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元日山寺原文 诗词名句

元日山寺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元日山寺原文

听熟朝鱼又暮钟,全将慵懒度三冬。
贪眠豹褥窗间日,怕拥驼裘陌上风。
登版自怜行蹭蹬,读碑仍怪视蒙笼。
少年豪壮今如此,略与残僧气味同。

诗词问答

问:元日山寺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元日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元日山寺书法欣赏

范成大元日山寺书法作品欣赏
元日山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慵懒

懒惰;懒散

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三国演义》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驼裘

用驼绒制成的衣裳。 宋 王安石 《送丁廓秀才》诗之三:“风駃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宋 范成大 《元日山寺》诗:“贪眠豹褥窗间日,怕拥驼裘陌上风。”

上风

(1)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2)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蹭蹬

(1) 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

功名蹭蹬之际

(2) 倒霉;失势

蹭蹬多拙为。——杜甫诗

蒙笼

(1).草木茂盛貌。 汉 扬雄 《甘泉赋》:“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诗:“奇峯合沓半隐天,緑萝蒙笼水潺湲。” 苏曼殊 《遁跡记》:“惟有葭苇蒙笼,陂陀回首,见苍崖崒嵂。”

(2).指草木茂盛之处。《淮南子·修务训》:“犯津关,躐蒙笼。” 高诱 注:“躐蒙笼之山。”

(3).视觉模糊貌。 唐 白居易 《眼病》诗之一:“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宋 苏轼 《和子由与颜长道游百步洪》:“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餘睡色。” 宋 陆游 《秋夜遣怀》诗:“官身奔走何时定,病眼蒙笼惟欲闭。”

濛籠:蒙胧。 唐 欧阳詹 《回鸾赋》:“濛笼焉虹霓之縈仪凤,髣髴焉江雾之送游龙。”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豪壮

气势雄伟

盛气也故豪壮。——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豪壮的事业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气味

(1) 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气味浓香

散发出气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调

有点沙文主义气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种放,朝代:宋代
    胡雏负恩信,圣主耻干戈。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胜地初相引,余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 作者:严士贞,朝代:元代

    谷邃山深云作堆,水源穷处梵宫开。

    隈岩石藏何年转,飞锡高僧近日回。

    翠竹黄花皆佛事,断桥流水小天台。

    超然步出松关外,尘世纷纷付劫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山阳就小凹,精舍得一区。

    有如百泉上,康节之所居。

    因以邵窝名,境似志则殊。

    安乐一身彼,安乐万方予。

    大小分既异,艰易宁同途。

    佳名实未副,思艰惟曰吁。

  • 作者:冯延巳,朝代:唐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闺怨女子孤独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 作者:陆龟蒙,朝代:唐代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迸出似毫当垤土臬,孤生如恨倚栏干。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更得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惊风翻河叹,鹑首丽泥涂。吾衰将焉托,愁绝付摧枯。
  • 作者:苏籀,朝代:宋代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尝走狂诗到座前,座前仍时洞中仙。无涯风月供才思,清润何人敢比肩。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室虽号以静,而室本无知。

    设非偶一来,是静将付谁。

    吾因絜万理,亦莫弗如斯。

    静固胜乎动,然尚属有为。

    知动不知静,失岂仅毫釐。

    借境乃有悟,其失更足嗤。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