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呵冻原文 诗词名句

呵冻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呵冻原文

丁丁银漏雪松穿,剪烛批麻午夜便。

未许轻寒凝镂管,还期和煦满华笺。

昭容何用承龙案,学士多应退玉砖。

髣髴丁年书室里,笔花飞处小春妍。

诗词问答

问:呵冻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呵冻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呵冻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一

参考注释

丁丁

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伐木丁丁。——《诗·小雅·伐木》

银漏

银饰的漏壶。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宋 秦观 《醉桃源》词:“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 清 洪昇 《大酺》词:“沉沉银漏滴,蚤忘却,新露涂阶白。”

雪松

一种产于东印度的杉木( Cedrus deodara )

剪烛

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

午夜

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

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镂管

(1).雕花的笔管。 南朝 梁元帝 有《谢东宫赐白牙鏤管笔啟》。亦借指笔。 晋 王羲之 《笔经》:“有人以緑沉桼竹管及鏤管见遗,用之多年。”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诗之四:“只见篇章矜鏤管,不知勋业柱青冥。”

(2).乐器。刻花的竹管。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器则有 岑华 鏤管…… 岑华 ,山名也,在 西海 上,有象竹,截为管吹之,为羣凤之鸣。”

和煦

温暖的

和煦的阳光

华笺

亦作“ 华牋 ”。1.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 前蜀 韦庄 《立春》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华牋帖綉楣。”《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华笺法帖长为侣,圆镜方琴巧制形。”

(2).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敢图高明,不自重贵,亲存弊馆,申貺华笺,切观以思,惧恐且愧。” 宋 陆游 《畣勾简州启》:“忽奉华笺之貺,岂胜末路之荣。” 清 钮琇 《<觚賸>自序》:“粲花宾至,快雄辩之当筵;话雨人归,喜华牋之在篋。”

昭容

(1). 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龙案

御案。《说唐》第六十回:“﹝黄门官﹞把本章递上龙案, 高祖 看了大惊。” 老舍 《宝船》第三幕:“金殿内,皇上坐当中,二内侍两旁侍立。龙案上摆着一大堆葱花烙饼,一大盘子煮鸡蛋。”

学士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

文学士

(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多应

大概,多半是。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 宋 曾慥 《类说》卷四九:“定知我死在汝后,多应汝死在我前。” 元 刘庭信 《粉蝶儿·美色》曲:“説甚么芳卿性纯,秋娘丰韵。多应他懒住蟾宫,潜下仙阶,謫降凡尘。”《水浒传》第四二回:“多应这廝走入村中树林里去了。”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探侦人已归,探侦人已归。看他两颊笑容堆,多应有机会。”

玉砖

亦作“ 玉塼 ”。炊饼名。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玉砖,炊饼。方切,椒盐糝之。赞曰:截彼圆璧,琢成方砖,有馨斯椒,薄洒以盐。”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食品·馒头》:“玉塼,炊饼也。”

髣髴

(1).隐约,依稀。《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髣髴,见不諟也。”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唐 李绅 《华山庆云见》诗:“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羣。” 宋 梅尧臣 《和王舍人<忆省中小桃>》:“髣髴物华先上苑,依稀歌吹下 昭阳 。”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2).约略的形迹。《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 晋 潘岳 《悼亡诗》:“帷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宋 苏轼 《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无復存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翻今之《易》与《书》,间能得其髣髴。”

(3).类似,好像。《文选·张衡<西京赋>》:“曾髣髴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 李善 注:“《説文》曰:彷彿,相似,见不諦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于是以 亮 为右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曹操 智计殊絶於人,其用兵也,髣髴 孙 吴 。” 宋 苏轼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近者戯作《凌云赋》,笔势髣髴《离骚经》。” 闻一多 《诗与批评·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髣髴真珠攒在艺术之王的龙衮上。”

(4).引申为比似,比并。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西汉 之文,后世莫能髣髴。”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观 褚公 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髣髴哉!”

(5).仿照,模仿。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龟山不轻解易》:“尝谓説《易》须髣髴圣人之意,然后可以下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致画师数辈,为言姿态折曲,髣髴追写,卒不肖。”

(6).大约,几乎。《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脊上缝箇服子,髣髴亦高五尺。” 唐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 东都 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緡二三千。”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餘山川。”

丁年

成丁的年龄

书室

书斋,书房。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诗:“独攀书室窥巖竇,还访仙姝款石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蒋清容 ﹞晚年命工绘像,岁修春兰秋菊之荐,命子孙世世祀于书室。”《诗刊》1978年第1期:“ 武汉 关的钟声,每半小时奏一次《东方红》,午夜过后,市声沉寂,钟声悠扬,入我书室。”

笔花

见“ 笔生花 ”。

春妍

(1).春光妍丽。 宋 王休 《清清堂赋》:“公门沉沉兮昼静,里閈熙熙兮春妍。”

(2).指春天妍丽的景色。 宋 陆游 《天华寺前遇县令》诗:“堕絮飞花掠钓船, 天华寺 下赏春妍。”

(3).春日般妍丽的姿容。 宋 陈师道 《妾薄命》诗:“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立雪,朝代: 元代

    破荒五雪粲烟村,倚竹无言独断魂。

    三弄直须琴对越,一寒安用酒温存。

    家风巢许堪同社,心事夷齐可共论。

    应出缤纷几红紫,一枝开处自乾坤。

  • 作者: 李群玉,朝代: 唐代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 作者: 洪皓,朝代: 宋代
    驱车陟峻阪,牛斃辙亦败。羊肠虽云险,兹险最奇怪。千里无爨烟,四顾多障碍。烟草何茫茫,信是要荒外。平生尝险阻,已负垂裳戒。今兹有此行,其又谁怨憝。上天实为之,於我无可奈。死生安之命,靡靡咏行迈。致命为见危,委质复何悔。我躬即不阅,我后恤不逮。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燕含非无相,鸢肩会有时。三薰珍敝帚,一笑玩征棋。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青峰帘独卷,细和式微诗。
  •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爱尔紫团茗,来烹玉井泉。

    茗分樵岭远,泉出越山鲜。

    一歃消烦渴,千方亦浪传。

    茶经看独卧,品制得新诠。

  • 作者: 蒲公,朝代: 宋代
    史君唾手了雄边,半夜移春入北园。莺花非汉旧,栋宇尚唐馀。
  • 作者: 晁公溯,朝代: 宋代
    幽园有嘉植,盛夏乃繁阴。竹节见青眼,榴花开赤心。楼高可遐览,地近无远寻。时能卜胜地,于此盍朋簪。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古县公庭二百春,聊因风雨一番新。恨无尺寸堪酬主,敢有丝毫更扰民。方叹闾阎惊脱水,却惭梁栋欲超尘。年丰俗美多馀暇,雁鹜行中看雀驯。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精舍西北最深处,遥而径仄来不屡。

    每以四面云山降,取途涧道斯一赴。

    向来策马是所恒,近则肩舆徐问路。

    更廑仆御跋涉险,已逸忘人劳乃误。

    至则畅怀实异常,玉岑对我原如故。

    峰姿林态总静真,底事鬓霜增于素。

  • 作者: 林同,朝代: 宋代
    牧马一胡儿,如何却受遗。多因汉宫里,泣拜画阏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