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访甘泉小华山·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访甘泉小华山·其二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访甘泉小华山·其二原文

古今贤哲起高风,五百人间未易逢。

寄语希夷莫耽睡,华山今又属泉翁。

诗词问答

问:访甘泉小华山·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访甘泉小华山·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访甘泉小华山·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参考注释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贤哲

贤明的人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五百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

(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职名。”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华山

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汉政不纲,国既卒斩。

    群起鹿逐,各逞虓阚。

    据有江东,豪杰收揽。

    袁绍弟兄,携贰识暗。

    刘表父子,驽马恋豏。

    祇有仲谋,养子无忝。

    计用周瑜,三军就范。

    百万曹兵,江中列舰。

    鏖之赤壁,尽于一熯。

    鼎足势成,邦基垂范。

    胜驱除者,闰位易犯。

  • 作者: 程大昌,朝代: 宋代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觥筹交错。我则见东风帘幕舞飘飘。

    则听的喧天鼓乐。更和那聒耳笙箫。

    刘均佑云:哥哥满饮一杯。正末云:兄弟。好酒也。唱:俺只见玉盏光浮春酒熟。金炉烟袅寿香烧。

    云:说与那放生的。唱:着他静悄悄。休要闹吵吵。

    刘均佑云:小的每。说与那放生的。着他远着些。不要在此喧闹。正末云:兄弟。您哥哥为甚积趱成这个家私来。唱:则为我平日间省钱俭用。到如今才得这富贵奢豪。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素志常铭内,临欢戒极欢。

    息教归布帐,招底藉皮冠。

    炊熟地为灶,割鲜草作盘。

    披星仍迨晓,晏起敢三竿。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祖衣作铁底须惊,七字因之为定评。

    当是铸钟昔未就,袈裟略似故传名。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标签: 抒情写景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 作者: 李清照,朝代: 宋代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 作者: 徐钧,朝代: 宋代
    万里连云屡築城,辽东三驾重疲民。讳人语盗愚何甚,覆辙真同二世秦。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少年倏忽不再得,后日欢娱能几何。顾我面颜衰更早,怜君身世病还多。窗间暗淡月含雾,船底飘颻风送波。一寸古心俱未试,相思中夜起悲歌。
  • 作者: 郑刚中,朝代: 宋代
    美艳向人花灼灼,青圆如鉴叶田田。月明徙倚阑干处,细得真香忆去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