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徐古石考满原文 诗词名句

送徐古石考满

作者: 沈鍊朝代: 明代

送徐古石考满原文

三年为宰在方城,今日双凫赴北征。

父老拥庭争献纳,吏民驰传愿留行。

壶浆百道知恩在,弦管千家是政成。

临发不须悬奏计,蜚声早已动神京。

诗词问答

问:送徐古石考满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问:送徐古石考满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徐古石考满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青霞集卷六

参考注释

方城

(1). 春秋 时 楚 北的长城。由今之 河南省 方城县 ,循 伏牛山 ,北至今 邓县 。为古九塞之一。《淮南子·墬形训》:“何谓九塞,曰: 太汾 、 澠阨 、 荆阮 、 方城 、 殽阪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2).借指山川险要。 唐 元稹 《楚歌》之六:“殷勤聘名士,莫但倚 方城 。”

(3).指地方长官。《北史·孙搴陈元康等传论》:“ 汉氏 官人,尚书郎出宰百里; 晋 朝设法,不宰县不得为郎。皆所以贵方城之职,重临人之要。”

(4).指陵墓。《清史稿·礼志五》:“既达陵所,太皇太后坐方城东旁,奠酒举哀。”

(5).指麻将博戏。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 祥师母 之所以夜夜必作方城之戏,是因为她‘精力过剩’。”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双凫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北征

(1).犹北伐,向北征伐。《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既杀 申胥 ,不稔於岁,乃起师北征。”《隋书·豆庐毓传》:“﹝ 毓 ﹞从 赵仲卿 北征 突厥 ,以功授仪同三司。”《杨家将》第三二回:“今 杨 家人雄马壮,倘或部领北征,谁可抵敌?”

(2).北行,北上。《楚辞·九歌·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 汉 张衡 《南都赋》:“秽 长沙 之无乐,歷 江 湘 而北征。” 唐 陈子昂 《送贾兵曹入都》诗:“ 东山 宿昔意,北征非吾心。”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庭争

廷争。在朝廷上向皇帝谏争。庭,通“ 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 王陵 庭争,而 陈平 顺旨。” 宋 叶适 《上李签院启》:“庭争犯颜,凛纯忠之外著。”

献纳

(1) 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

(2) 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

献纳金银

吏民

官吏与庶民。《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驰传

(1).驾驭驿站车马疾行。《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昭王 后悔出 孟尝君 ,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资治通鉴·汉高帝十二年》:“ 平 行,闻帝崩,畏 吕嬃 谗之於太后,乃驰传先去。”《明史·文苑传一·赵撝谦》:“门人 柴钦 ,字 广敬 ,以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録,遂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

(2).古代驿站的一种马车。驾四匹中等马。《汉书·高帝纪下》“ 横 惧,乘传诣 雒阳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律: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

留行

(1).挽留,使不离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 注:“欲为王留 孟子 行。”

(2).停止行进。《韩非子·存韩》:“ 秦 发兵不留行,而 韩 之社稷忧矣。”《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 欲攻 郁成城 ,恐留行而令 宛 益生诈,乃先至 宛 。” 颜师古 注:“留行,谓留止军,废其行。”

(3).指阻挡,阻碍。《汉书·韩安国传》:“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 匈奴 ,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癕也,必不留行矣。” 颜师古 注:“留,止也。言无所碍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4).停止与前进。《隋书·天文志中》:“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留行之大经也。”

壶浆

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唐 李白 《丁督护歌》:“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元 张宪 《岳鄂王歌》:“义旗所指人不惊,王师到处壶浆迎。” 明 张居正 《黄马》诗:“扬鞭渡 淮淮水 清, 金陵 父老壶浆迎。”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五:“一脚踏遍了千古的战场,沿途的民众爱戴我们,大道两旁断不了壶浆。”参见“ 壶浆簞食 ”。

道知

告知。《再生缘》第十四回:“ 刘国舅 早已写札,道知其父。”

弦管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此必为至乐,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诗:“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依乐府题以製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弹唱。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内殿张弦管,中原絶鼓鼙。”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乐器与管乐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功可象於图画,德可刻於金石,声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诸乐絃管尽备,其鸟再拜,女郎举酒,众乐具作,萧萧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韩维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词:“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絃管。”

(2).指弹奏丝竹;丝竹乐声。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一:“满楼絃管,一曲离肠寸寸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谭贞良 《楼桑先主庙》诗:“枌榆存旧社,絃管尚纷纷。”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直待满城絃管歇,渐分清影上屏山。”《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轿里,但听得大吹大擂,絃管喧杂。”参见“ 弦管 ”。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奏计

向朝廷报送计簿。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 李溥 为 江 淮 发运使,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

蜚声

闻名于

桃源桃源独蜚声,千载谁是亲兄弟。——李贽《过桃源谒三义词》

蜚声乐坛

早已

(1) 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时间过去很久

开演时间还没到,戏院门口早已挤满了观众

(2) 〈方〉∶早前;从前

早已的事,不提了

神京

京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晴霁秋山仿道人,墨猪拈出露精神。

    不离不即诸峰朗,曰色曰空一意真。

    溪落宽中坦呈镜,泉从仄处迥垂绅。

    既然悟得超三昧,笔墨何须言以谆。

  • 作者: 王克功,朝代: 宋代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
  • 作者: 汪廷讷,朝代: 明代

    你见书惊似。听了将军令巴不得。

    一刻还乡井。生:这狗才。

    难道我怕老婆。净:若说相公惧内。

    是我打诳语了。相公只是略小心些儿。

    生笑介净:最伤情。骏马红妆你。

    都向谁行赠。生:我要归得紧。

    临行都赠与同社王静庵了。到家如大娘子问。

    只说无此事净:小人知道。况大娘子呵。多方觅小星。

    多方觅小星。生:他那里有这等好意净:小人未出门时。听得大娘子说。要多寻几个与相公。那。

    冰人已应承。料小蛮樊素成家庆。

  • 作者: 晁端礼,朝代: 宋代
    流水知音,轻裘共敝,相逢才换星霜。多少风亭棋酒,画阁丝簧。纤指声犹馀响,红粉泪已成行。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又整归航。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归去也、重趋丹禁,密侍清光。醉帽斜萦御柳,朝衣浓惹天香。帝城春好,多应不念,水郭渔乡。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卖卜长安作漫游,裹粮千里为报谋。时危贵得班超相,命薄那能李广侯。术挟瑟竽虽易售,话逢枘凿亦难投。江头雨滑东风急,挑却行包归去休。
  • 作者: 释道颜,朝代: 宋代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鸟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今时学者,为甚麼却不识自己。
  • 作者: 傅崧卿,朝代: 宋代

    生长兵间接太平,封峦亲见告功成。

    茂陵遗稿犹施用,跛鳖如何独未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又泛平安月镜居,冰轮高烛皎含虚。

    蛮笺象管相陪处,昨岁景光昨夕如。

  • 作者: 周纯,朝代: 宋代
    一痕月色挂帘栊。梅影斜斜小院中。狂醉有心窥粉面,梦魂无处避香风。愁来梦楚三千里,人在巫山十二重。咫尺蓝桥无处问,玉萧声断楚山空。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都言名利不如閒,多少投閒去住山。

    今日山僧还不免,人间宁是旧人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