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原文 诗词名句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原文

昔大令书壁,作方丈大字,观者至数百人。
盖能书家尝以收敛观楷则,而以纵放观精神。
予观此书,大不失伦。
盖自智而慧者笔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与净者胸中无一点之尘也。

诗词问答

问:米元章四大字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米元章四大字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岳珂米元章四大字帖赞书法欣赏

岳珂米元章四大字帖赞书法作品欣赏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令书

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与皇帝诏书相别。《宋书·礼志二》:“其时皇太子监国,有司奏仪注……若拜詔书除者,如旧文;其拜令书除者,‘令’代‘制詔’,餘如常仪。”《南史·王规传》:“﹝ 王规 ﹞侍东宫,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令书,悦是举也。”

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大字

用毛笔写的大的汉字

写一篇大字

至数

(1).极其精深微妙的道理或事理。《素问·三部九候论》:“ 黄帝 问曰:‘余闻九针於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愿问其方。’ 岐伯 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晋 陆机 《辨亡论》:“是故先王达经国之长规,审存亡之至数。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宽冲以诱俊乂之谋,慈和以结士民之爱。”

(2).指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汉书·赵咨传》:“夫含气之伦,有生必终,盖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

(3).真实的本领、方术。《汉书·东方朔传》:“復使射他物,连中,輒赐帛。时有幸倡 郭舍人 ,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 朔 狂,幸中耳,非至数也。’” 颜师古 注:“至,实也。”

百人

(1).满百人的概数。《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於百人之上。”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给九旒鑾輅,黄屋左纛……虎賁班劒百人。”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汉阳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

能书

善于抄写;擅长书法。《后汉书·卢植传》:“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 东观 ,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韦仲将 能书, 魏明帝 起殿,欲安榜,使 仲将 登梯题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明 王肯堂 《郁冈斋笔麈》卷四:“能书不择笔,此浪语也。”

收敛

(1) 减轻放纵的程度

碰了钉子以后,他收敛些了

(2) 会聚于一点;向某一值靠近

收敛级数

(3) 减弱或消失

笑容从他脸上收敛

(4) 使有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分泌

收敛剂

(5) 征收租税

收敛租谷

(6) 聚拢;收集

收敛关市之利以实官府

楷则

法式,楷模。《孔丛子·连丛子下》:“ 季彦 为人谦退爱厚……下笔则典誥成章,吐言必正名务理,故每所交游,莫不推先以为楷则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睦 能属文,作《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晋书·阮种传》:“﹝ 阮种 ﹞进止有方,正己率下,朝廷咸惮其威容。每为驳议,事皆施用,遂为楷则。” 明 宋濂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序》:“其秉住持事者,若 笑隐訢公 、 曇芳忠公 皆名德之士,举行 百丈 清规,为东南之楷则。”

纵放

(1).放纵;不检点。《后汉书·刘玄传》:“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后汉书·朱穆传》:“ 冀 不纳,而纵放日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查谈》:“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2).放任;不加制止。《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晋书·姚襄载记》:“ 浩 曰:‘ 姚君 纵放小人,盗窃吾马,王臣之体固若是乎?’”《红楼梦》第五六回:“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 * 就是了。”

(3).释放;开脱。《元典章·刑部十九·略卖良人新例》:“关津渡口当该的官人每知而受财纵放者,减犯人罪三等除名不叙,失检察笞二十七下。”《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怎肯拚了自己官职,轻易纵放了重犯?”

(4).雄健奔放。《南史·王僧虔传》:“ 孔琳之 书,天然纵放,极有笔力,规矩恐在 羊欣 后。” 宋 曾巩 《<尚书省郎官石记>序》:“ 张颠 草书见於世者,其纵放可怪,近世未有。”《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失伦

谓失去应有的条理次序。 明 宋濂 《<丹崖集>序》:“近代之文予见之伙矣。大风扬沙而五色为之昏昧,繁音嘈杂而五声为之失伦,求其如 处敬 者抑何其鲜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惟未定藳,目録乃其手编,开卷《木犀酱赋》,乡邦土产,取冠全编……其编次殊为失伦。”

笔下

(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天真

(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周麟之,朝代: 宋代
    流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縴,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湖天使来,欲令践此夸雄哉。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 * 性千古浮。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 * 龟趺出。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吕子有奇气,少年事诗书。不肯衣逢掖,而随市井儒。白纻霜雪袍,朱缨贯金殳。大醉必走马,长呼挽雕弧。兴罢有余欢,清歌倚箫竽。春风动狂思,夜席拥妖姝。群儿傍笑之,谓子脱捡拘。而我独知子,壮兹真丈夫。屑屑五斗米,其重无锱铢。何为爱琐屑,妄自苦其躯。子亦爱我拙,相逢每踌躇。论诗夜斋静,秀气出璠玙。远官无与欢,见君心独娱。如何忽告别,决去如惊凫。矫矫黄鹄姿,枳棘非所居。清明择士日,子岂久泥涂。送别动苦怀,乖离感羁孤。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余。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态与小名定不差,马嵬坡下断肠花。

    临风仍似恨瓶史,侍婢如何判郑家。

  • 作者: 储光羲,朝代: 唐代
    北河旄星陨,鬼方獮林胡。群师舞弓矢,电发归燕墟。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方思壮军实,远近递生俘。车马践大逵,合沓成深渠。牧人过橐驼,校正引騊駼。烈风朝送寒,云雪霭天隅。草木同一色,谁能辨荣枯。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泰陵夜梦绕佳城,轻舆破曙行拜瞻,隔乙酉时节近清。

    明汉典垂仪久鲁,经标义精阅年忽,成世攀鼎恨难平。

  •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桂籍昔叨联署等,莲帷今幸接芳尘。埙篪契合均天属,金石交深过古人。直向岁寒期茂悦,肯同时俗论甘辛。优游且作江南令,惠爱於民此最亲。
  • 作者: 魏野,朝代: 宋代
    君丧重堪悲,才高位竟卑。寄孤偏嘱我,知已更求谁。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何人与为传,愿录野人诗。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桃花新绿涨溪桥,杨柳傞傞弄舞腰。二月不堪寒尚在,一春无那病相撩。书编读半懒重读,炉籀烧残欣复烧。老向人间除妄想,但思混迹向渔樵。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少林元代寺,数典自嵩山。

    是日乘游兴,因之一叩关。

    庭松听佛偈,野鸟共僧閒。

    小别石桥过,犹闻涧水潺。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园有农李,圃有肥杞。我酒既旨,我淆既美。我友戾止,改忧为喜。今我不乐,年其有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