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原文 诗词名句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原文

宝髻双双出绮丛。
妆光梅影各春风。
收灯时候却相逢。
鱼子笺中此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珑。
明朝车马莫西东。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范成大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书法作品欣赏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宝髻

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 唐 王勃 《登高台》诗:“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緑媚红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云笼宝髻凭谁掠,月覷纱窗只自眠。”《花月痕》第三回:“玲瓏宝髻重盘云,百合衣香隔坐闻。”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妆光

谓盛装的容貌。 宋 张先 《好事近·和毅夫人内翰梅花》词之二:“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 宋 张先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词:“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梅影

梅花之疏影。 宋 汪藻 《点绛唇》词:“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宋 范成大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书到 石湖 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元 刘秉忠 《焚胜梅香》诗:“簷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收灯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时候

(1)

(2) 某事发生的时间

在船顺着岩石开过去的时候,我们离岩石还不到二十米

(3) 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

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

(4) 季节;节候

时候何萧索

(5) 天气,气候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时候正冷

(6) 时辰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儒林外史》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鱼子笺

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 蜀 地。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广 管 罗州 ,多栈香树……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牋。”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鱼子牋中词婉转,龙香拨上语玲瓏,明朝车马莫西东。”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龙香拨

用龙香木料制成的拨子。用以弹奏月琴、琵琶等弦乐器。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数絃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词:“鱼子牋中词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瓏,明朝车马莫西东。”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明朝

〈方〉∶明天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岁久酴縻浑欲合,春来杨柳不胜垂。主人不用匆匆去,正是红梅着子时。
  • 作者: 纳兰性德,朝代: 清代
    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西风不解征人语,一夕萧萧满大旗。
  • 作者: 林景熙,朝代: 宋代
    独夜愁如此,殊乡老奈何。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衣敝邻砧动,书沈海雁过。灯前空拂剑,酒薄不成歌。
  • 作者: 陈文蔚,朝代: 宋代
    古人花不可见,花千卷留遗编。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极本会於一,枝叶数万千。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兹乃读花旨,涵泳当忘年。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说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众理斯旁参,如海地百川。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超然得我心,枫鉴非方圆。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祗足聘驰骛,与道实天渊。镇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一时忽冰释,花柳春无边。此时案上花,始可付蹄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平江水涨上鱼时,鱼罩鱼罾随所施。

    刀笔偶看唐马画,木屏似咏陆皮诗。

  • 作者: 冯延巳,朝代: 五代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捣练子,害风哥。一身跃出死生波。哩*,哩*。便是逍遥真自在,没人拘管信吟哦。哩*,哩*。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饭了纵闲适,杖屦涉晴昼。时物破百感,环山献明秀。承宇茂芳桂,追凉风细逗。摘果靡惮劳,聊用引稚幼。
  • 作者: 石延庆,朝代: 宋代
    一派奔湍响迅雷,喷云翻雪绕琼台。应通天上银潢路,准拟乘槎八月来。
  • 作者: 彭元逊,朝代: 宋代
    人间无欠秋风处,偏到霜痕月杪。风雨船篷,日夜风波未了。忽潮生海立,又天阔、江清欲晓。孤迥幽深,激扬悲壮,浮沈浩渺。行路古来难,貂裘敞、匹马关山人老。锦字未成,寒到君边书到否。倚门回首,儿女灯前娭笑。早斟酌、万里封侯,镜迟霜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