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原文

轻飚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衝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楚泽潦收湖水白,归舟遥忆洞庭人。

诗词问答

问: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习习

(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4).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 ,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6).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沉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宿雾

夜雾。 晋 陶潜 《咏贫士》:“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唐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二:“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山分宿雾儘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郭沫若 《恢复·峨嵋山上的白雪》:“那横在山腰的宿雾,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开霁

阴天放晴

俄复开霁。——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晴曦

日光;太阳。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引 李明通 《红梅》诗:“怒艴不顾杀气横,忠赤自与晴曦亲。山林著汝吾未许,絳衣朱襮鏖緇尘。”《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浓云欲雨……午间风转西南,遂见晴曦。”

疏牖

格子稀疏的或破损的窗。 唐 元稹 《感石榴》诗:“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 唐 李益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诗:“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疏牖招友生,屋角老藤寿。”

虚堂

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润气

(1).光泽。《周礼·考工记·弓人》“瘠牛之角无泽” 汉 郑玄 注:“少润气。”

(2).水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不烧者,有润气,则酪断不成。”

拂尘

掸除尘土,后专指掸尘土,驱蚊蝇的用具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红楼梦》

楚泽

古 楚 地有 云梦 等七泽。后以“楚泽”泛指 楚 地或 楚 地的湖泽。 唐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驤校猎 邵陵 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唐 许裳 《登凌歊台》诗:“江截 吴 山断,天临 楚 泽遥。” 宋 张孝祥 《望江南·赠谈献可》词:“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 楚 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妾系本 吴 门,家侨 楚 泽。”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遥忆

犹回忆。 唐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丰子恺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我坐在校旁的 黄浦江 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惠洪,朝代: 宋代

    来往独龙冈畔路。杖头落索间家具。后事前观如目睹。非谶语。须知一念无今古。
    长笑老萧多病苦。笑中与药皆狼虎。蜡炬一枝非嘱付。聊戏汝。热来脱却娘生袴。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祥符盛际,二鄙正休兵。瑞应满寰瀛。东封西祀鸣銮辂,从幸见升平。仙游一去上三清。庙食享隆名。寝园松柏秋风起,箫吹想平生。
  • 作者: 廖行之,朝代: 宋代
    江头秀木碧参空,喜见新晴到眼中。秩秩北林筵有序,潭潭东阁礼尤崇。广平元老今贤杰,江左夷吾正祖风。况复赣君崇教养,清阴到处绿成丛。
  • 作者: 贯休,朝代: 唐代
    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 作者: 阳枋,朝代: 宋代
    八九雨点青春老,三两莺声绿荫深。眼界无尘归路称,丹青难画此中心。
  • 作者: 叶逢元,朝代: 明代

    莫厌空庭坐,移觞更竹前。

    今年花尽发,此夜月将圆。

    尝与终古士,同推陶令贤。

    良辰忽欲过,一㪷且颓然。

  • 作者: 王阮,朝代: 宋代
    昭陵龙去奎文在,万岁灵杉守百神。四十二年真雨露,山川草木至今春。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七十今年是,连朝乐未休。比邻更颂祷,亲党共迟留。羊映红缠酒,花簪绛帕头。从今日有喜,农事起西畴。
  • 作者: 李昴英,朝代: 宋代
    桂菊风香造榜天,门标捷帜地流钱。笔端快便行年顺,骑鹤缠腰身两全。
  • 作者: 晏几道,朝代: 宋代
    标签: 抒情离别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