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原文 诗词名句

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原文

累朝科第总名臣,四世能诗才二人。
参透雄深兼雅健,锻成俊逸更清新。
马班翁季羞前躅,王谢云仍踵后尘。
颇恨昔叨桐濑守,未能绣梓励儒绅。

诗词问答

问: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累朝

历朝;历代。《南史·蔡廓传》:“况公威风先著,统戎累朝。”《旧唐书·段秀实传》:“自 贞元 后,累朝凡赦书节文褒奬忠烈,必以 秀实 为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累朝中秘所蓄外,荐绅文献,名藏书家,代有其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高士累朝多合传,佳人絶代少同时。”

科第

指科举考试,因科举考试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

科第世家:世代应科举中试的人家

总名

总的名称。 汉 班固 《 * 通·天地》:“男女总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总名何?曰:天圆地方不相类,故无总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赐之大路” 晋 杜预 注:“大路,天子所赐车之总名。”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晋乘》:“犹后世举其总名则曰史,举其专名则曰《汉书》、《唐书》。”

四世

(1).四代。《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传:“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辅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礼记·大传》:“四世而緦,服之穷也。” 孔颖达 疏:“四世,谓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后为族兄弟,相报緦麻,是服尽於此,故緦麻服穷,是四世也。”《论语·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谓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

(2).佛教语。指所谓圣世( 释迦 在世时代)、正世( 释迦 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千年间)、末世(次一万年间)。

诗才

写诗的能力

参透

彻底领悟;识破;看透

参透个中玄妙

参透诡计

雄深

(1).雄浑深沉。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其文信雄深,烂然今可玩。”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优柔敦厚, 周 也;朴茂雄深, 汉 也;风华秀发, 唐 也。” 鲁迅 《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倒是在他们的履历和作品的题目--故意题得香艳、漂渺、古怪、雄深。”参见“ 雄深雅健 ”。

(2).宏大幽深。 宋 欧阳修 《丛翠亭记》:“宜其山川之势,雄深伟丽,以壮万邦之所瞻。”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雅健

典雅刚健。 宋 欧阳修 《<释祕演诗集>序》:“ 曼卿 诗词清絶,尤称 秘演 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清 刘大櫆 《<倪司城诗集>序》:“虽其他稍涉平易者,而语必雅健,能不失诗人之意旨。” 闻一多 《红烛·黄鸟》:“这样便是他吐出的那阙雅健的音乐呀!”

俊逸

英俊洒脱,超群拔俗;优美潇洒

神态俊逸

才思俊逸

清新

(1) 清爽新鲜

一股清新的空气

(2) 清美新颖

气调清新

马班

(1).指 汉 司马迁 和 班固 。一著《史记》,一著《汉书》,故并称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书教下》:“史氏继《春秋》而有作,莫如 马 班 , 马 则近於圆而神, 班 则近於方以智也。” 清 徐乾学 《送万季野南还》诗:“折衷三《礼》宗 王 郑 ,泚笔千秋续 马 班 。”

(2).方言。旧时中原地区称娼妓。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郑县采风记》:“铁路未通之先,无明牌之妓女,偶有到者,随到随去,名曰马班。”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娼妓俗呼曰马班子,上等居于客栈,下等住于窑内。”

前躅

前人的遗范。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 唐 刘禹锡 《登司马错故城》诗:“登临值萧辰,周览壮前躅。”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曰承前躅之养痈兮,丁南 赣 之多盗。”

王谢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云仍

亦作“ 云礽 ”。1.远孙。《尔雅·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 宋 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我家 鴟夷子 ,竹帛照 吴 越 。云仍无肖似,頫首媿前哲。” 明 李东阳 《赠阙里孔以昌》诗:“已向云仍占圣泽,还从伯仲识风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九:“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刘逸生 注:“云礽,遥远的孙辈。”

(2).比喻后继者。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一:“ 顾 ( 顾炎武 )出於 程 ( 程顥 、 程颐 )、 朱 ( 朱熹 ), 程 朱 则 荀 ( 荀卿 )学之云礽也。”

(3).沿袭;因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引》:“譌谬云仍,詖淫展转,称名日戾,取义日淆。”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考其命笔,取便直言,文情弗宣,率尔易尽,枝叶於《书》而非云礽于《诗》也。”

后尘

行路时身后扬起的灰尘,比喻在别人的后面

干工作要勇于创新,不步后尘

绣梓

亦作“綉梓”。精美的刻版印刷。古代书版以梓木为上,故称。 元 史弼 《景行录》:“予寸怀如春风,愿与天下共,故绣梓以广其传。”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因记 景定 中公取二 陵 、 坡 、 谷 四家之诗,分门编类,绣梓流传,名之曰《四诗类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 中国 先前刻木一细,便曰‘绣梓’,是可以作这译语的。”

儒绅

犹缙绅。 宋 余靖 《送李廷评知福清县》诗:“世阀茂儒绅, 闽甌 宠命新。”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臣且惧且喜,不知所为……喜者以不夺稽古之志,而復被儒绅。”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公忠扶士气,卑牧接儒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晁公溯,朝代: 宋代
    天子斋居坐法宫,万方都属指挥中。敢安无事思乐泮,方戒有司归在丰。每念三农皆望岁,直朝九月始休工。知君亦喜连宵雨,与涨词源更不穷。
  • 作者: 方干,朝代: 唐代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洲边三亩宅,有竹有梅花。岂不堪名世,何如勿起家。身才著朱绶,州谩出丹砂。渺渺重湖外,悲风咽暮笳。
  • 作者: 李咸用,朝代: 唐代
    遥知无事日,静对五峰秋。鸟隔寒烟语,泉和夕照流。凭栏疏磬尽,瞑目远云收。几句出人意,风高白雪浮。
  • 作者: 王镃,朝代: 宋代
    篱根醉倒任斜阳,隔夜茱萸便不香。莫把黄花遮破帽,教人见我鬓边霜。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是欢声盈万户。庆景陵礼毕,銮舆游步。西郊暖风布。喜湖山深锁,非烟非雾。传收绣羽。骅骝驰骤绒缕。望彤芳、稳稳金銮,衮鸾翔舞。云驭。近回天厩,锡宴琼津,洪恩均顾。霞天向暮。翠华动,舞韶举。绛纱笼千点,星飞清禁,银烛交辉辇路。瑞光中、渺祝无疆,太平圣主。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玉肖长生君,锡命青华房。上念神母言,下慰天八方。八方俱红尘,尘埃何迷茫。谁复念玉府,飞神登苍苍。
  • 作者: 何谦,朝代: 明代

    戎马犹严警,旌旃复远行。

    龙沙知上将,燕颔本书生。

    树引秦川直,山连晋水清。

    因君思保障,万里见长城。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少日诸公后,流年两鬓斑。世情春冰泮,行路太行艰。何计分珠履,空怀对玉山。风期知不浅,逸驾恐难攀。
  • 作者: 汪韶,朝代: 宋代
    南北几离合,江山一古今。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家国兴亡梦,英雄胜败心。九疑呼不起,愁绝暮云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