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元处士游天台原文 诗词名句

送元处士游天台

作者: 朱庆馀朝代: 唐代

送元处士游天台原文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
树列烟岚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诗词问答

问:送元处士游天台的作者是谁?答:朱庆馀
问:送元处士游天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朱庆馀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庆馀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5-25

参考注释

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路口

道路汇合的地方

赤城

(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唐 王勃 《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

(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为 天台山 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举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铭序》曰:‘往 天台 ,当由 赤城山 为道径。’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广记》:‘ 章安县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 顾野王 《舆地志》云: 赤城山 有赤石罗列,长里餘,遥望似赤城。’” 清 朱彝尊 《罗浮屈五过访》诗:“况今天地多战争, 赤城 华顶 风烟惊。”(2)在 四川省 灌县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陆游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 赤城 。”自注:“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山川险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 蜀 山之望也。’”

(3).传说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赐酒》诗:“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传》:“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华山 之中乘云驾龙,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驾龙上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 赤城 。’” 唐 陈子昂 《修竹篇》:“携手登白日,远游戏 赤城 。”

烟岚

山里蒸腾起来的雾气

小山村被笼罩在烟岚里

冰雪

比喻清纯

山雉

鸟名。一名鸐,俗称野鸡。《尔雅·释鸟》:“鸐,山雉。” 郭璞 注:“尾长者。” 唐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元 赵孟頫 《题山堂》诗:“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罢夕阳来。”

禾苗

谷类庄稼的嫩苗

野馆

指乡村旅舍。 宋 陆游 《记梦》诗:“我梦结束游何邦,小憩野馆临幽窗。”

石桥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俱劄普,日轮午。李将军,射石虎。虽然过那边,枉发千钧之弩。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须发老如,眉目清亮。秋生野水之中,雪照寒山之上。湛海之心,吞川之量。头头不爽机宜,处处相投稳当。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雨过郊原一番新,寻芳车马踏无尘。普天冷食闻前古,萧寺清游属两人。不作佺期问新历,颇同之问感余春。明年归藉梨花上,应会群贤及四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雨无不欢,吾岂能不喜。

    然岂啻是哉,兵威伏万里。

    自春至初夏,各省雨旸美。

    近著喇嘛说,西藏敬遵旨。

    一二奸纵臣,亦以正刑理。

    斯更弗为欢,愧未先觉始。

    左近坐金仙,付之如是耳。

    而我未如是,去佛犹远矣。

  • 作者: 李中,朝代: 唐代
    瓮中竹叶今朝熟,鉴里桃花昨日开。为报广寒攀桂客,莫辞相访共衔杯。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骊驹歌罢尚迟行,一棹长溪春浪平。

    岸柳依依连野碧,林花灼灼映空明。

    苦吟每笑杜工部,爱酒犹怜阮步兵。

    薄暮落帆松岭外,相望月淡雨初晴。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每评吾郡佳山水,当以水西为最奇。径向水西非具眼,不眠偶爱不渠知。
  • 作者: 尹直卿,朝代: 宋代
    六一先生薄吉州,归田去作颖昌游。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杀青原白鹭洲。
  • 作者: 王之望,朝代: 宋代
    可耐幽花发较迟,殷勤为情晓风吹。朝来策杖探消息,香处初开一两枝。
  • 作者: 释普度,朝代: 宋代
    昨夜毗岚撼山岳,七十二峰俱倒卓。太湖万顷涓滴无,黄叶乱飘星斗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