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酬丁柴桑原文 诗词名句

酬丁柴桑

作者: 陶渊明朝代: 魏晋

酬丁柴桑原文

有客有客,爰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诗词问答

问:酬丁柴桑的作者是谁?答:陶渊明
问:酬丁柴桑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陶渊明的名句有哪些?答:陶渊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秉直

持心正直

为人秉直

司聪

(1).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耳,将司聪也。”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逯钦立 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 唐 元稹 《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

(2).官名。 新莽 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胜如

超过

她继母对她非常好,胜如她的亲生母亲

匪惟

亦作“ 匪唯 ”。1.非但;不只。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匪唯无益,乃反为损。”《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唐 无名氏《王氏闻见录·王承休》:“自当初打破 梁原 城池,掳掠 义寧 户口,截腕者非一,斩首者甚众,匪惟生彼人心,抑亦损兹圣德。”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 邦彦 视予若弟子之於师,坐立称谓,匪惟不为抗,又若有过焉者。”

(2).不是。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匪惟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仇兆鳌 注:“此皆王之忠勤所格,非帝老而倦游也。”

载言

谓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陈澔 集说:“言,谓盟会之辞。”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按,“载言之职”谓史官。

放欢

犹尽欢。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诗文赏析

[说明]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弃官归隐,接替他的便是诗题中姓丁的县令。由此可以推知此诗约作于义熙元年(405)前后,陶渊明约四十一岁左右。
这首诗分为两章,首章颂扬丁柴桑的贤良美德,其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殷切期望;次章写他们在一起开怀畅游的情形和情酣意畅的心态,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的喜悦。

有客有客,爰来爰止(2)。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3)。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4)。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5)。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6)。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7)。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8)。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
(2)爱:乃,是。宦:做官。止:语助词。
(3)秉直:秉公持正。秉:持。直:正直。司聪:为朝廷听察民情。司:
掌管。聪:听闻。惠:恩惠,好处。百里: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
(4)飡冶:同“餐”,吃。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
飡胜如归:意思是采纳正确的意见就像回家一样喜悦。聆:听。始:开始,
这里有“新鲜”的意思,表示认真的态度。
(5)匪:同“非”。匪惟:不只是,不仅仅。谐:和谐,融洽。良游:指
愉快地游赏。
(6)载:且,又。写:宣泄,抒发。
(7)放欢:放开欢畅的胸怀。
(8)心期:两心契合,知心。
[译文]
有客来自他乡,
来到此地做官。
秉公正,察民情,
恩惠遍及乡县。
欣然采纳至理,
虚心听取善言。
彼此岂只投缘,
常常携手畅游。
且欢言,且眺望,
消除内心烦忧。
放开欢畅胸怀,
不醉怎能罢休?
知音令我欣慰,
愿得与我共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郑獬,朝代: 宋代
    都无歌管伴金杯,草草蓝桥送客回。寒雨飘零不成雪,剡溪閒访戴逵来。
  • 作者: 连文凤,朝代: 宋代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余气入文章。微见五云散,间消半日长。旧书重读罢,内味更悠扬。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西城方外士,传法自南华。高蹈玩一世,旁通兼数家。来游仁者静,传咏正而葩。乘兴何时再,还能托后车。
  • 作者: 陆龟蒙,朝代: 唐代
    我怜贞白重寒芳,前后丛生夹小堂。月朵暮开无绝艳,风茎时动有奇香。何惭谢雪清才咏,不羡刘梅贵主妆。更忆幽窗凝一梦,夜来村落有微霜。
  • 作者: 许志仁,朝代: 宋代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香两岸吹红香。烟消远浦生微阳,鱼舟误行溪水长。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能弹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月空断肠。
  • 作者: 熊禾,朝代: 宋代
    涌翠岂兰亭,唐峰非山阴,一渠疏曲水,四野成茂林。对此坐叹息,超然起遐心。当年诸王集,幽情畅登临。虚旷非远识,绝胜名利襟。近代翁李游,至理穷高深。云何夸毗子,清谈且駸駸。抗志有近远,抚事无古今。此日复何日,有酒始酌斟。援琴不敢发,谁欤为知音。
  • 作者: 栖白,朝代: 唐代
    标签: 月亮节日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 作者: 仇远,朝代: 宋代
    翠翘玉搔头,湘妃赴蓬岛。如何谱骚人,不收此香草。
  • 作者: 尹尚廉,朝代: 清代

    三亩扬雄旧草亭,终年独守《太玄经》。

    酒邀碧海苍龙劝,琴许青天白鹤听。

    窗外月明横桂影,座中风冷散兰馨。

    诸君谁爱疏狂性,赢得柴扉尽日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叶梧桐早识秋,那堪水面复峰头。

    肩吾团扇怀长系,叔夜横琴音若流。

    几处关山犹远戍,谁家西北倚高楼。

    何人不有临风句,万古惟传杜甫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