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久雨六言四首原文 诗词名句

久雨六言四首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久雨六言四首原文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诗词问答

问:久雨六言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久雨六言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久雨六言四首书法欣赏

刘克庄久雨六言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久雨六言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 鬲津 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 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 长江 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清 黄景仁 《望泗州旧城》诗:“ 泗 淮 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2).大水。指大海。 唐 许彬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 蓬瀛 ,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 太湖 ﹞虽北压 扬子江 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第四章:“倘无罗经以定方向,则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顾无涯,谁敢冒险远离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呜呼!巨浸、大疫, * 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泽。《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湖 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蟾蜍》:“ 嘉庆 己卯八月, 河 决, 开封 兰阳 一带皆成巨浸。”

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万里

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漏天

(1).谓如天泻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飞泉盛大。 宋 苏轼 《广州蒲涧寺》诗:“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县 境。其地多雨,故称。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朝廷烧栈北,鼓角 漏天 东。” 杨伦 笺注:“《梁益记》:‘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漏也。’”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 雅州 蒙山 常阴雨,谓之 漏天 。产茶极佳,味如 建 品。 纯夫 有诗云:‘ 漏天 常洩雨,蒙顶半藏云’,为此也。”

明朝

〈方〉∶明天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7月6、7或8日

大有年

大丰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穀梁传》:“五穀大熟,为大有年。”《宋书·文帝纪》:“是岁,大有年。”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舜民,朝代: 宋代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孤山山下小斜桥,客魂曾共暗香飘。五年不踏西湖路,想见黄昏清浅处。如今憔悴古江干,岂有幽芳伴倚栏。腊尽雪残春不至,坐令愁里眼长寒。霜棱未贷千林槁,门外风饕人欲倒。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谁云沧海变桑田,社祀何传传以贤。

    手署当时精藻鉴,韩棱应得楚龙渊。

  • 作者: 敦煌曲子,朝代: 唐代

    万邦无事减戈鋋。四夷来稽首。

    玉阶前。龙楼凤阙喜云连。

    人争唱。福祚比金璇。

    八水对三川。升平人道泰。

    帝泽鲜。修文罢武竞题篇。

    从此后。愿皇帝寿如山。

  • 作者: 曹彦约,朝代: 宋代
    早岁灯窗密,中年宦海遥。相看嗟落寞,晚复共渔樵。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吉凋。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
  • 作者: 黄文雷,朝代: 宋代
    南纪沾王泽,涵濡已百年。故应逢小劫,何得怨苍天。旧观宁无日,浮生自可怜。永怀千古事,感慨泪涟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禹行水无事,率并归之海。

    后世喜用智,患多劳更倍。

    然而今古殊,亦难怪沿改。

    土堤易以石,实在辛未载。

    亦惟救弊耳,何有泥乘橇。

    法遵皇祖垂,议鄙安东委。

    靳辅及高斌,慎守颇具楷。

    癸酉赖以安,甲午竟致殆。

    亟命堵筑之,已成可中罢。

    廿日竟合龙,飞报心为恺。

    惟时吁天佑,往事忆犹骇。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愁绝诗人太瘦生,也无北食与南烹。君看俚语亦堪笑,何日能填鼻下横。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淀水易为引,溪斋照若环。

    澄怀孰是胜,延步亦其间。

    鱼鸟亲人意,琴书伴我閒。

    如云寓精鉴,实早识惟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胎仙伴朝夕,岂曰无佳宾。

    忆在云龙际,神会张山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