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偈五首原文 诗词名句

偈五首

作者: 释志璇朝代: 宋代

偈五首原文

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鑊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诗词问答

问:偈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志璇
问:偈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志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志璇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休

不停止,不罢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如《大风》、《垓下》、《易水》、《秋风》,古人已臻极至,无容更赘一词,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艳阳天》第二二章:“﹝ 哑吧 ﹞嘴里边‘啊吗吗,啊吗吗’地叫个不休。”

不歇

不罢休;不停止。《西游记》第六七回:“那徒弟心还不歇,至今还要告状,不得乾净。” 茅盾 《子夜》一:“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

业识

佛教语。谓十二因缘中的行缘识。指人投胎时心动的一念。《起信论》:“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明 陈玉阳 《义犬》第一出:“如今世上人,痴的痴,乖的也痴,苦的苦,乐的也苦,机关簸弄,一塲胜似一塲,业识 * ,一世捱到百世。” 清 谭嗣同 《仁学》十:“智慧者, 孔 谓之道心;业识者, 孔 谓之人心。人心外无道心,即无业识,亦无由转成智慧。”

忙忙

(1).形容事务繁冗,不得空闲。 汉 王充 《论衡·书解》:“使著作之人,总众事之凡,典国境之职,汲汲忙忙,或﹝何﹞暇著作!” 唐 高骈 《遣兴》诗:“浮世忙忙蚁子羣,莫嗔头上雪纷纷。”《水浒传》第九九回:“其中人民,也是在那里忙忙的营干,见了洒家,都只是笑。”

(2).急匆匆的样子。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妈妈听见阁前嚷得慌,也恐怕女儿短见,忙忙催下了阁。” 王愿坚 《三张纸条》:“我们都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弄得胡里胡涂,接过洋锹,忙忙地跟在他后面走着。”

七颠八倒

(1).形容纷乱不堪。《朱子语类》卷五一:“只当 商 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頽。”《水浒传》第二四回:“小人先妻……是件件都替的小人: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说唐》第五六回:“俺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颠八倒。”

(2).谓失去常态。《水浒传》第四五回:“这一堂和尚见了 杨雄 老婆这等模样,都七颠八倒起来了。”《 * 词话》第八回:“那众和尚见了 武大 这个老婆,一个个都昏迷了佛性禪心,一个个多关不住心猿意马,都七颠八倒,酥成一块。”

(3).犹言颠三倒四。《水浒传》第九五回:“ 林冲 、 徐寧 忙问何处军马, 耿恭 七颠八倒的説了两句, 林冲 、 徐寧 急同 耿恭 投大寨来。”

(4).犹言懵头转向。 明 高明 《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囉唣,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得七颠八倒。” 钱钟书 《围城》四:“这妞儿的本领真大,咱们俩都给她玩弄得七颠八倒。”

十字街头

原指道路交叉,行人甚多的闹市。借指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每每与理想中的“象牙之塔”相对而言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声色

(1) 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汉· 司马迁《货殖列传序》

坐卧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 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三家村

泛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庄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洲》

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游戏

(1) 嬉戏

游戏酒食。——宋· 苏轼《教战守》

托儿所的游戏时间

(2) ;游乐;玩耍

(3) 娱乐活动

网球游戏

刀山剑树

(1).佛教语。地狱酷刑之一。《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辩正论》八注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康阿得》:“ 康阿得 死三日……凡见十狱,各有楚毒,狱名‘赤沙’、‘黄沙’、‘白沙’,如此‘七沙’,有刀山剑树,抱赤铜柱。”《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 目连 问曰:‘此箇名何地狱?’ 罗察 答言:‘此是刀山剑树地狱。’” 明 袁宏道 《与聂化南书》:“败却铁网,打破铜枷,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

(2).为古代酷刑。《宋史·刘鋹传》:“﹝ 刘鋹 ﹞作烧煑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鬭虎抵象。”

(3).喻极危险的境地。 清 遯庐 《童子军·谋劫》:“準在明日三更向后,到那刑部衙门里面,把俺 吴先生 从那刀山剑树之中,夺到这化日光天之下便了。”京剧《乌龙院》第四场:“多承 公明 哥哥大恩搭救我等,特地前来相谢,纵然刀山剑树,俺 刘唐 何惧!”

炉炭

炉中的炭火。《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於炉炭之上,必无事矣。”《晋书·宣帝纪》:“ 魏武帝 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法苑珠林》卷十一:“於是沉浮鑊汤之里,偃仰炉炭之中。”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

鑪炭:1.炉中的炭火。《周礼·天官·宫人》:“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鑪炭,凡劳事。”《左传·定公三年》:“自投于牀,废于鑪炭,烂,遂卒。”《墨子·备梯》:“五步一灶,灶门有鑪炭。”

(2).比喻危急的境地。《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孝纯,朝代: 宋代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与嘉辰默计程。拟助林园延胜赏,肯容桃李落繁英。老来官爵浑无味,閒里杯盘却有情。见说使车临岱麓,倘能相过共飞觥。
  • 作者: 王令,朝代: 宋代
    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庭塘流注已有余,田亩不沾亦何奈。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英豪自昔多遗恨,人物于今正渺然。来访舍人题字处,淡烟莎草满平川。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初到此觉旱,幸得甘膏零。间作五日间,乃透沾畦町。继斯数日内,雨霁每互更。遂复惧霪霖,以正值时行。忽忽半月间,何曾一畅情。今朝乃晴定,浮云天际征。试一为山游,观瀑澄清听。尘心一以涤,无复馀怦怦。肩舆入西谷,永恬居略停。更由西而北,苍山胥转青。造化功迅哉,万物资生成。慰心讵祗兹,晚田欣起耕。峰回川绕处,秀木嘉荫横。野桥据石涧,涧下幽泉鸣。曲栈凡几折,岩斋面前呈。夤缘入松关,石磴陟峥嵘。据床延峭茜,画图奚足称。旧题巡壁读,新句点笔赓。庚辰至于今,廿五岁月经。视之如一瞬,创得信副名。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
  • 作者: 王汝玉,朝代: 明代

    青山万叠高侵天,绿阴千顷晴涵烟。

    巨灵倒挽银河水,泻作百丈飞来泉。

    蓬莱三岛不可往,江南山水称龙眠。

    龙眠高人李居士,前身列籍瑶台仙。

    胸中浩荡有奇气,眼底恍忽无尘缘。

    同时二友总佳士,炯如芙蓉出澄涟。

    山中一经游历后,至今草木增清妍。

    百年对画起遐想,风流文采俱依然。

    辛夷花开木兰发,宛如王维家辋川。

    我生素抱林泉趣,每因匏系恒自怜。

    迩来缪掌秘阁籍,遍阅图画穷幽玄。

    洞天福地似曾识,不用谢屐劳扳援。

  • 作者: 释晓聪,朝代: 宋代
    晨鸡报晓灵,粥后便天明。灯笼犹瞌睡,露柱却惺惺。
  • 作者: 朱翰,朝代: 明代

    孤城高处接清虚,落日登临思有馀。

    陆贽忠魂宜庙食,买臣遗址变僧居。

    楼台绮丽全胜古,风俗浮华不似初。

    惟有鸳鸯湖上月,清光依旧照芙蕖。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怀仁辅义戒阿谀,万古先生两句书。长往不来安有此,如知王佐在樵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