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原文 诗词名句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

作者: 陆龟蒙朝代: 唐代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原文

山翁曾约旧交欢,须拂侯门侧注冠。
月在石头摇戍角,风生江口亚帆竿。
闲随野醉溪声闹,独伴清谭晓色残。
待取新秋归更好,九华苍翠入楼寒。

诗词问答

问: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陆龟蒙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书法欣赏

陆龟蒙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书法作品欣赏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24-42

参考注释

山翁

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旧交

相交已久的朋友;老朋友

侯门

(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

(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侧注

(1).古冠名。《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 裴骃 集解:“ 徐广 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 齐王 所服,以赐謁者。” 唐 陆龟蒙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诗:“山翁曾约旧交欢,须拂侯门侧注冠。”

(2).液体从侧面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山下石穴,广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悬波侧注,漰渀震荡,发源成川。”

(3).在旁边写上注文。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如其间有文句亏缺者,细书侧注於其右。”

石头

(1) 大小、形状不定的矿物质凝结物;岩石

滚下山的石头

(2) 石头城,今之南京

戍角

驻防士兵的号角

暮色渐起,戍角悲鸣。——宋· 姜夔《扬州慢》序

风生

(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江口

(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再説 巫臣 之子 巫狐庸 ,奉 晋侯 命,如 吴 见 吴王 寿梦 ,请兵伐 楚 。 寿梦 许之,使世子 诸樊 为将,治兵於 江 口。”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予卜居于 珠江 江口之 澳门 ,以医为业。”

(2). 大黄江 的别称。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东北。当 相思江 与 浔江 会合之口。

溪声

溪涧的流水声。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 陆游 《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清 赵俞 《溪声》诗:“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

清谭

见“ 清谈 ”。

晓色

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輅转晨飇。”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诗:“晓色破苍烟,青山入云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细露,淡淡的晓色,长林丰草间偶然一阵一阵清风。”

待取

(1).待人取用。《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陈澔 集说:“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顾况 《谅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新秋

(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九华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苍翠

嫩绿的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柳外披烟舒远目,花边植杖坐芳茵。

    能言百舌深藏叶,解舞鹍鸡不避人。

  •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篆畦今夜月,有待到三更。水鸟隔烟叫,山樵踏雪行。诗成嫌烛短,酒渴爱菹清。此际谁为伴,梅边送影横。
  • 作者: 周麟之,朝代: 宋代
    甘霔令年庆祷祈,屏除荤茹与君齐。化行自是恩波远,何止春郊雨一犁。
  • 作者: 高攀龙,朝代: 明代
    标签: 古诗三百首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落落乔松拔百寻,坐来爱听戛风吟。

    岂同尘世宫商调,自是广寒法曲音。

  • 作者: 张元干,朝代: 宋代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不用温家玉镜台,下临溪水静无埃。若非姑射冰肌至,即是罗浮缟袂来。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萧晨金山下,濯缨玉泉水。

    十亩清瑶流,分明镜相似。

    金膏时掩映,碧玉相倾委。

    水荇随风翻,靡靡映清泚。

    垂杨夹埼岸,其下多芳芷。

    流为裂帛湖,宛若昆明里。

    湖上多渔村,网罟集沙尾。

    宣宗昔游幸,龙舸兹山趾。

    当年功德寺,荒凉啸山鬼。

    何况芙蓉殿,遗迹皆销毁。

    碧水自东流,弥伤人代驶。

    傥逐五湖舟,去问鸱夷子。

  • 作者: 舒邦佐,朝代: 宋代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诚则著著乃形。二字貌出孝子诚,晓然如见亲在庭。有人念母愁思凝,终日如痴呼不醒。自云所见政如此,触物有感皆分明。山形作我沈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入户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始知至孝无间断,以圣人所见墙羹。譬如忠信纯熟者,立则参前坐倚衡。然而存著亦非真,能于吾母用吾情。所见皆从所念得,初非刻木外经营。虽然铭镂在中扃,何待扁榜垂丹青。要令目击助心想,不然安得名吾亭。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亦乐园将独乐园,两园谁窄复谁宽。似闻闾里溪深处,下有蛟龙水底蟠。黄帽已捐苍玉佩,朱颜不借紫金丹。剌桐花发梅花落,安得乘风去一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