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原文 诗词名句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

作者: 齐己朝代: 唐代

原文

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颇愧同诸俗,何尝异出家。
三衣如两翼,珍重汝寒鸦。

诗词问答

问:《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42-37

参考注释

病起

病愈。 宋 苏舜钦 《病起》诗:“ 吴 天摇落奈愁何,病起风前白髮多。争得 松江 变醇酒,拍浮终日恣酣歌。”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资缘

佛教谓资助修行的外缘(衣食住)。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十种惭愧门》:“所以诸俗,为道兴福供给资缘,故隆正业而惑不全,失於敬重,亦可深愧。”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病起见生涯》诗:“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 许浑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垢弊

见“ 垢敝 ”。

律服

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病起见生涯》诗:“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光华

光彩明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

何尝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

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出家

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两翼

(1)

(2) 两个翅膀

鸟的两翼

飞机的两翼

(3) 军事上指布置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

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寒鸦

(1).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诗之三:“玉颜不及寒鵶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斜日啣山,寒鸦归渡,淹留犹滞水云乡。”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云很厚,寒鸦在槐树上打扑,仿佛要飞雪的模样。”

(2).乌鸦的一种。也称慈鸦、慈乌、孝乌、小山老鸹。形体比普通乌鸦小,叫声较尖。颈、腹、胸呈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旧传能反哺其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北人谓之寒鸦,冬月尤甚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宗远,朝代: 宋代
    呢喃燕贺厦,嘹呖鸿渐磐。恋主江南暖,来宾塞北寒。炎凉有变易,去就无留难。勿嫌乌鹊噪,朝朝止屋端。
  • 作者: 蒲寿宬,朝代: 宋代
    聘得深村玉雪姿,力胜杵臼案齐眉。笑他老大专房宠,犹把房帏比旧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铲土廓山路,岁久土为石。

    石已不复土,莓苔驳苍碧。

    深戴古车辙,浅含秋露泽。

    变化谁所为,土石两不识。

    朅尔异刚柔,历然分主客。

  • 作者: 释重顯,朝代: 宋代
    德不孤兮必有邻,四明留住是因循。如今高步钱塘境,只许灵山箇老人。
  • 作者: 喻良能,朝代: 宋代
    琵琶人去几经秋,司马青衫亦故丘。唯有当时亭下水,无情依旧更东流。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画史老田野,披怜长卷情。

    不缘四库辑,那识此人名。

    六法道由寓,三闾迹以呈。

    因之为手绘,足见用心精。

    岁久惜佚阙,西清命补成。

    共图得百五,若史表幽贞。

    姓屈性无屈,名平鸣不平。

    迁云可以汲,披阅凛王明。

  • 作者: 龚自珍,朝代: 清代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 作者: 赵汝譡,朝代: 宋代
    城丘焕朝景,郊甸熙春风。谁能不行游,及尔聊徜徉。华栋敞中园,珍潭注方塘。惠风翼嘉殖,时鸟流音翔。岂伊丹卉间,而有修干苍。靡迤既徐步,萦纡亦深藏。忆与仁里亲,攀翻玩幽芳。抚迹已成故,期人安可亡。前洲起新涨,远岫收残光。凭槛久怅望,江云眇何长。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相如玉片瑕,翳眼有空花。投机不施笏,定动岂能差。
  • 作者: 佘五娘,朝代: 明代

    银蟾初上海天晴,一色玻璃万里明。

    绛阙夜凉来凤翥,瑶台风细听鸾笙。

    兔从玉界光中现,人向虹桥影里行。

    坐久露华清入骨,恍疑今夜在蓬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