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秋水歌原文 诗词名句

秋水歌

作者: 郑樵朝代: 宋代

秋水歌原文

年年秋水崩江石,秋水年年连天碧。
山中草木尽号呼,江外鱼龙轻虚掷。
既怜茅屋化飞蓬,又叹虾蟆共枕席。
人生变化不可知,且听秋风吹萝薜。

诗词问答

问:秋水歌的作者是谁?答:郑樵
问:秋水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樵的名句有哪些?答:郑樵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号呼

哀号哭喊;大声叫唤。语出《诗·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楚辞·九章·惜诵》:“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汉书·王商传》:“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号呼, 长安 中大乱。”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飢渴而顿踣。”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忽有一隶溺死,众号呼,相顾皆惨沮无人色。” 茅盾 《子夜》十四:“咬紧了牙齿的嘶叫,裂人心肝的号呼。”

江外

江 南。从中原人看来,地在 长江 之外,故称。《三国志·魏志·王基传》:“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 夏口 以上必拔,而 江 外之郡不守。”《魏书·董峦传》:“ 峦 ,字 仲舒 , 营阳 人。 真君 末,随父南叛。虽长自 江 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南史·陈纪下·后主》:“﹝ 隋文帝 ﹞乃送璽书,暴 后主 二十恶。又散写詔书,书三十万纸,徧喻 江 外。” 清 顾炎武 《真州》诗:“击楫来 江 外,扬帆上旧京。”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轻虚

(1).轻而不实。 晋 陆机 《浮云赋》:“有轻虚之艳象,无实体之真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乌贼鱼》﹝集解﹞引 苏颂 曰:“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於口旁,其背上只有一骨,厚三四分,状如小舟形,轻虚而白。”

(2).犹平易,浅显。用于形容语言文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然 韩 柳 犹用奇字重字, 欧 苏 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飞蓬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飞蓬,言其轻微也。‘问’应作‘间’,‘间’与‘諫’通。諫而不听者谓之轻微之諫。”

(3).比喻蓬乱的头发。 晋 左思 《白发赋》:“髮乃辞尽,誓以固穷。昔临玉颜,今从飞蓬。” 明 陆采 《明珠记·会内》:“孤身何幸脱樊笼,两鬢飞蓬,半世漂蓬。” 清 唐孙华 《夏重谈金陵旧事》诗:“復有故宫妃,飞蓬乱双髲。”

(4).比喻行踪飘泊不定。《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 唐 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虾蟆

同“蛤蟆”( háma)

枕席

(1) 铺在枕头上的凉席。也叫“枕头席儿”

(2) 枕头和席子,泛指床榻

不安枕席

(3) 枕籍

生变

产生变故

因故生变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秋风

秋天的风

萝薜

(1).指女萝和薜荔。《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红楼梦》第十七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2).用以指隐士的服装。 南朝 梁 江淹 《谢开府辟召表》:“庶幽居之士,萝薜可卷;奇武异文,无絶於古。”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残月久方上,幽花时自零。风枝惊宿鸟,露草湿流萤。浩气吞云梦,危途塞井陉。菱歌何处起?及我醉初醒。
  • 作者: 李光,朝代: 宋代
    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归插净瓶花转好。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霜月沉青嶂,汀鸥卧白沙。晓风删竹叶,秋雾补山丫。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手劚蒿莱三亩园,红云一片小桃源。无端风雨连宵恶,检校残英有几存。
  • 作者: 刘边,朝代: 宋代
    耕锄晓雨有馀地,应接东风无暇时。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空生强起鉴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双林大士更周庶,来对萧翁间拍报。于今唱颂四十九,同此经传四天下。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以宿誓愿悲济心,具坚固力清净戒。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奭斗}寿斝。耆龄天为开九帙,后学心知宗大雅。吾亲千里勤劬,授我轴书字端楷。金银绚烂满云蓝,是不诳语真语者。鬼神秘护知几年,持以寿翁翁勿诧。愿翁觉性日圆明,愿翁眉寿备纯虾。如金刚体不可坏,以大
  • 作者: 释法薰,朝代: 宋代
    腊月烧山,火势炎炎。目前包裹,借手行拳。若是衲衣下事,犹较十万八千。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茆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池上偏宜夏日居,漏长高阁适几馀。

    略欣时雨时旸候,敢忘曰明曰旦初。

    隐几那教梦栩蝶,凭窗便可数游鱼。

    芸编岂必搜奇衍,二典三谟足起予。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标签: 爱国忧国忧民
    小猎南山雪未消,绣旗斜卷玉骢骄。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渭桥。
  • 作者: 释师范,朝代: 宋代
    重岩风露清,深院霜天晓。一曲少林春,几 * 得妙。自丁弹者希,亦复听者少。以之赠伯牙,伯牙不肯要。以之献子期,子期拍手笑。休休,不如留取自弹一曲,何似大石调。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