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油胡卢原文 诗词名句

油胡卢

作者: 叶宪祖朝代: 明代

油胡卢原文

外:待说甚留须表丈夫。又不是戴乌纱不可无。

到省得白鬑鬑终日费妆涂。小生:只怕穿的戴的都不如意。

外:帽僧伽盼不上宫花簇。着袈裟巴不就罗袍绿。

一副生擦擦苦肝肠。一条瘦岩岩贱体肤。

到头来刘蕡命薄冯唐暮。因此蚤拚却做浮屠。

诗词问答

问:油胡卢的作者是谁?答:叶宪祖
问:油胡卢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叶宪祖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宪祖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鸾鎞记 第十二出

参考注释

表丈

即表丈人。 唐 郑蕡 《才鬼记·窦玉》:“问 竇 之先,及伯叔昆弟,詰其中外亲族,乃 玉 旧亲,知其为表丈也。”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省得

(1) 避免发生某种情况;以免

你就住在这儿吧,省得天天来回跑

(2) 亦作“省的”。记得,知道

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惊奇》

鬑鬑

(1).须发稀疏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为人洁白晳,鬑鬑颇有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私计女髮鬑鬑,应为显者笑,富贵后当易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 五姨 ﹞看见 苟才 的鬑鬑鬍子,十分讨厌。”

(2).喻草木稀疏。 清 李慈铭 《星秋梦》:“那莽天涯是鬑鬑乱树带平烟,傍着个俏湖山粉画儿周垣。”

(3).须发长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一僧坐北牖上,其面横阔,鬚鬑鬑如久未剃。”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燹后巴黎记》:“外国男子二十餘岁,髭鬚渐生,例不芟剃,听其鬑鬑。”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小生

(1) 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2) 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3) 年轻人,后辈

崔氏二小生。——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只怕

犹恐怕。表示疑虑或估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怕后生家看得容易了,他日负起心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红楼梦》第五七回:“趁早儿去解説,他只怕就醒过来了。”

不如意

(1).不符合心意。语出《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臣窃悼惧。” 宋 陆游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诗之二:“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 渭桥 。”

(2).指不符合心意的事情。《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3).死的讳称。《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二祖亦属臣以后事,此自陛下所见,无所忧苦;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詔。”

僧伽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唐 刘行敏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诗:“ 叔慎 骑乌马,僧伽把漆弓。”《西游记》第六七回:“那个僧伽,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

(2).梵语。狮子。《孔雀王咒经》卷下:“ 阿难 ,南方四夜叉大军主住南方,常守护南方,其名如是:僧伽、优波僧伽、偿起罗、旃陀那。” 波罗 注:“﹝僧伽﹞, 梁 言师子。”

(3).国名。指今 斯里兰卡 。旧称 狮子国 。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古里国》:“﹝ 古里国 ﹞当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诸番之马头也。” 冯承钧 校注:“《岛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锡兰山 之梵名。”

(4).人名。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龙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荐福寺 。世称其为 观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二车。”

(5).借指 观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迴九转,敲鐘罄动地惊天,总不过是对 僧伽 发舒嗟怨。”参阅《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僧伽大师》。

不上

(1).不到。《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上三十合, 飞虎 佯败。”

(2).不得。 明 冯惟敏 《傍粧台·旅思》套曲:“听不上凛冽悲风,听不上嘹嚦哀鸿,听不上画角悠扬,听不上檐鉄丁东,响当当惊好梦,冷清清和泪滴。”

花簇

稠密的花长成一簇一簇的样子

花簇锦绣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不就

(1).不能完成。《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餘年不就。”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 思廉 遂受詔为《陈书》,久之犹不就。”

(2).不就职,谓不接受任命。《后汉书·仲长统传》:“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先贤行状》亦称 干 篤行体道,不耽世业, 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一副

一对

一副眼镜

生擦擦

犹活生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哭鞋》:“伤怀,生擦擦,痛怎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一副生擦擦苦肝肠,一条瘦巖巖贱体肤。”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一霎时如花命悬三尺组,生擦擦为国捐躯。” 徐朔方 校注:“生擦擦,活生生。”

肝肠

肝和肠。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如肝肠寸断;肝肠如焚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瘦岩岩

亦作“ 瘦岩岩 ”。形容瘦削或瘦弱的样子。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则他那瘦岩岩影儿可喜杀。” 元 关汉卿 《大德歌·夏》曲:“俏寃家,在天涯……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巖巖羞戴石榴花。”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收心》曲:“面皮儿黄紺紺,身子儿瘦巖巖,相识每陡然轻视俺。”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一副生擦擦苦肝肠,一条瘦巖巖贱体肤,到头来 刘蕡 命薄 冯唐 暮,因此蚤拚却做浮屠。”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他如今瘦岩岩腰减罗裙褪。”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他瘦岩岩的脸,还是又严肃又自尊的。”

见“ 瘦巖巖 ”。

体肤

偏义复词。偏在“本”上,指肚肠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到头来

到最后,结果

到头来空喜一场

命薄

命运不好。 隋 薛道衡 《昭君辞》:“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唐 李商隐 《属疾》诗:“多情真命薄,容易即迴肠。”《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鲁公子 ﹞哭一回,叹一回……正不知甚么缘故,也只是自家命薄所致耳。”《红楼梦》第五五回:“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因此

因为这个

减了税,因此怨声也少些了

浮屠

亦作“ 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2).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於浮图、老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和尚。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 文畅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序:“﹝ 柳宜 ﹞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 神秀 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门閭,是曰空相之庐。”

(4).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復有也。” 宋 苏轼 《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 * ,高百二十尺。”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

(5).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 自成 独白鬃大纛银浮屠。”

(6).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尝因晏客,掷骰赌酒。乃自默占,如异日登台辅,即成贵采。一掷得佛面浮图,遂缄秘其骰,至为相犹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为浮图……借此名以名投子者,岂以一二三四五六为自细至粗如浮图之状也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鼎,朝代: 明代
    事君的忠义先。人臣大分敢有愆。龚胜愿捐生。苏卿岂忘汉我孩儿呵。他的坚贞难转。果若要使招降。我姑妇宁 * 剑。净:今四方贡献。皆入吾府。将相岳牧。尽出吾门。你孩儿一人。济得甚事。快叫他来降。以免一家性命老旦:君子有杀身得以成仁。吾儿今死王事呵。纵然马革包尸。国史清名无玷。净:休要誇口。你两个今日被我拘收在此。不怕你不写书哩。旦:吾夫子他是当世贤。丹心壮节日月悬。伏毒慕樵玄。纳肝效弘演。净:胡说。若不写书招你丈夫来降。你两个休想生哩旦:要杀便杀。今日夫为忠臣。妻为节妇。死亦何恨。我丈夫呵。他竭忠赴难。我愿全节忘身。怎肯低头从叛。净:这等说。就拿去砍了。旦:纵然鼎镬交加。我虽九死无憾。净怒介:我有移天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今年节物非常晚,春尽西街花尚多。试问二三真率友,小车篮异肯重过。
  • 作者: 蔡伸,朝代: 宋代
    沙上寒鸥接翼飞。潮生潮落水东西。征船鸣橹趁潮归。望断碧云无锦字,谩题红叶有新诗。黄昏微雨倚阑时。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对景惹起愁闷。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倖。斗顿恁、少喜多嗔。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 作者: 赵师侠,朝代: 宋代
    日丽风和春昼长。杏花枝上正芬芳。无情社雨亦何狂。一洗娇红啼嫩脸,半开新绿映残妆。画梁空有燕泥香。
  • 作者: 史浩,朝代: 宋代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看冰肌玉骨,诗家漫道,银蟾莹、白驹皎。楼上角声催晓。是东皇、丝纶新草。青旗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茅舍参差烟霭中,超然高兴与谁同?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子母瓜新间尊俎,公孙竹长映帘栊。日长愈觉闲无事,隐具成书又一通。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流泉不冻表垂冰,动作雪花静雪凝。

    此是六霙真面目,寒山阁上得何曾。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三伏汗如雨,终朝沾我裳。谁分金掌露,来作玉溪凉。别甑炙炊饭,小炉深炷香。曲生何等物,不与汝同乡。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