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山店原文 诗词名句

山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山店原文

山店零星不成村,防虎缚落聊植援。

徙薪曲突取室温,是中聚首长儿孙。

蓬头垢面蔽短裈,悬瓜积茭家计论。

大都流寓内地民,山田无赋赖安身。

安得广厦吾心存,尧舜犹病复何言。

诗词问答

问:山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山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

参考注释

山店

山中客店。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词:“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邨社迎神鼓。”

零星

(1) 稀稀拉拉

零星的枪声

(2) 零碎;少量

收集了一点零星情报

零星材料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植援

筑篱笆;筑垣。《宋书·谢灵运传》:“穿池植援,种竹树堇,驱课公役,无復期度。” 清 杜岕 《姚后陶自北归三日后招集新居看洒扫庭奥喜赋》:“洒扫既已毕,植援临水涯。”

徙薪曲突

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人为 徐生 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今 茂陵 徐福 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絶之。乡使 福 説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 福 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烂之右。’”事又见《淮南子·说山训》 高诱 注,谓乃 淳于髠 事。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风之前。” 清 林则徐 《和嶰翁祀灶原韵》:“徙薪曲突付一叹,踞觚听者休相瞋。” 柳亚子 《怀人三截》诗:“徙薪曲突终何济?烂额焦头已上卿。”亦省作“ 徙薪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勿惮徙薪之烦,以省焦烂之费。” 唐 权德舆 《读<穀梁传>》诗:“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大家协力图保守,他年方是早徙薪。”

室温

室内温度。 徐海宾 杨立群 《家庭花谱·石蜡红》:“花期很长,如冬季保持一定室温,可以一年四季都开花。”

聚首

犹碰头;聚会。 宋 苏舜钦 《诣匦疏》:“然民情汹汹,聚首横议,咸有忧悸之色。” 明 曹学佺 《八月朔日予返白下》诗:“此别纷纷难聚首,天涯那许梦魂闲?” 清 查礼 《八声甘州》词:“有几番,天涯聚首;有几番,弹泪别西东?” 清 吴樾 《与同志某君书》:“前在 兽居村 聚首一日夜,彼此各抒所见。”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他在 唐山 工业学校肄业,离家很远,只有年假暑假,我们才能聚首。”

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蓬头垢面

头发蓬乱,满脸污垢,不事修饰

子则草屩粗衣,蓬头垢面。——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蔽短

弊病,缺点。《汉书·艺文志》:“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家计

家庭生计,即经济状况;家产

吾家计急,不得不尔。——《晋书·甘卓传》

大都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流寓

在异乡日久而定居

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周书·庾信传》

长年流寓东南亚

内地

(1)

(2) 在一国内部;远离海岸

(3) 关于内地,属于内地,有内地特征

(4) 周围被陆地所包围或几乎被包围的地方

(5) 在国家内部

内地城市

(6) 一国或一地区中心地带

躺在那处的那个内地医院里

内地大壁炉

内地利益的代表们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安身

(1) 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难条件下

无处安身

(2) 在某处躲避

敌人四处搜捕抓人,我们只得在破庙里安身

广厦

高大的房屋

尧舜

(1) 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2) 泛指圣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记得诗来半说花,不言长道苦风沙。知公不薄峤南使,政似昔人何以家。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蓝田王顺升仙处,白傅曾题似更稀。野客暂游期欲住,山禽何事叫思归。称心不独烟霞媚,适口仍逢筍蕨肥。两日正当寒食日,家园忘却有芳菲。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颜阖无事人,躬耕自衣食。翩翩鲁公子,要我从事役。轺轩来在门,驷马先拱璧。出门应使者,陇上不谋国。心知误将命,非敢惮行役。使人返锡命,户庭空履迹。中随卫侯书,起作太子客。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 作者:曹彦约,朝代:宋代
    客久嚣尘外,冬深驿舍前。乱山宽处日,野水暮时烟。契分新篘酒,生涯旧物毡。悠然归兴动,依约探梅天。
  • 作者:吴礼之,朝代:宋代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盐落子不因霜。于中小底最珍藏。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可人回味越思量。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山高兮风寒,烟濛濛兮雨漫漫。雨霁兮雪飞,半夜无人兮倚栏。明月兮空山。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去时麦最佳,多雨虞致洳。

    归时麦犹佳,弗雨秀恐误。

    泉林对快霔,已为京畿虑。

    侵寻两月来,无一纾心处。

    昨晚吐密云,倏被风吹去。

    盻霖愁固常,所愧民夹路。

  • 作者:袁说友,朝代:宋代
    诗来已报平安好,犹恨得公诗不早。忽闻单舸下沧浪,却喜此翁元未老。折腰耐辱来皇州,大手妙割无鸡牛。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难休。我昔从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岁月。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苕溪猎猎苹花风,溪楼万瓦如铺筒。未须黄帽催归去,尊酒一笑期君同。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产泽蒜因讹算山,岂诚赤壁近斯间。

    沈沙铁戟全消泯,月色江声终古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