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原文 诗词名句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原文

梅桃结子绿阴浓,饶与葵榴自在红。
只有道根须猛进,未甘上下二之中。

诗词问答

问: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名句大全

洪咨夔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书法欣赏

洪咨夔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书法作品欣赏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结子

植物结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自笑公门嬾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你看,它又不开花,又不结子。”

(1).指用线、丝、草绳等结成之物。《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个婭嬛上来,就侧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领紫绣围领……一条红緑结子,并手帕一包。”《红楼梦》第二四回:“ 袭人 被 宝釵 烦了去打结子了。”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栅门关得铁紧,上了闩,还用稻草绳把它绑住,结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难困惑的关键。 艾芜 《百炼成钢》第六章:“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个结子,现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根须

犹须根。亦泛指植物的根。《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甖中稍有根鬚,当世称其孝感。” 清 谭嗣同 《以太说》:“而微生物、微植物,又莫不各有筋骨、肠胃、枝叶、根鬚。” 闻一多 《也许--葬歌》:“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猛进

勇猛前进

高歌猛进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故殿檐阴石汇泉,针鱼苔净乐回旋。持杯挹取虽无暇,照影心肠更洒然。
  • 作者: 储光羲,朝代: 唐代
    空中望小山,山下见馀雪。皎皎河汉女,在兹养真骨。登门骇天书,启籥问仙诀。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合砖起花台,折草成玉节。天鸡弄白羽,王母垂玄发。北有上年宫,一路在云霓。上心方向道,时复朝金阙。
  • 作者: 阮阅,朝代: 宋代
    溅溅溪水石磷磷,两岸山花野草春。流去前滩何处问,未应皆是酌泉人。
  • 作者: 权德舆,朝代: 唐代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 作者: 武则天,朝代: 唐代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仰惟明德,敢荐非馨。顾惭菲奠,久驰云輧。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 作者: 于邺,朝代: 唐代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 作者: 吴全节,朝代: 元代

    龙舟叠鼓出江城,送得君王远玉京。

    惆怅金明池上水,至今呜咽未能平。

  • 作者: 邵梅芳,朝代: 明代

    春光好,芳草绿初齐。

    新雨翠摇雕槛外,轻潮红涨画楼西。

    约伴著罗衣。

    何处去,桃李更芳菲。

    凤额帐深垂柳带,鸦头袜染落花泥。

    憔悴踏青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命夔教胄八音宣,防过还因虑有偏。

    后代许多读书者,乐经何事独无传。

  • 作者: 薛道光,朝代: 宋代

    东西南北要精通,交感阴阳雌与雄。

    火候直须牢稳审,吹嘘全藉巽宫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