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六月原文 诗词名句

六月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六月原文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诗词问答

问:六月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六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先秦
问:六月是什么体裁?答: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六月出兵奔不歇,兵车修整准备齐。四匹雄马肥又壮,人人穿起出征衣。玁狁来势特凶猛,我方边境已告急。周王命我去征讨,保卫国家莫推辞。
四匹黑马选配好,马技娴熟守规章。正值盛夏六月天,披挂整齐上战场。披挂整齐上战场,行军卅里赴边疆。周王命我去出征,辅佐天子保家邦。
四匹公马体高长,宽头大耳气势昂。猛烈出击讨玁狁,建立功勋威名扬。将帅严谨兵纪强,同心协力报边防。同心协力保边防,安定国家民安康。
玁狁来势不软弱,焦获整顿备战忙。目标镐地与方地,不久就要到泾阳。我军飞鸟旗帜扬,白色飘带鲜又亮。我军兵车有十乘,先行冲锋勇难挡。
我们兵车很安全,前后高低都稳健。四匹公马步伐齐,步伐齐整性驯良。猛烈出击讨玁狁,进军太原敌胆丧。文武双全尹吉甫,万国效法好榜样。
宴请吉甫喜洋洋,终得天子多重赏。从那镐京回家乡,出征日子实在长。斟满美酒敬好友,蒸鳖脍鲤佳肴香。出征酒宴还有谁?孝友张仲也在场。

注释
栖栖:忙碌紧急的样子。
饬(chì):整顿,整理。
骙(kuí)骙:马很强壮的样子。
常服:军服。
玁(xiǎn)狁(yǔn):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孔:很。炽(chì):势盛。
是用:是以,因此。
匡:扶助。
比物:把力气和毛色一致的马套在一起。
闲:训练。则:法则。
服:指出征的装备,戎服,军衣。
于:往。三十里:古代军行三十里为一舍。
修广:指战马体态高大。修,长;广,大。
颙(yóng):大头大脑的样子。
奏:建立。肤功:大功。
严:威严。翼:整齐。
共:通“恭”,严肃地对待。武之服:打仗的事。
匪:同“非”。茹:柔弱。
焦获:泽名,在今陕西泾阳县北。
镐(hào):地名,通“鄗”,不是周朝的都城镐京。方:地名。
织文鸟章:指绘有凤鸟图案的旗帜。
旆(pèi):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央央:鲜明的样子。
元戎:大的战车。
轾(zhì)轩:车身前俯后仰。
佶(jí):整齐。
闲:驯服的样子。
大原:即太原,地名,与今山西太原无关。
宪:榜样。
祉(zhǐ):福。
御:进献。
炰(páo):蒸煮。脍(kuài)鲤:切成细条的鲤鱼。
侯:语助词。
张仲:周宣王卿士。

诗文赏析

  此诗叙写尹吉甫北伐玁狁的战争全程。全诗六章,前四章主要叙述这次战争的起因、时间,以及周军在主帅指挥下所做的迅速勇猛的应急反应。诗一开首,作者就以追述的口吻,铺写在忙于农事的六月里战报传来时,刀出鞘、箭上弦、人喊马嘶的紧急气氛(“柄栖”、“孔炽”、“用急”)。二、三章作者转向对周军训练有素、应变迅速的赞叹。以“四骊”之“维则”、“修广”、“其大有颙”的强健,以“我服既成”的及时,“有严有翼,共武之服”的严明及“以奏肤功”的雄心,从侧面烘托出主将的治军有方。第四章作者以对比之法,先写“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的凶猛来势;次写车坚马快、旌旗招展的周军先头部队“元戎十乘,以先启行”的军威。一场恶战即将开始,至此,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峰。第五章作者并没有被时空逻辑的局限所束缚,凌空纵笔,接连使用了三个“既”字(“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描写己方军队以无坚不克之凛然气势将来犯之敌击退至靠近边界的太原。很自然地从战果辉煌的喜悦之中流露出对主帅的赞美和叹服。从紧张的战斗过渡到享受胜利的平和喜悦,文势为之一变,如飞瀑落山,又如河过险滩,浩荡而雄阔。最末一章,作者由对记忆的描绘转向眼前共庆凯旋的欢宴。“来归自镐”是将记忆与眼前之事联系起来,而“我行永久”说明作者也曾随军远征,定国安邦,与有荣焉。然而自己的光荣之获得,又与主帅的领导有关,可谓自豪与赞扬俱在其中。

  从审美的角度统观全诗,这种以追忆开始,以现实作结的方法,使得原本平淡的描写平添了几分回味和余韵。同时,此诗在行文的节奏上,一、二、三章铺垫蓄势,第四章拔至高潮,第五章舒放通畅,第六章归于宁静祥和,也使诗歌产生了丰富变化的节奏感、灵动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标签: 战争忧国忧民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 作者: 钱珝,朝代: 唐代
    标签: 战争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生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咏史怀古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
  • 作者: 骆宾王,朝代: 唐代
    标签: 边塞爱国思乡战争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咏物哲理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标签: 冬天战争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