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原文 诗词名句

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

作者: 潘良贵朝代: 宋代

原文

隐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
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
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
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诗词问答

问:《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的作者是谁?答:潘良贵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潘良贵的名句有哪些?答:潘良贵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隐侯

南朝 梁 沉约 的谥号。 沉约 字 休文 ,善诗文, 高祖 受禅,为尚书仆射,封 建昌县 侯,邑千户。卒谥“隐侯”。 唐 吴仁璧 《南徐题友人邻居》诗:“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 隐侯 家。”按, 沉约 居处俭素,立宅 东田 ,瞩望郊阜。 隐侯 家,泛指郊野居处。

文治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堕泪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国危

指国家有危难。《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 郑玄 注:“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左传·桓公五年》:“度其国危,遂不復。”《韩非子·三守》:“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鼎覆

见“ 鼎折覆餗 ”。

鞶带

皮制的大带,为古代官员的服饰。《易·讼》:“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孔颖达 疏:“鞶带,谓大带也。”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鞶带翩纷,珍裘阿那。”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幅巾鞶带不掛身,头脂足垢何曾洗。”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忽然筵席撤,何异鞶带褫。”

登览

登高揽胜。《晋书·江逌传》:“宜养以玄虚,守以无为,登览不以臺观,游豫不以苑沼。”《新唐书·后妃传下·懿安郭太后》:“后尝幸 驪山 ,登览裴回。”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千年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周櫟园 少时,日则游行登览。”

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远目

(1).远望。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闲情閲古今。” 宋 张先 《忆秦娥》词:“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明 李东阳 《放船》诗:“清暉散宿靄,远目增春明。”

(2).远大的眼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哀亡友辞》:“炳旧史之远目兮,飫六经之正味。”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夕照

傍晚的阳光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遒人

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杜预 注:“遒人,行人之官也……徇於路,求歌謡之言。”《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故矇冒瞽説,时有攸献,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 唐 元稹 《进诗状》:“故自古风诗至古今乐府,稍存寄兴,颇近謳謡,虽无作者之风,粗中遒人之採。”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又有赋而全不用韵,别创一格,如 南邨先生 《病赋》……‘而其舌也与遒人通,不然胡鐸?而其髮也与狐通,不然胡氊?而其髯也与秋通,不然胡凋?’”

采诗

搜集民歌。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若遇採诗人,无辞收鄙陋。”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採诗者云。”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五季 以降,虽四言之铭,且拱手谢不敏,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

诗文赏析


【原题】:
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壮其东阳八篇文辞未有少之者因次卿登楼新什辄效立春体制和且摅所怀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聂守真,朝代: 宋代
    三日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兵临鲁国犹弦诵,客过殷墟独啸歌。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知章喜得黄冠赐,野水閒云一钓蓑。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霜华驻秋清,风叶喧昼闲。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郡看陌上尘,工作颔下班。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西风转北又旬余,才见黄花粲短篱。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芳传栗里陶潜迳,香入离骚屈子辞。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 作者: 韩元吉,朝代: 宋代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相对两衰翁,此心无复童。幸叨无事坐,贫欠有钱通。菜粥琴书画,梅花雪月风。黄尘在门外,劳隐是英雄。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 作者: 释祖钦,朝代: 宋代
    火炙胸前暖,风吹北后寒。西来的的意,亲切不相干。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三月烟花古所云,扬州自昔管弦纷。还淳拟欲申明禁,虑碍翻殃谋食群。
  • 作者: 陈亮,朝代: 宋代
    西风带暑,又还是、长途利牵名役。我已无心,君因甚,更把青衫为客。邂逅卑飞,几时高举,不露真消息。大家行处,到头须管行得。何处寻取狂徒,可能著意,更问渠侬骨。天上人间,最好是、闹里一般岑寂。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著青霄翼。归来何事,眼光依旧生碧。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乳窦淙淙注,天窗小小悬。

    千松排嶂外,一水到斋前。

    远印云中岫,平临谷口烟。

    瞿昙无说说,钵里茁青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