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心知庄求颂原文 诗词名句

心知庄求颂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心知庄求颂原文

耕云种月自由人,田地分明契券真。
黄独将看炊作饭,白牛今已牧来纯。
钁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
禾黍十分秋可望,饱丛林汉著精神。

诗词问答

问:心知庄求颂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心知庄求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自由人

(1).指奴隶占有制度下享有公民权、财产权和政治权的居民。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由此看来,人们--至少,是我一般的人们,要从自由人变成奴隶,怕也未必怎么烦难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这些自由人、半自由人和奴隶,都在一位家长的支配或奴役下生活。”

(2).足球比赛拖后中卫的别称。防守时无固定的看守对象,可机动灵活地补位救险,亦可助攻至前场。

地分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契券

契据,证券。《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有贾客乘所借马过门者。 白 之左右皆识之,闻於 白 。詰之,曰:‘于 华州 八十千买之。’契券分明,卖马姓名易之矣。” 叶圣陶 《倪焕之》三:“我不知道学校有这块地皮的契券么?如果有,不妨同他打官司。”

黄独

植物名。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脛。” 仇兆鳌 注:“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 梁 汉 人蒸食之, 江 东谓之土芋。 陈藏器 《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鴟之类。 蔡梦弼 引别注云:黄独,岁飢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説是也。” 宋 范成大 《古风送南卿》:“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戞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可怜老饕穷,何处得新蔌。每行林壑间,輒思劚黄独。”

白牛

(1).白色的牛。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 越王 勾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 太原县 北有 银牛山 , 汉 建武 二十一年,有人骑白牛蹊人田,田父訶詰之。” 唐 司空图 《涔阳渡》诗:“两岸芦花正萧颯,渚烟深处白牛归。”

(2).见“ 白牛车 ”。

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时用

(1).《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王弼 注:“非用之常,用有时也。”本指在特定时间的作用。后指为当世所用。《北史·李彪传》:“﹝ 彪 ﹞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

(2).为世所用。亦指治世之才。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外家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够望见

丛林

(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瞻基,朝代: 明代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
    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
    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
    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
    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
    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
    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
    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期。
    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嗟予菲德临九五,燮理功能寄丞辅。
    举觞相乐拜天庥,永念皇天与皇祖。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钱塘湖上试经过,便似帮淮玉树歌。突兀栖台新佛刹,依稀灯火旧沙河。士皆戎服骈鞍马,女尚宫妆拂黛蛾。我欲同君理轻棹,苏堤呼酒酹东坡。
  • 作者: 徐端,朝代: 宋代
    出门归隐计无成,舟泊菰来膠断冰。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 作者: 李石,朝代: 宋代
    寒藤霜露又经秋,梦入江湖戏白鸥。二十年来行脚地,耆婆天上看河流。
  • 作者: 黄滔,朝代: 唐代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昨风云未散,半夜翻微雨。

    晓行仍霏丝,肤寸是润土。

    然予冀大霈,慰望兼为苦。

    春巡重省耕,不足所应补。

    * 有明诏,军书定旁午。

    民务莫要农,山云晚复吐。

    初更达五更,银竹织空字。

    弗骤亦弗徐,可听还可睹。

    允称大霈哉,较昨泽诚巨。

    京师均沾否,佳音兹立伫。

  • 作者: 姚合,朝代: 唐代
    由钓起茅亭,柴扉复竹楹。波清见丝影,坐久识鱼情。白鸟依窗宿,青蒲傍砌生。欲同渔父舍,须自减逢迎。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小鸭看从笔下生,幻法生机全得妙。自知力小畏沧波,睡起晴沙依晚照。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何必传讹辨齿牙,燕周讵不本同家。

    西流科进原东注,上涧浑应挟下沙。

    敷奠万年资乐利,食衣比户赖鱼虾。

    治民悟得无多术,淆浊澄清理岂赊。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结夏方得五日,露柱却知端的。勃跳撞入灯笼,普为诸人入室。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