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夜雨(六月廿六日)原文 诗词名句

夜雨(六月廿六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雨(六月廿六日)原文

欣才两日晴,听厌彻夜雨。

情知时行节,易致商羊舞。

润物虽为泽,太过恐无补。

早田纵不碍,麦后苗新吐。

明朝晴始佳,卜度忧心怇。

浩浩听勿休,解闷咏工部。

岂虑我屋漏,岂虞我阶侵。

君牙有明言,怨咨怀垫沈。

淫溢殃庐舍,补葺尚可任。

过甚乃伤稼,何以当洪霖。

展转冀敛翳,不寐愁予心。

诗词问答

问:夜雨(六月廿六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六月廿六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五

2. 六月廿六日

参考注释

彻夜

整夜;一夜

彻夜苦读

情知

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时行

时兴

时行歌曲

商羊

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孔子家语·辩政》:“ 齐 有一足之鸟,飞集於宫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 齐侯 大怪之,使使聘 鲁 问 孔子 。 孔子 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謡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 齐 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隄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 汉 王充 《论衡·变动》:“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 清 沉树本 《大水叹》诗之四:“今岁商羊舞,沉浸连千村。”

润物

滋润万物

太过

(1).过分。《红楼梦》第七五回:“这是他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扭不过他的。”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崇阿 也觉得那晚上把女儿申斥得太过,心里也有点怜惜。”

(2).古代关于气运变化的用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常则如本气,变则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候有从、逆、淫、鬱、胜、復、太过、不足之变,其发皆不同……山崩地震,埃昏时作,此谓之‘太过’。”

无补

没有补益,无益

这样恐怕无补于事

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明朝

〈方〉∶明天

卜度

推测;臆断。 明 袁宏道 《嘉祥县志序》:“而舅氏极论纵谈,不翅千言,似数家藏,无事卜度。”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记》:“於无相中,而发互相,即立即破,无前无后,不容商量,不受脣吻,不堕卜度。”

忧心

忧愁的心

忧心忡忡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解闷

排解烦闷

消遣解闷

工部

古代官署名。 汉 代有民曹, 魏 晋 有左民、起部, 隋 唐 因 北周 工部旧名总设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 清 末改为农工商部。

屋漏

(1).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俞生》:“汝为儒士,暗室屋漏,犹当谨慎,岂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 续范亭 《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2).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3).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4).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怨咨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叹。《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礼记·缁衣》引作“怨资”。 陈澔 集说:“资,《书》作咨,此传写之误。”《逸周书·太子晋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孔晁 注:“訾,叹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谤》:“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陆游 《雨雪兼旬有赋》:“祁寒人怨咨,千载语犹验。” 刘师培 《悲佃篇》:“如 赵甲 四十顷分给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亩,寧不怨咨?”

淫溢

(1).放纵,恣肆。《墨子·非乐上》:“ 啟 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孙诒让 间诂:“淫溢康乐,即《离骚》所谓康娱自纵也。”《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

(2).逐渐浸染。《楚辞·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彿而萎黄。” 朱熹 集注:“淫溢,积渐也。”

(3).犹泛滥,泛溢。 宋 苏辙 《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 黄河 南旧有 寸金堤 ,为北兵所决, 河 水淫溢。”

(4).引申为充盛。 王闿运 《謿哈密瓜赋》:“五味淫溢,涤酲解凉。”

庐舍

(1).房屋,住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宋 苏洵 《田制》:“塞谿壑,平涧谷,夷丘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壠。”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郭沫若 《游闵行》诗:“万家庐舍联霄汉,田野工场冒远烟。”

(2).建于墓侧之守丧小屋。《周礼·天官·宫正》:“大丧则授庐舍,辨其亲疏贵贱之居。”

补葺

(1).修补;修缮。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高元裕》:“自公题记后,廨署补葺亦屡矣,而毫翰焕然独存。”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挥麈驱车》:“苦伶仃难摆划的国计,乱蒙茸难补葺的时势。”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太监安得海伏法》:“有要差赴 广东 留滞于此,寓屋数间,久不修理,天雨下漏,令人难住,烦诸君为我稍加补葺。”

(2).补辑。 宋 苏轼 《策略一》:“而天下之士,方且掇拾 三代 之遗文,补葺 汉 唐 之故事,以为区区之论,可以济世,不已疎乎!”

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过甚

不合实际地夸大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洪霖

大雨;暴雨。 晋 曹毗 《霖雨》诗:“洪霖弥旬日,翳翳四区昏。”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大水灭郭,洪霖注川。”

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愁予

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予, 屈原 自谓也。”一说犹忧愁。 姜亮夫 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忧也。”按,后人皆用 王 注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清 方文 《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千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诗:“千首诗传吾愿足,家人穷饿岂愁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子昂,朝代: 唐代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回碕发涧怒,高霭生树容。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岂无游世上,於此傥相逢。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津亭薄晚张离燕。红粉□歌持酒欢。歌声煎泪欲沾襟,酒色□□□□□。
    □□会有归风便。休道相忘秋后□。□□□抵故人心,惆怅故人心不见。

  • 作者: 孙嵩,朝代: 宋代
    文章琬琰盛镌磨,乞与丹青侈若何。已是追随名世晚,敢言步骤古人多。未同子美投三赋,且为灵均释九歌。怎有农谣又渔曲,稍谈钓笠与耕簑。
  • 作者: 王禹偁,朝代: 宋代
    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溟蒙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惭陶令满衣尘。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拼此事、人间天上。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
  • 作者: 沈守正,朝代: 明代

    蹇蹄避泞踏平沙,日影曈曈噪晓鸦。

    染血枫林酸枣树,沾泥柳絮木棉花。

    群羊出牧争溪渡,野店挨门到郭斜。

    我亦坐淹三日雨,喜看千里麦抽芽。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年年端正不须赊,亦岂称祥颂月华。

    鹤唳鹿呦自然乐,鳞游雁序那辞遐。

    底知塞苑胜禁苑,仍有荷花傍桂花。

    设曰人心己心度,谓他秋思在谁家。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我把尊贤榜旧堂,怀人忽至喜如狂。缘何不肯留城府,虚著新成八尺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曹溪虽别源,般若岂殊门。

    会得无为行,何妨如是言。

    冬初乌哺母,岁久桧生孙。

    回首前游迹,光阴迅若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