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永叔内翰见访原文 诗词名句

永叔内翰见访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永叔内翰见访原文

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余。
儿童争拂榻,门巷劣容车。
掩扇知秋意,窥墙省旧书。
经年三枉驾,未与故人疏。

诗词问答

问:永叔内翰见访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永叔内翰见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访书法欣赏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访书法作品欣赏
永叔内翰见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内相

(1). 唐 开元 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 贄 ,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访》诗:“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餘。”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作楫中朝望,和羹内相权。”

(2).指宫中太监。《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説:‘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来顾

犹来临。 汉 张衡 《东京赋》:“灵祖皇考,来顾来饗。”《文苑英华》卷五五引 唐 王起 《东郊迎春赋》:“青帝克禋,必来顾而来饗;玄穹广覆,何自西而自东。”《宋史·乐志七》:“风马云车,翩翩来顾。”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门巷

门庭里巷。《后汉书·郎顗传》:“公府门巷,宾客填集。”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清 龚自珍 《绮寮怨》词:“烟锁登临,门巷昼沉沉。”

容车

(1).送葬时载运死者衣冠、画像之车。《史记·秦本纪》:“ 武王 谓 甘茂 曰:‘寡人欲容车通 三川 ,窥 周 室,死不恨矣。’”《后汉书·祭遵传》:“至葬,车驾復临,赠以将军、侯印綬,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謚曰 成侯 。” 李贤 注:“容车,容饰之车,象生时也。”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悼晏驾之既往兮,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於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忠清庙制词》:“上命词臣制词以封之曰:追惟文母,将祔裕陵,閟殿告成,容车将发。”后称抬死者画像的肩舆,俗称魂轿。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容车》:“今丧礼以肩舆舆画像而行,号曰容车,其礼最古,所谓祥车旷左是也。”

(2).古代妇女乘坐的小车。《释名·释车》:“容车,妇人所载小车也。其盖施帷,所以隐蔽其形容也。”

秋意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 颜真卿 《赠僧皎然》诗:“秋意 西山 多,别岑縈左次。” 宋 晏殊 《点绛唇》词:“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 许地山 《黄昏后》:“满山底岩石、树林、泉水,受着这妙光底赏赐,越觉得秋意阑珊了。”

(2).态度冷淡。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杭 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冷淡曰秋意,无言默坐曰出神。”

窥墙

犹窥 宋 。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 潘安 掷果, 宋玉 窥墙的故事,甚是疑心,难道人间世上,就有这样标致男子。”参见“ 窥宋 ”。

旧书

(1) 残破的书

(2) 古书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枉驾

(1) 敬辞。屈尊相访

(2) 称对方来访自己

(3) 请对方往访他人

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老莱有妇怀高义,不厌夫家苜蓿盘。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漂絖暮江寒。
  •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去岁江头对此辰,花边弄笔咏青春。异乡愁绪还随客,今日风光不着人。蹭蹬宦名侵绿发,飘飖生理托洪钧。湖堤草软辜游屐,空踏平台陌上尘。
  • 作者: 李之标,朝代: 明代

    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

    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 * 。

    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

    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 作者: 王灼,朝代: 宋代
    塘影抱林光,樵风接溪浪。最爱笋蕨时,恰是河豚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竺庵虽幽深,其地喜弗高。

    泉石间寻径,更不嫌路遥。

    既至原熟识,徘徊坐僧寮。

    山僧粥饭罐,那识谈禅逃。

    却存其本色,胜彼竖拂曹。

    慈柏仍在盆,写生忆前遭。

  • 作者: 于石,朝代: 宋代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
  • 作者: 黄瑄,朝代: 宋代
    长因风木起悲酸,省墓归来痛忍言。虽得青衫聊子贵,浑惭白发负亲恩。璜溪独有家居旧,萧寺寻来手泽存。墨迹依然逾二纪,摩挲尘壁黯销魂。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龙门长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后生。谈剧每容陪玉麈,饮豪常忆困金觥。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自明。醉倒离筵听别曲,醒来犹尚记余声。
  • 作者: 陈靖,朝代: 宋代
    秋去春来不倦遥,流莺相伴语交交。儿孙各自飞鸣去,犹拣新泥补旧巢。
  • 作者: 徐彦伯,朝代: 唐代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