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原文 诗词名句

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

作者: 王睿朝代: 唐代

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原文

枨枨山响答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
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诗词问答

问: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的作者是谁?答:王睿
问: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王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睿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1_34

参考注释

枨枨

(1).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南史·梁纪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旧唐书·太宗纪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新唐书·五行志二》:“ 贞观 十七年七月,民讹言官遣棖棖 * ,以祭天狗。云其来也,身衣狗皮、铁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

(2).象声词。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唐 王叡 《祠渔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响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饲鸦。” 清 陈维崧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几缕椒鷄閒説饼,半甖花露静焚香。弦索夜棖棖。” 清 黄景仁 《献县汪丞坐中观技》诗:“下有一髯挝画鼓,棖棖节应竿头舞。”

山响

非常响

大鼓擂得山响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青莎

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莎,古人为诗多用之,此草根名香附子, 荆襄 人谓之莎草。” 唐 温庭筠 《齐宫》诗:“远水斜如剪,青莎緑似裁。” 清 郑燮 《细君》诗:“无端又坐青莎上,远远张机捕雀儿。” 王统照 《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

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去后

以后。 明 朱权 《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

纸钱

迷信的人烧给死人、鬼神的铜钱形纸片

木绵

见“ 木棉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法智,朝代: 宋代
    明月高悬未照前,雪眉人凭玉栏干。夜深雨过风雷息,客散云楼酒碗乾。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花村红是胭脂阔,麦垄青多饼饵香。

    春甸饱尝愁里过,今春徼倖遇殊常。

  • 作者: 牛焘,朝代: 清代
    标签:滕王阁

    杰阁凌空傍水涯,迥廊面面夕阳赊。

    东封故国埋荒草,南浦高楼认落霞。

    帝子何心留去思,江灵有意表才华。

    登临不尽兴衰感,何处临春玉树花。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有瑑期实,有编斯册。导以麾仗,奏以金石。祲威盛容,煌煌赫赫。巨工奉之,高灵来格。
  • 作者: 杨夔,朝代: 唐代
    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 作者: 张嵲,朝代: 宋代
    春晴结客出城隅,无数僧坊论给孤。红贴马蹄花底路,绿笼船背柳边湖。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端立一丘为老计,移文何谢北山逋。
  • 作者: 张元干,朝代: 宋代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
  • 作者: 洪刍,朝代: 宋代

    灊岳西山各滞留,江头相遇话神州。

    送君归去还为客,破涕成欢转复愁。

    明日东湖人已散,朝云南浦水空流。

    郎官好在能乘兴,准拟归骢踏素秋。

  • 作者: 张观光,朝代: 元代

    我到那春来时。春来时和气喧。

    若到那夏时节。夏时节薰风遍。

    我可便最怕的。最怕的是秋暮天。

    更休题腊月里。腊月里飞雪片。

  •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荣路冥烦客,单车寂寞州。野氛连市涨,寒水夹城流。塞上真亡马,江边独信鸥。不知芳岁晚,霜雪上人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