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以茶寄安国原文 诗词名句

以茶寄安国

作者: 刘跂朝代: 宋代

以茶寄安国原文

苦茗枪旗诚鄙甚,密云龙凤太高生。

一瓯为寄忘年友,此味应须识此情。

诗词问答

问:以茶寄安国的作者是谁?答:刘跂
问:以茶寄安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以茶寄安国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刘跂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跂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参考注释

苦茗

即苦荼。《骈雅·释草》:“拘罗、过罗、皋芦,苦茗也。”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竹间禪舍草簷深,惟有清香共苦茗。”参见“ 苦荼 ”。

枪旗

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五代 齐己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枪旗冉冉緑丛园,穀雨初晴叫杜鹃。”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煖,幽丛半吐枪旗短。”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之二:“如今又想南茶喫,悔掷枪旗上马鞍。”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诗:“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密云龙

茶名。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密云龙’者,其云纹细密,更精絶於小龙团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熙宁 中, 贾青 为 福建 转运使,又取小团之精者为‘密云龙’,以二十饼为斤而双袋,谓之‘双角团茶’。”

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净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昙觅。证知见觉不相干,因邪打正连天碧。
  • 作者: 方千里,朝代: 宋代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春香摇曳夏阴繁,蹊曲愔愔静可攀。不是仙园三食罢,何缘灵核到人间。
  • 作者: 释心月,朝代: 宋代
    一即三,三即一。剩足不足,少则有余。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七十三,八十四。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澹庵潜圣学,未许外人传。门里存衣钵,吟边可管弦。浣花宗武辔,儋耳小坡舡。绿鬓成黄壤,从今更问天。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天然廉素匪沽名,秋入沧浪彻底清。蛮舶珍奇纵山积,归囊应此去时轻。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景物横前只费才,何妨折简唤邹枚。连朝积雨前宵雪,总为催诗陆续来。
  • 作者: 夏竦,朝代: 宋代
    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懿文常体道,妙略早從戎。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近岸溪亭号对鸥,经冬常见水禽留。

    徘徊似共回雁语,仆仆往来劳矣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