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高僧石原文 诗词名句

高僧石

作者:陈岩 朝代:宋代

高僧石原文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诗词问答

问:高僧石的作者是谁?答:陈岩
问:高僧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岩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岩名句大全

陈岩高僧石书法欣赏

陈岩高僧石书法作品欣赏
高僧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翻动

(1) 拨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

翻动表土层

(2) 变动原来的位置

带着它到钢琴那里,翻动着书页找那个地方

炉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白足高僧

即白足和尚。 宋 苏轼 《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参见“ 白足和尚 ”。

梵王

指 * 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南朝 梁 刘勰 《剡县石城寺弥勒石像碑》:“梵王四鹤,徘徊而不去;帝释千马,躑躅而忘归。” 唐 李绅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之二:“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法苑珠林》卷四三:“帝释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常光,照耀天地。”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行脚

(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语录》卷六:“老僧三十年来行脚,未曾置此一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箇中有佳处,行脚恨不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赴会的,都要具膳餐饭,行脚的也要老少异粮。”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

(2).引申为行乞。 碧野 《灯笼哨》:“‘今天的行脚好吗!’‘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几根烂红薯!’”

(3).见“ 行脚僧 ”。

(4).行走;行路。 宋 杨万里 《和文远叔行春》诗:“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 刘白羽 《黑》二:“行脚人全把脚步匆匆扯开,往下赶这两站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不欲与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却来

亦作“却来”。归来。 唐 李白 《东鲁见狄博通》诗:“谓言掛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之十四:“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圆光

(1).月亮。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明 刘基 《过秦楼》词:“圆光易缺,急景难追。”

(2).佛教谓菩萨头顶上的圆轮金光。 唐 法琳 《辨正论·喻篇上》:“ 如来 身长丈六,方正不倾,圆光七尺,照诸幽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箇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3).旧时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财物的一种方法。用镜或白纸施以咒语,令童子视之,谓其上能现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预测吉凶、祸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澄 ﹞又令一童子洁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自研於掌中,举手视童子,粲然有辉。童子惊曰:‘有军马甚众,’”据云,此即后来之圆光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就是甚么兼精辰州符、失物圆光的那个,天天在报上上告白的。”参阅 徐珂 《清稗类钞·方伎·圆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俞桂,朝代:宋代
    客里匆匆二月春,梅花开后柳争新。西湖不待清明到,早有寻芳拾翠人。
  • 作者:释永颐,朝代:宋代
    日落秋蝉噪柳津,为伤风露烟声频。送晴送雨江亭外,偏感舟行晚泊人。
  • 作者:戴栩,朝代:宋代
    南涧承家事遍经,东床得婿众知名。纵於人世百年短,添得儒门一倍清。科第旋收夫又子,空缘自解殁犹生。新阡闻与姑茔近,松霭朝昏管送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崇冈俯视见西湖,气接三元上景衢。

    设使画家为设色,定须粉本夏侯图。

  • 作者:王吉昌,朝代:元代
    乾坤鼎沸炼神丹。聚虎肺龙肝。合和蟾凤凝嘉瑞,变盈空、甘露**。敛掠烹成金液,喷真味,霭椒兰。峥嵘酌饮醉乘鸾。韵法曲吟弹。舞袖婆娑容仪整,傲清风、明月天宽。一段清凉活计,占长春,得真欢。
  • 作者:刘绍,朝代:元代

    廓落天地心,蹉跎丘中赏。

    古人不可见,千载吾独往。

    嗟嗟鸢鱼趣,妙领非外奖。

    醉里默无言,沈思结玄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亡唐者二事,方镇及竖宦。

    宦竖久已然,方镇代宗惯。

    时虽有良将,乱用安则慢。

    弗能去奸相,每致忠良间。

    市马悦回纥,匹值四十绢。

    佞佛章敬寺,七庙致诋谩。

    虽削元振爵,因纳柳伉谏。

    即其诛朝恩,亦以诡计办。

    得一而失百,那济式微患。

  • 作者:释慧兰,朝代:宋代

    兼中到眼里,双瞳齐喝道。

    少室山前铁马驹,三便吃尽无根草。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天然米精麦髓。谁得快悟予知奥旨。保养冲和,增添灵慧。更兼神水。三光秀气通传,应助正、真阳本始。结作金丹,明明归去,亘初家里。
  • 作者:张咏,朝代:宋代
    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休夸笔力敺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里。但偶四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