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葺芷笋诗原文 诗词名句

和葺芷笋诗

作者:郑清之 朝代:宋代

和葺芷笋诗原文

我贫每笑齐之斶,晚食虽甘未忘肉。
梅肥尚余风折绿,溟涬餐英命骚仆。
藩篱剟彼羝角触,送似玉堂如楚束。
恶诗聊赋徐凝瀑,妙句飞来漱鸣玉。
曾无导吏随贾餗,坐遣跛奚委葵菽。
茁芽勤视缘坡竹,期饫伯仁空洞腹。
书肠膏腥士之辱,得鱼不敢饷羊续。
要知菜味胜山谷,步趋强颜发曲局。
盘有美茹无足,陋矣王刍笺卫奥。

诗词问答

问:和葺芷笋诗的作者是谁?答:郑清之
问:和葺芷笋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清之的名句有哪些?答:郑清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晚食

(1).晚餐。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故推此晚食,併置中前,自中之后,清虚无事。”《南史·齐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四片破之,餘充晚食。’”

(2).《战国策·齐策四》:“ 斶 ( 颜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娱。”谓饥而后食,其味比于食肉。后用为甘于淡泊之典。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车軿。” 宋 朱熹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芹》:“晚食寧论肉,知君薄世荣。”

余风

遗风;遗留的风教

溟涬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样子。 汉 张衡 《灵宪》:“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纪》:“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大道宗虚无,至真合溟涬。”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微茫一线走絶壁,谁凿溟涬开鸿濛。”

(2).泛指自然之气。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辅君。” 明 张羽 《金川门》诗:“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3).水势无边际貌。《淮南子·本经训》:“ 舜 之时, 共工 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高诱 注:“溟涬,无畔岸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李铁笛》:“溟涬浪中求白云, 崑崙山 里採琼枝。” 明 刘基 《壬辰岁八月自台州之永嘉度苍岭》诗:“瀑泉流其中,豃若洩溟涬。”

(4).谓不着边际。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文学守死溟涬之语,而终不移。”

(5).尊敬推崇。《庄子·天地》:“若然者,岂兄 尧 舜 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郭象 注:“溟涬,甚贵之谓也。不肯多谢 尧 舜 而推之为兄也。”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何以假为非确论,直疑溟涬弟 高唐 。”

餐英

亦作“飡英”。《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世咏菊时遂用“餐英”为典故,隐寓高洁之意。 元 王翰 《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 清 顾炎武 《和王山史寄来燕中对菊》:“ 楚 臣终是餐英客,愁见 燕臺 落叶时。”

藩篱

篱笆

羝羊触藩。——《易·大壮》。疏:“藩,藩篱也。”

角触

谓相互冲突,争斗。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居处也,饮食也,衣服也,器具也,若善也,若不善也,若美也,若不美也,皆莫不深潜默运,盘旋于胸中,角触于脑中。”

送似

送与;送给。 唐 韩愈 《谁氏子》诗:“谁其亲友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宋 黄庭坚 《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璽纸,松箑轻凉并送似。”

玉堂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2). 汉 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 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 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宫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

(4).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汉书·李寻传》:“过随众贤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 玉堂殿 在 未央宫 。”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 汉 时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时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宋史·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綃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牓於厅额。”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緑火能红。”《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损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处。《文选·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惊雷鸣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説小名儿,檀板能歌絶妙词。”

(8).经穴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顽顙也。”

恶诗

(1).拙劣或猥贱的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杜太保 在 淮南 ,进 崔叔清 诗百篇。 德宗 谓使者曰:‘此恶诗,焉用进?’时呼为‘准敕恶诗’。”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卷六:“ 文思 副使 方圭 ,好为恶诗,逢人即诵数十篇,其言喋喋可憎。”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前所列诸恶诗极矣。更有猥贱於此者,则诗佣是也。”

(2).用以谦称自己的诗作。 唐 白居易 《想归田园》诗:“千首恶诗吟过日,一壶好酒醉销春。” 宋 苏轼 《与钱志仲书》之三:“乌丝当用写道书一篇,非久纳上,恶诗不足録也。”

妙句

在戏剧、音乐喜剧、演说、漫画、幽默故事或广告中使人顿时领悟要点的句子或短语

鸣玉

(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 王孙圉 聘於 晋 , 定公 饗之。 赵简子 鸣玉以相。” 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

(2).佩玉。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 李善 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 宋 司马光 《致政王侍郎挽歌》之二:“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3).比喻出仕在朝。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櫳。” 仇兆鳌 注:“《嵇康传》:鸣玉殿省。”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抚己惭鸣玉,归田忆荷锄。” 明 何景明 《塘上行》:“房櫳凄鸣玉,紈素谁为收。”

(4).古琴名。 宋 周密 《志雅堂杂抄·诸玩》:“ 高彦敬 二琴,其一, 大中 年 张鉞 斲,后无名。其一, 咸通 中 金儒 製,此琴絶佳,名鸣玉,后题‘金儒鸣玉’四字。云是白玉軫足,絶奇。”

(5).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明 刘基 《蓦山溪·咏檐铎》词:“夜阑人静,鸣玉传声小。”

导吏

担任前导的小吏。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騶。”

跛奚

跛足奴。 宋 黄庭坚 《跛奚移文》:“女弟 阿通 ,归 李安诗 ,为置婢无所得,迺得跛奚,蹣跚离疏,不利走趋。” 明 杨基 《赠跛奚》诗:“人笑跛奚蹩,我爱跛奚跛。”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禁缠足表》:“从此 山谷 跛奚,皆助诗人之兴; 欧阳 赤脚,亦供高士之求。”

茁芽

发芽。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梦云兰茁芽,惊见梓附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附 魏建功 《不敢盲从》:“我们真可怜可惨,虽然不准子弟登台的父兄很多,而一向情愿为艺术尽心,来做先锋的并没有畏缩;这才辟开‘爱美的为艺术的戏剧事业’的新 * ,所谓‘艺术戏剧根苗’始茁芽在沙漠的大地上。”

伯仁

晋 周顗 的字。 元帝 时为仆射,与 王导 交情很深。 永昌 元年, 导 堂兄 江州 刺史 王敦 起兵反, 导 赴阙待罪。 顗 在 元帝 前为 导 辩护,帝纳其言而 导 不知。及 敦 入朝,问 导 如何处置 顗 , 导 不答, 敦 遂杀 顗 。后 导 知 顗 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 伯仁 , 伯仁 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续范亭 《吊老友杜仲虙忧国自沉》诗:“ 伯仁 非我杀,我竟死 伯仁 。” 柳亚子 《摸鱼儿·自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秋石女士作》词:“捫心问,慟哭 新亭 时候。 伯仁 怜我轻负。”

空洞

(1) 物体内的空隙

岩石中的空洞

(2) 不着边际,缺乏实质内容

空洞的论据

膏腥

(1).豕膏。一说,鸡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秋行犊麛,膳膏腥。”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膏腥,豕膏也。’ 玄 谓膏腥,鸡膏也。”《礼记·内则》:“秋宜犊麛,膳膏腥。” 郑玄 注:“鸡膏腥。” 孔颖达 疏:“膏腥,鸡膏也。”

(2).犹荤腥。 清 金农 《白丈庆馀见招以豆糜为食走笔记之》诗:“平居造席只周党,輒供斯食屏膏腥。”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要知

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山谷

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不论在河滩、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长。——《杨树》

步趋

(1) 步步紧跟

步趋原著,一成不变

(2) 行走(趋:快走)

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於寒暑之变。——宋· 苏轼《教战守》

颜发

借指年华。 宋 苏舜钦 《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自尔效官,十有三考,蹉跌颜髮,泪嗢寒饿。”

曲局

(1).亦作“ 曲跼 ”。卷曲。《诗·小雅·采绿》:“予髮曲局,薄言归沐。” 宋 黄庭坚 《寄裴仲谋》诗:“在官与影俱,衣绽髮曲局。” 明 王世贞 《和徐荆州覆水歌》:“头毛曲跼衣作结,使君莞尔岸人摄。”

(2).枉邪不正。 宋 苏轼 《庞公》诗:“杜口如今不復言, 庞公 为人不曲局。”

无足

(1).指人或动物没有脚。《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晋书·鲁褒传》:“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无足妇人》:“时灯火尚存,自隙窥覘,乃无足妇人,负两肉翼。”

(2).指物体没有下部腿状的支撑物。《诗·召南·采苹》“维錡及釜” 毛 传:“有足曰錡,无足曰釜。” 唐 刘师服 侯喜 《石鼎联句》:“或讶短尾銚,又似无足鐺。”

(3).不值得。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目验尚且如此胡涂,则 S城 人之将眼睛理想化为小鲫鱼,实也‘无足深怪’了。”参见“ 无足道 ”。

(4).不知足,不满足。《东观汉记·杜林传》:“玉食狃猱之意,徼幸之望,曼延无足。”《晋书·宣帝纪》:“人苦无足,既得 陇 右,復欲得 蜀 !”

(5).不够,配不上。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政》:“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

王刍

植物名。菉草的别称,又名荩草。《诗·卫风·淇奥》“緑竹猗猗” 毛 传:“緑,王芻也。” 陆德明 释文:“《尔雅》作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荩草》:“此草緑色,可染黄……古者贡草入染人,故谓之王芻;而进忠者谓之藎臣也。” 清 姚鼐 《洪县》诗:“单车度 淇水 ,秋雨緑王芻。”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高槐阅岁有嘉阴,傍树开轩具四临。

    不碍观山解蔽日,个青云士称人心。

  • 作者:祁顺,朝代:明代

    倦游归旧隐,岁月易侵寻。

    世事不挂口,故人常在心。

    病思囊少药,贫笑壁无琴。

    杜老愁花鸟,诗篇只谩吟。

  • 作者:释宝昙,朝代:宋代
    坐诵行欹忆紫芝,江南有愧断肠词。后於王母三千岁,始见商山十二枝。日上宝光应倒射,柱间甘露足华滋。吾乡岁晚滩声小,忠孝波澜断在斯。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思念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各不相羡慕,荣楁乃系时。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霜前给给开,霜后差差萎。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 作者:魏庭坚,朝代:宋代
    句无亭下驻骖騑,鉴水寒光照客衣。绑翠鄂君舟上去,浣纱西子网中归。禹祠草树空春色,秦望风烟半夕晖。王谢胜游何处问,茂林修竹尚依依。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锁减芳容,端的为郎烦恼。鬓慵梳、宫妆草草。别离情绪,等归来都告。怕伤郎、又还休道。
    利锁名缰,几阻当年欢笑。更那堪、鳞鸿信杳。蟾枝高折,愿从今须早。莫辜负、凤帏人老。

  • 作者:贺铸,朝代:宋代
    雪絮雕章。梅粉华妆。小芒台、榧机罗湘素,鼓铜蟾砚滴,金雕琴写,玉燕钗梁。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 作者:黄人杰,朝代:宋代
    离火自天烁,温泉由地生。我来需晓汲,聊用濯尘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午热例山庄,今朝热胜常。

    掉头暑弗住,婪尾候应当。

    爽籁来西北,快晴欣夕阳。

    黍禾普结穗,近矣盼登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