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原文 诗词名句

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原文

自知自知。
只此分明是。
自此自此。
得一并无四。
在虚空里。
撒金蕊。
万道霞光通表里。
复元初、见本始。
要练正,灵真范轨。
更不用、木金火水。
把良因垒。
从心起。
方寸清凉无忧喜。
澄长生,并久视。
重阳子。
害风是。
王哲名、知明字。
说修行、旨没虚诡。
啄木词、中开真理。
向诸公、取知委。
以上重阳全真集卷之四

诗词问答

问:《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王哲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书法作品欣赏
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只此

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一领白衫又不中穿,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水浒传》第八十回:“既承如此相款,深感厚意,只此告回。” 冯善骥 等《郑成功》第三五章:“客商小贩无奈,只得在他身上暗中使银子,上下打点,只此方能幸免无事。”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虚空

心中无着落

金蕊

亦作“ 金蘂 ”。1.金色花蕊。 唐 元稹 《红芍药》诗:“繁丝蹙金蕊,高燄当鑪火。” 唐 秦韬玉 《牡丹》诗:“压枝金蘂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蘂,绣重臺。低倾玛瑙杯。”

(2).菊的异名。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玉树始落,金蘂初荣。” 宋 欧阳修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君看金蕊正芬敷,晓日浮霜相照耀。”

霞光

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来的光彩

表里

(1) 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互相为表里

与胥卒表里。(表里为奸,内外勾结。)——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衣服的面子与里子。亦泛指衣料

(3) 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

明白了《五卅 * 》一案的表里

(4) 中医指病在浅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内脏的症候

复元

复会于元首。谓经历一个周期,又从头开始。

《汉书·律历志上》:“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以会数乘之,则周於朔旦冬至,是为会月。九会而復元,黄鐘初九之数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会月,二十七章之月数也,得朔旦冬至日与岁復。”又引 孟康 曰:“谓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之月数也,所谓元月。” 王先谦 补注引 钱大昕 曰:“以九乘会月,得五万七千一百五(即元月),復会於元首,所谓九会而终也。”

同复原;恢复健康。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是夜观龙灯於打麦场中,神情态度渐可復元。” 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不要急!你急什么?先去养伤。身子没复元以前,什么都不许提。”

本始

原始,本初。《荀子·礼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梁等》:“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凡小説流传,大率渐广渐变,而推究本始,其实一也。”

灵真

道教指修真得道。《汉武帝内传》:“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间有此灵真之事,足以却不信之狂夫耳!” 唐 韦应物 《学仙》诗之一:“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云笈七籤》卷七九:“涤荡秽俗,许以更始,修心慎违,希企灵真。”

范轨

犹规范。 晋 张华 《列文先生鲍玄泰诔》:“行为范轨,言成隐括,宜登遐年。”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良因

(1).佛教语。好因缘。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六:“令名且云重,岂若树良因。”参见“ 因缘 ”。

(2).可靠的依托。 唐 刘长卿 《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诗:“高柯儻为檝,渡海有良因。”

(3).好机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鹿幘人﹞谓 少霞 曰:‘召君书此,贺遇良因。’”

从心

(1).顺从意愿。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2).见“ 从心所欲 ”。

(3).由衷;发自内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终忧郁和苦闷着的他,此时方从心的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应修人 《欢愉引》:“有些人会刚象我所要地帮助我,也会从心地、不禁地顾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云:“从音纵,下同。”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忧喜

优愁与欢喜。《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乎心?”《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听罢,纳头便拜太公,忧喜相伴。”

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久视

(1).长久存在;长寿;不老。《老子》:“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吕氏春秋·重己》:“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 高诱 注:“视,活也。”《黄庭外景经·中部经》:“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蔕。”《隋唐演义》第八四回:“便有一班方士术者来与之周旋,或高谈长生久视,或多作游戯神通,总无益於身心,而适足为其眩惑。”

(2).长久注视。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变化倐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久眎:同“ 久视 ”。眎,古“视”字。 明 许承钦 《古古贻赠三诗答次》:“鹤爱引经能久眎,龙称无首是真才。”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害风

谓得了疯病。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看这人絮叨叨,埋怨谁来,莫非害风了。”

明字

唐 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参见“ 明法 ”。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虚诡

(1).虚假离奇。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人述梦》诗:“及寤尽空无,方知悉虚诡。”

(2).指虚伪欺诈。《云笈七籤》卷二六:“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盛美,特招延儒墨於文纲之内,抑絶俗之道,摈虚诡之迹。”

啄木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真理

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你说出了一个真理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知委

犹知道。《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臣别家乡,已经九载,慈母死活莫知。臣今忠烈事王,家内无由知委。” 蒋礼鸿 通释:“知委就是知。”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请三哥指挥儿姪知委,保重,保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四孟驾出》:“仍先一日封闭楼门,取责知委,不许容著来歷不明之人。”

以上

(1)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前面的

全真

(1).保全天性。《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

(2).即全真教。 明 唐顺之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之一:“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从前的全真道士,总多少还有点道德,至多不过是背着人偷偷地煨点肉吃罢了。”

(3).指出家的道士。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西游记》第三七回:“忽然 钟南山 来了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处机 ,号 长春子 ,年十九,为全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初非洁己为主士,但欲颐心如古人。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 作者: 黄大临,朝代: 宋代
    千锋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 * 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后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异釱厥趾。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金钱归俯藏,滋味饱闾里。利害难先言,岁月可较比。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适时乃为才,高论徒谲诡。夷吾苟今出,未以彼易此。
  • 作者: 刘挚,朝代: 宋代
    标签:牡丹

    芳丛百朵烂红云,曾倚西轩醉两春。

    梦雨一惊巫峡曲,佩香常记汉江滨。

    病怀日负杯中物,花意今看檐上尘。

    回首东风君自问,栏边更有后来人。

  • 作者: 淳藏王,朝代: 宋代
    自笑疏狂同拾得,谁知凝钝若南泉。几回食饱游山倦,只麽和衣到处眠。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挂帆指吴会,云水空濛间。

    上已美风景,登临散襟颜。

    湘湖莼正滑,应上萧然山。

    共访金庭宅,淹留殊未还。

  • 作者: 释绍嵩,朝代: 宋代
    散拙亦自遂,谁能泪堕巾。诗成聊疥壁,道在不嫌贫。老矣曾荣望,颓然只任真。拂衣从此去,四海作闲人。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千峰顷刻吐云奇,一阵凉丝马上披。

    颇念征人叹渐石,关中秋麦却宜时。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 作者: 赵彦端,朝代: 宋代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几多丝竹深情,池塘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莫教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