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长安旅情原文 诗词名句

长安旅情

作者: 孟郊朝代: 唐代

长安旅情原文

尽说青 1-11一1路,有足皆可至。
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
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诗词问答

问:长安旅情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问:长安旅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长安旅情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孟郊的名句有哪些?答:孟郊名句大全

孟郊长安旅情书法欣赏

孟郊长安旅情书法作品欣赏
长安旅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74-42

参考注释

云路

(1).云间,天上。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 王勃 《驯鸢赋》:“质虽滞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多谢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现,怎免 崑冈 玉石焚。” 清 谭嗣同 《述怀》诗:“瀏瀏飘天风,云路将翔翱。”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神娱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云笈七籤》卷九九:“飘飘上云路,黯黯入长宵。”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3).高山上的路径。 唐 卢照邻 《赠益府裴录事》诗:“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唐 储光羲 《游茅山》诗之二:“巾车入云路,理棹瑶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邝别驾蔡山人登九成台》诗:“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谁为出世心。”

(4).指遥远的路程。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军行》:“鴈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 唐 钱起 《登复州南楼》诗:“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元 李子中 《赏花时·怨别》套曲:“一自 阳臺 云路杳,玉簪折难觅鸞胶。”

(5).比喻仕途,高位。《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於云路,浴天池以濯鳞。”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臣所居职限满,今便收迹,金闺云路,从兹自远。”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十二楼

(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

(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闕。”

(3).见“ 十二重楼 ”。

峨峨

(1) 山体高大陡峭

(2) 态度庄重严肃

青翠

鲜绿的;有新鲜植物覆盖的

雨后,垂柳显得格外青翠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孤士

指不苟同时俗的高士。语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九:“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唐 韩愈 《汴州乱》诗之一:“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处权,朝代: 宋代
    悲秋宋玉已销魂,忽听阳关共十分。黄叶萧萧下寒日,碧山逐逐过晴云。面如濯玉想无对,气已食牛知不群。问讯冰清怀大雅,世家王谢属斯文。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结辙轩车已扫空,挥犀谈笑与谁同?日消浅醉闲吟里,春在轻阴薄霭中。百尺游丝喜风定,一双新燕说泥融。天工只费须臾力,开遍东阑半丈红。
  • 作者: 陆龟蒙,朝代: 唐代
    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
  • 作者: 晁公溯,朝代: 宋代
    我思见诸姑,正复如父存。诸姑不可见,岂无若子孙。天涯忽尔逢,悲定喜且语。惟我之老姑,尔之外王母。真能似我家,炯然眉琮清。閒暇幸数来,尉此衰老情。今朝携妇至,儿女亦成行。富贵各勉旃,他时勿相忘。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芸编在手中,戏不废研攻。

    鱼缸如置侧,便拟是温公。

  •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潇潇风雨满关河,远客扁舟万里过。

    草色尚迷吴苑在,春花不似故园多。

    诸峰夹水流飞翠,一雁冲寒下夕波。

    闻说豪华零落尽,天涯行乐意如何。

  • 作者: 李时勉,朝代: 明代

    百川日夜流,浩浩以东注。

    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

    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

    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

    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历劫那知菀与枯,谓犹多事写形吾。

    不禁笑指碑图问,久后还能似此无。

  • 作者: 释明辩,朝代: 宋代
    住山身已老,世事任乖张。年来无侍者,客到 * 香。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无名草木混 * ,广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李夸豪奢。老夫欲语不忍语,对梅独坐长咨嗟。昨夜天寒孤月黑,芦花卷风吹不得。髑髅梦老披蒙节,黄河万里无颜色。老夫潇洒归岩阿,自锄白雪栽梅花。兴酣击剑长啸歌,不问世上官如麻。疏枝错落花灿烂,正似推篷溪上看。冻痕不剥五更霜,藓色犹存百年干。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天荒地老行路难,谁传春色来人间?君不见江南物色今匪昔,大谷长林尽荆棘。岁寒何处论襟期?坐对云山空叹息。东楼女儿白□歌,西楼美酒唤杏花。总有高人爱高洁,踏雪谁肯来山家?老我无能惯清苦,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