诗词名句

有雪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有雪原文

有雪有雪何不时,号令无乃乖其宜。
玄冥失职变常燠,草木不黄流不澌。
群蛰开张动平陆,广野宫阙腾蛟螭。
方今春王布仁政,育养万物如婴儿。
尔可干职助阴沴,致使造物无威仪。
四序平分佐天使,物色消长随指挥。
元纲既乱箕斗,五行颠倒盈缩亏。
安得调元按天步,太和受事三光齐。
璇玑不愆四七正,时歌玉烛滋黔黎。
尔之不职有常律,司辰执僇归摄提。

诗词问答

问:有雪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有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玄冥

(1).神名。水神。《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 玄冥 、 回禄 。” 杜预 注:“ 玄冥 ,水神。” 汉 张衡 《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 玄冥 。”一说为雨师。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雨师》。

(2).神名。冬神。《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 顓頊 而敶词兮,考 玄冥 於 空桑 。” 王逸 注:“ 玄冥 ,太阴之神。” 唐 李白 《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不周 来风, 玄冥 掌雪。”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 玄冥 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3).神名。北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 顓頊 、 玄冥 之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顓頊 、 玄冥 ,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 玄冥 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4).深远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庄子·大宗师》:“於謳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郭象 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成玄英 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庄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 成玄英 疏:“玄冥,妙本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含光内观,凝神復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 魏 晋 南北朝 时或以道释佛,故亦指佛教的义理。 晋 谢敷 《安般守意经序》:“故开士行禪,非为守寂,在游心於玄冥矣。”

(5).旧时指阴间,九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吾復入,恐不再还,与子长诀,相求于玄冥之下。”《太平广记》卷三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阮瑜之》:“父死归玄冥,何为久哭泣?” 唐 鲍溶 《苦哉远征人》诗:“ 李陵 死别处,杳杳玄冥乡。”

(6).指北方。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明 常岫 《渡浑河》诗:“万里 桑乾 水,玄冥生浊源。”

(7).指冬季。 前蜀 韦庄 《咏梅》诗:“不随妖艷开,独媚玄冥节。” 元 马祖常 《移梅》诗:“冽冽玄冥候,众植各浮脆。”

(8). 汉 代郊祀歌名。歌词为:“玄冥陵阴,蛰虫盖臧……”取首二字为歌名。《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

(9).道教称肾之神。《黄庭内景经·心神》:“肾神 玄冥 ,字 育婴 。” 梁丘子 注:“肾属水,故曰玄冥。”

失职

(1) 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严重失职

(2) 失业

变常

改变常道。《后汉书·郎顗传》:“是知变常而善,可以除灾,变常而恶,必致於异。”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於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黄流

(1).指酒。《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毛 传:“黄金所以饰流鬯也。” 郑玄 笺:“黄流,秬鬯也。” 孔颖达 疏:“酿秬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鬱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按,传、笺所释不同,此从笺疏。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南朝 梁 沉约 《梁宗庙登歌》之四:“我鬱载馨,黄流乃注。” 宋 陆游 《题斋壁》诗:“昼存真火温枵腹,夜挽黄流灌病骸。”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夫黄流之祼,鬱金百叶,酹之以达黄泉。”

(2). 黄河 之水。 唐 韩愈 《感二鸟赋》:“过 潼关 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宋 陈师道 《口号》:“坐使黄流随指顾,即看丹阁画精神。”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 泰山 日峩峩,黄流时浩浩。”

(3).泛指洪水。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 青 徐 。”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水所衝荡,而民居不见也。”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张动

伸展舞动。 叶圣陶 《夜》:“睡着的孙子胳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

冲动,流动。张,通“ 胀 ”。《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 晋 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广野

亦作“ 广壄 ”。空旷的原野。《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吕氏春秋·节丧》:“古之人有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汉书·晁错传》:“﹝胡人﹞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小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蛟螭

(1).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 蛟龙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方今

现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庖丁解牛》

春王

指正月。按《春秋》体例, 鲁 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春秋·定公元年》:“元年春王。” 杜预 注:“公之始年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汉 班固 《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鲁定公 元年春王不言正月者,《春秋》以其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宦成》:“我想春王伊始,猛虎横行,咎归令尹。”

仁政

(1) 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 仁慈的统治措施

育养

(1).畜养;生息。 汉 王充 《论衡·骨相》:“故富贵之家,役使奴僮,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今因 丕 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2).抚养;养育。《汉书·王莽传上》:“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朕﹞援立圣嗣,恨不久育养,见其始终。”《北齐书·独孤永业传》:“ 独孤永业 ,字 世基 ,本姓 刘 , 中山 人。母改适 独孤氏 , 永业 幼孤,随母为 独孤 家所育养,遂从其姓焉。”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阴沴

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害。 唐 元稹 《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旧唐书·文宗纪下》:“天或警予,示此阴沴,抚躬夕惕,予甚悼焉。” 宋 苏轼 《祭佛陀波利祝文》:“积雪始消,阴沴再作。小民无辜,弊于饥寒。”

致使

导致;因…造成

由于过分疲劳,致使工作出了差错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平分

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天使

指天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像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现在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消长

(1) 增减;盛衰

(2) 谓变化

指挥

(1) 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箕斗

(1).星名。即箕宿与斗宿。《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后因以“箕斗”比喻虚有其名。 宋 苏轼 《和三舍人省上》:“嗟君妙质皆瑚璉,顾我虚名但箕斗。”

(2).人手上的指纹,簸箕形的叫箕,螺旋形的叫斗。《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作品选集·断头山》:“恶霸横蛮不甘休,冷笑一声说出口:‘不还帐拿你的两亩薄土抵压头。’叫儿父当约上去盖箕斗,他还说自家人宽待从优。”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盈缩

(1).伸屈;进退。《战国策·秦策三》:“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 李贤 注:“盈缩,犹进退。”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盈缩理无餘,今往何必忧。”《明史·历志一》:“旧所用三差法,俱从句股平行定者,於天体未合,即各盈缩损益之数,未得其真。”

(2).指潮水涨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县南有 朝夕塘 ,水出 东山 西南,有水从山 * 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未尝愆期,同于潮水,因名此塘。”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表》:“臣闻两曜有晦明,所以成其不已;四瀆有盈缩,所以成其不竭。” 明 李东阳 《弄潮怨》诗:“潮水有盈缩,人心无古今。”

(3).多少;长短。《文选·刘孝标<辨命论>》:“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岂非否泰相倾、盈缩递运而汩之以人。” 李善 注:“《淮南子》曰:‘孟春始嬴,孟秋始缩。’ 高诱 曰:‘嬴,长也;缩,短也。’”

(4).指寿夭。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调元

(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 柳贯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

(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引 明孝宗 《静中吟一绝》:“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 王一贴 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天步

(1).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 宋 司马光 《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 朱明 痛失皇纲纽。”

(2).谓天体星象的运转。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匝日域以迴騖,穷天步而高寻。” 唐 王勃 《驯鸢赋》:“神周天步,鬱霄汉之(弘)图。”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仰能窥天步,俯能测海镜,艺能善辊弹,聪能审律吕。”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受事

(1) 语法上指动作的对象,即动作所及于的人或事物

(2) 接受职事或职务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三光

古时指日、月、星

璇玑

(1) 古时一种天文仪器,浑天仪

妙尽璇机之正。——《后汉书·张衡传》

(2) 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不愆

(1).无过错,无过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明 刘基 《海宁应氏墓庵记》:“以不愆于义方,不诡其逢而守其常。”

(2).谓不错过时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四七

(1).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先在长安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 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李贤 注:“四七,二十八也,自 高祖 至 光武 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 汉 火德,故火为主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原注:“ 齐 初践祚计止於二十八年。”

(2).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四七,筋骨坚,髮长极,身体盛壮。”

(3).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 东汉 开国功臣 云台 二十八将。《文选·张衡<东京赋>》:“我 世祖 忿之,乃龙飞 白水 ,凤翔参墟,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李善 注:“四七,二十八将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张载 注:“四七者, 汉 光武 二十八将也。” 清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 援 ( 马援 )之智勇,冠於四七。”参见“ 二十八将 ”。

(4).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宿。《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 李贤 注:“四七,二十八宿也。诸侯为天子守四方,犹天之有二十八宿。《汉官仪》曰:‘天子建侯,上法四七也。’”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伏以四七在天,垂文定位;三八镇地,设象分灵。”

(5).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 鲍廷璽 哭着应道:‘小的父亲死了。’ 向道臺 道:‘没了几时?’ 鲍廷璽 道:‘明日就是四七。’”参见“ 七七 ”。

玉烛

(1).谓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尸子》卷上:“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 郭璞 注:“道光照。” 邢昺 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玉烛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玉烛调元气,金枢运大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金甌仍未缺,玉烛又新调。”

(2).烛的美称。 唐僖宗 宫人《金锁》诗:“玉烛製袍夜,金刀呵手裁。”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七:“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3).比喻目光。 唐 曹唐 《病马》诗之一:“四蹄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烛斜。”

(4).乐律名。《隋书·律历志上》:“黄钟:包育、含微、帝德……玄中、玉烛、调风。右黄钟一部,三十四律。”《旧唐书·音乐志三》:“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黔黎

百姓

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潘岳《西征赋》

不职

不称职。《汉书·贾谊传》:“﹝大臣﹞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宋 曾巩 《代曾侍中乞退札子》:“臣少壮之时,尚虞不职,今齿髮已暮,理当乞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根本既摇,畿辅告警,斯时即治臣等以不职之罪,于国家前途从何补救?”

常律

(1).指诗词的一般格律。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诗险而肆,对面崖壑,咫尺千里,操捨自命,不限常律。天下以 杜甫 为师,始黜 唐 人之学。”

(2).通常的规则或法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法上虽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气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司辰

(1).主管时令。 汉 祢衡 《鹦鹉赋》:“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唐 陈子昂 《饯陈少府从军序》:“尔其苍龙解角,朱鸟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

(2).官名。 唐 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摄提

(1) 佛教教义中的三假设,即有关法(事物)、受(感受)、名(名称)的假设。又作“波罗聂提”

(2) 星名

(3) “摄提格”简称,即寅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楚辞·屈原·离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就树昔年搆,清秋胜日寻。

    轮囷一株古,蔽芾满庭阴。

    有月皆澄照,无风亦朗吟。

    何当风月下,恒此坐观心。

  • 作者:林宋伟,朝代:宋代

    赤心许国自平时,见敌捐躯更不疑。

    权忌皋庸皆遁走,同时死难只青狮。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 作者:贺铸,朝代:宋代
    处处春林有鸟啼,恨无芳酒一樽携。何缘复得彭城梦,日日东风送我西。
  • 作者:杨冠卿,朝代:宋代
    野寺云山迥,人家烟火稀。水腥渔市近,帆落晚风微。拂树昏鸦去,迎船白鸟飞。吾生乐江海,犹恐与心违。
  • 作者:赵以夫,朝代:宋代
    九日无风雨。一笑凭高,浩气横秋宇。群峰青可数。寒城小、一水萦回如缕。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今朝 * 依然,重上南楼,草草成欢聚。诗朋休浪赋。旧题处、俯仰已随尘土。莫放酒行疏,清漏短、凉蟾当午。也全胜、白衣未至,独醒凝伫。
  • 作者:释慧空,朝代:宋代
    空生众中居,似欠人偈债。超禅归临安,亦来相恼害。布袋连底翻,一还无复载。闭门郑新经,后来且莫怪。去去复何言,西湖莲子大。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阴灵曜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
    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