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伉俪原文 诗词名句

伉俪

作者: 王鸣雷朝代: 明代

伉俪原文

藁砧何翩翩,乡里方少年。

星临格泽丽,月照蚌东圆。

堂上致敬戒,君子其缠1-1绵。

不剪锦麝蜡,不烧迷叠烟。

不华苹不绣,不连理不钿。

乘车不异轨,井渫不改田。

被刺共命鸟,席织共心毡。

煮共并根麦,浴共一流泉。

子盼我留睫,子趋我疾前。

我欢子无怒,我起子无眠。

两情同不蚀,金石以合坚。

诗词问答

问:伉俪的作者是谁?答:王鸣雷
问:伉俪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鸣雷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鸣雷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参考注释

藁砧

亦作“藳砧”。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藳”一本作“ 藁 ”。 唐 徐彦伯 《鼓吹曲辞·芳树》:“藳砧刀头未有时,攀条拭泪坐相思。”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秋深后,藁砧得请归来时候。” 清 顾炎武 《悼亡》诗:“独坐寒窗望藁砧,宜言偕老记初心。”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格泽

星名。《史记·天官书》:“格泽星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其见也,不种而穫,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司马贞 索隐:“一音鹤鐸,又音格宅。” 唐 储光羲 《杂诗》:“格泽为君驾,虹蜺为君衣。”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寻常音误》:“格泽,星名。妖气自地属天也。音霍鐸,误作本音。”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致敬

(1) 向人敬礼

举剑致敬

(2) 表示敬意

有各种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则用相互拥抱的方式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华苹

见“ 华平 ”。

连理

(1)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

东平陆上言木连理。——《后汉书·安帝纪》

(2) 比喻恩爱夫妻

结为连理

连理枝: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乘车

(1).安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 杜预 注:“乘车,安车。”

(2).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仪礼·既夕礼》:“陈明器於乘车之西。”《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輈。” 郑玄 注:“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谓之魂车。” 胡培翚 正义:“案车即下记乘车、道车、稾车也。以生时将行陈驾,故进此车於庭而陈之,象生时也。此车平日所乘,灵魂凭之,故谓之魂车。”

异轨

(1).不同的途径。《宋书·谢灵运传论》:“ 扬 、 班 、 崔 、 蔡 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

(2).比喻不同的法度、规矩。《隋书·礼仪志一》:“ 殷 周 所以异轨, 秦 汉 於焉改辙。” 明 徐渭 《天目狮子岩》诗:“説教虽异轨,俱以退让名。”

井渫

谓井已浚治。比喻洁身自持。 晋 陆机 《与赵王伦笺荐戴渊》:“﹝ 戴渊 ﹞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宋书·刘义庆传》:“处士 南郡 师觉 ,才学明敏,操介清修,业均井渫,志固冰霜。”参见“ 井渫不食 ”。

共命鸟

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后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响共命鸟,金膀双迴三足乌。” 清 唐孙华 《追挽张烈妇》诗:“愿为共命鸟,永託连理枝。”

共心

相同的心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 杨明照 校注:“意即 高祖 、 光武 俱为帝王,故云并贵;想 枌榆 、思 白水 ,同是念乡,故云共心。”

流泉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起子

(1) 开瓶盖的工具,一端是圆形环,另一端是柄,用金属做成

(2) 发粉,在制造烘烤食品(制快速面包或烙饼)时用作发酵的粉末

两情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晋书·贺循传》:“今不明部分,使所在百姓与军家杂其徼备,两情俱堕,莫适任负,故所以徒有备名而不能为益者也。”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唐 权德舆 《古离别》:“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欲出强移步,欲留难致辞。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宋 秦观 《鹊桥仙》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小员外与女儿两情厮投,好説得着。”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漠漠春寒罢对棋,霏霏春雨却催诗。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醉倒幸无官长骂,出游自有老人期。年光满眼吾何憾,又近吴蚕浴种时。
  • 作者: 张九龄,朝代: 唐代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今年先到逮半月,已是东皇驾早还。

    讶是虚名题玉额,每教过节叩云关。

    三庚散步浑延爽,七字搜吟聊趁閒。

    菊放九秋荷六月,春光无日不人间。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看花长忆旧时情,萍水重逢眼倍明。

    谁惜文园病司马,未容杜曲老元卿。

    关心丘垄十年别,到手功名一羽轻。

    留得此心忠赤在,不妨头上鬓星星。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惟汉体书,笔法之变。于帝王中,亦有羲献。有煜昭陵,蒸云激电。品冠一神,中寓万善。于惟治平,问安视膳。葩奇自然,得于目见。傅英染华,躬侍笔砚。既羽既观,弗咤弗眩。心法斯授,体热亦擅。故于游戏,如墨裙练。惟帝之圣,统接尧禅。追怀羹墙,谋谨诒燕。武存止戈,威寓不战。五饵匈奴,三登海县。耆髫茹粹,支夏解辫。宁人之功,是履是践。帝心敢知,畔援歆羡。妙则已具,奎文式绚。揭于座隅,以示警勤,仁皇之仁,惟圣时宪。猗与此宁,尸居龙见。苞桑其存,伐柯不远。事陋规随,戒存药眩。有签维瑶,有轴维钿。系此赞诗,于帖之殿。
  • 作者: 岑徵,朝代: 明代

    学道辞家早,闻名见面迟。

    不缘通俗姓,那识是亲知。

    梓里交三世,桑门晤一时。

    幸逢莲社约,相与话心期。

  • 作者: 邓深,朝代: 宋代
    水合百源争一关,正须滟滪控奔湍。露机象马浑闲事,合作颓波砥柱看。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我生无他长,所得静而简。出仕三十年,不殖一金产。四方到为家,所向不容拣。南游极巨海,西戍掠危栈。为州亦何好,且复占仕版。俸不给淖糜,况敢事酒琖。振兴坐堂上,符檄高*嵼。藏书三万轴,一字不到眼。胸中积磊块,叹息谁为铲。浮生固如此,正可付一莞。
  • 作者: 范云,朝代: 南北朝
    标签: 离别思念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