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渔家傲原文 诗词名句

渔家傲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渔家傲原文

粉蕊丹青描不得。
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淅淅。
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荷的。

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渔家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金针

(1) 刺绣、针灸用的针

(2) 比喻某种技能的诀窍

处世金针

暗香

梅花的代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采摘

采收摘捡

采摘草莓

淅淅

象声词,形容风声

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船头

即“船首”

鸂鶒

亦作“ 鸂鶆 ”。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鷓鴣。” 顾嗣立 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

天水碧

浅青色。相传 南唐 后主 李煜 的宫女染衣作浅碧色,经露水湿染,颜色更好,故名。 五代 无名氏 《五国故事》卷上:“天水碧,因 煜 之内人染碧,夕露於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遂名之。”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昔 江南 李重光 ,染帛多为天水碧。” 元 刘因 《蔷薇》诗:“色染 女真 黄,露凝天水碧。”

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胭脂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胭脂膏子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见新

〈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使之像新的一样

把门面油漆见新

荷的

即莲子。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节候春虽往,年华暑未残。莲香开佛座,竹老退刘冠。戏渚藏頳尾,鸣皋濯素翰。堇葵红不一,蒲稗绿多端。宜物心无对,深根气自完。功名俱画饼,虚玷拥旄官。
  • 作者: 徐天赉,朝代: 元代

    杏花初破怯春风,未识芳心一点红。

    词翰往来传意密,死生梦幻转头空。

    素知分浅鸳帏里,预许名题雁塔中。

    杳杳幽魂何处觅?真华消息报仙宫。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三更露气满秋堂,秘诀新传食月芒。安得南楼三百尺,暂容老子据胡床。
  • 作者: 李学一,朝代: 明代
    有客金陵来,武服挂雕弓。自言良家子,挺身远从戎。剑得白猿术,书传黄石翁。身当一校任,气夺万夫雄。在昔东吴战,曾摧海上艟。今兹来岭表,所至著奇功。一旦厌尘嚣,翛然慕远公。披剃解冠裳,逍遥入慧丰。焚香还扫石,洗钵浥流潨。英气今朝敛,槁灰此日同。形骸终有碍,一静万缘空。将为方外游,辞我上崆峒。予为长太息,纷华世所崇。而君有异尚,物化揽玄风。海鹤谁能絷,冥鸿岂受笼。从兹周八径,何地更相逢。
  • 作者: 徐玑,朝代: 宋代
    路行僻处山山好,春到晴时物物佳。秀色连云原上麦,清香夹道剌桐花。
  •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代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我所思兮山中人,餐松辟谷修仙道。将旄相印本无心,一蓑尚喜收身早。袖有长生度世方,玉杵玄霜倩谁捣。白云三耳真人家,磵霜不死菖蒲华。笑挹诸公葛陂杖,同驾老龙穿碧霞。颠歌狂舞酒酣时,一洗万古兴亡悲。九万里风排阖归,茫茫六合黄尘飞。
  • 作者: 晁公武,朝代: 宋代
    战船不见和州载,胜地惟余避暑宫。今日蒭荛皆得往,大王风作庶人风。
  • 作者: 韩绛,朝代: 宋代
    玉井不可到,玉泉聊可寻。马行穿乱石,人语入深林。川迥沙明色,溪喧谷响音。我来方六月,云榭一披襟。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闻芳信扰青红。应缘技痒争春力,不待铅华破晚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