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原文 诗词名句

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

作者: 薛逢朝代: 唐代

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原文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诗词问答

问: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的作者是谁?答:薛逢
问: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薛逢的名句有哪些?答:薛逢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48-51

参考注释

去岁

去年

出上

犹拼上。《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我实对你説:你若把这个秀才,或是临时开了你自己的那个名字上去,或是与我弄不停当,你也休想要去会试,我合你到京中 棋盘街 上,礼部门前,我出上我这个老秀才,你出上你的小举人,我们大家了当!”

军机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狂花

亦作“ 狂华 ”。1.不依时序而开的花。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乡党之友不洽,而勤远方之求,涖官之称不著,而索不次之显,是以虽佻虚誉,犹狂华干霜以吐曜,不崇朝而零瘁矣。” 唐 白居易 《早冬》诗:“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宋 苏轼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诗:“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王十朋 集注:“狂花,在史所载,花不以时开,如桃李冬花者,谓之狂花。又金石上生花,亦谓之狂花。”

(2).俗言谎花儿。不会结实的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落狂花。” 唐 岑参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诗:“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3).盛开的花。 北周 庾信 《小园赋》:“落叶半牀,狂花满屋。”

(4).喻姿色。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迴娇转盼泣君前。”

(5).指目眩时眼前乱冒的金星。《楞严经》卷二:“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华。”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6).酒醉后瞪眼发怒谓之“狂花”。 清 蒲松龄 《酒人赋》:“病叶狂花,觴政所禁。如此情怀,不如勿饮。”参见“ 狂花病叶 ”。

野草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途中

在进行中或行动中(发生、完成或使用)

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途中加油

春月

(1).春天的月亮。《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三》:“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唐 鲍溶 《归雁》诗:“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元 范梈 《上之日》诗:“谁念东篱山下路,再逢春月向人圆。”

(2).春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宋书·礼志四》:“是春月不用雌尔,秋冬无禁。”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庚辰春月,乡人妇病剧既苏,乃言病中见一妇自云弃婴之母。”

秋风

秋天的风

剑外

(1).指 四川 剑阁 以南地区。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 外忽传收 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自 禄山 之乱,父仓皇 剑 外,母 程氏 乃流落 襄阳 。” 清 钱谦益 《济上逢嘉禾项仲展》诗:“ 剑 外官人君若此,山头廷尉我何如!”

(2).泛指 蜀 地。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 湘 南 剑 外民。”

遮路

阻塞道路。《后汉书·銚期传》:“ 光武 趋驾出,百姓聚观,谊呼满道,遮路不得行。”

厌闻

(1).充分听取。参见“ 厌闻飫听 ”。

(2).不愿听。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语三》:“平心想起来,所谓‘选家’这一流人物,虽然因为容易联想到 明 季的制艺的选家的缘故,似乎使人厌闻,但现在倒是应该有几个。”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自由’‘平等’‘民权’的口头禅,在大多数社会思想里即使不生复古的反动思潮,也就为人所厌闻。”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但是看看 何先生 的神气,似乎并不把 朱怀义 这句话当作一回事,而且颇有厌闻的表情。”

溪水

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滩声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醉伴

酒友。 唐 元稹 《病醉》诗:“醉伴见儂因酒病,道儂无酒不相窥。” 唐 白居易 《吴秘监每有美酒独酌独醉》诗:“赖有 伯伦 为醉伴,何愁不解傲 松 乔 。”

年少

1、:年轻

例子:青春年少 | 年少有为。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开美(袁赋正)、与参(袁赋诚)年少力学,好观古人成败之迹,开美固著书名山,而与参则乘时建树,所在藉藉。”

2、:青少年(多指男子)

例子:翩翩年少| 英俊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妆

(1) 妇女的盛装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2) 代指美女

红妆千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发生

(1)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韩愈,朝代: 唐代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七百年。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更无一个子规啼,寂寂空山花自飞。啼得春归他便去,元来不是劝人归。
  • 作者: 董师谦,朝代: 宋代
    雪花霜须苔鲜枝,玉堂事去且疏篱。世人孔鼻无分别,吐露芳心欲向谁。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一别秦城远世氛,青山为伴鹤为群。

    承恩不记阿房日,采药长穿华岳云。

    溪叶青纫新佩子,山花红似旧罗裙。

    仙源恨隔渔樵路,谁在谁亡总不闻。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 作者: 廖行之,朝代: 宋代
    湘俗湘人自戚休,亲民谁复念承流。公归若也嫌名迹,论奏何由达冕旒。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籞园偶尔学衡茅,佳致还同安乐巢。

    几暇洗心退藏密,便因洁静玩羲爻。

  • 作者: 陈文蔚,朝代: 宋代
    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 作者: 邢叔亨,朝代: 元代
    监燕京马哈马拉尹镇阳,扬从道尹晋,霍邑邢叔亨,簿乡张时敏,仙尉襄陵陈德新,儒学论忻州王秉钧,共祀岱岳庙。叔亨走笔书木兰花慢数篇,音韵铿锵,意象豪宕,刺军政之得失,滔滔缕缕,若大河之出昆仑,恒星之丽碧虚,水镜之析埃漠,令人心怀洒然,愈吮而味加,铭心而口口,可见口平蓄之有余也。下缺一上蒲东东岳,山头陡起神宫。有松柏参天,杏桃张锦,遍地春风。年年今朝此日,王孙仕女骤骄骢。十载妖兵乱国,一时豪杰潜踪。我为狂客气盈胸。起坐听晨钟。喜夜雨如酥,晓晴似拭,香火扬空。眼下太平可幸,官军分散息兵戎。剑戟变为家器,四民乐业无穷。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朝日一曝背,欣然忘夜寒。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叹。寤彼栖栖者,遗世良独难。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