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滩声原文 诗词名句

滩声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滩声原文

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
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

诗词问答

问:滩声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滩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滩声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滩声书法欣赏

白居易滩声书法作品欣赏
滩声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碧玉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班班

(1).明显貌;显著貌。《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李贤 注:“班班,明貌。” 唐 刘禹锡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序:“读史书,自 黄帝 至 吴 魏 间,班班能言之。” 明 宋濂 《游涂荆二山记》:“ 梁 魏 交鬭时,就山筑堰以灌 寿春 ,其遗蹟犹班班可见。”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及 光武 好之(占验派),其流愈鬯, 东京 儒者 张衡 、 郎顗 最称名家, 襄楷 、 蔡邕 、 杨厚 等亦班班焉。”

(2).络绎不绝貌;盛多貌。《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 河间 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 河间 迎 灵帝 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齐 紈 鲁 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仇兆鳌 注:“言商贾不絶於道。” 宋 陈亮 《皇帝正谢表》:“济济朋来,班班颖脱,以须选择,不使弃遗。” 明 唐寅 《姑苏八咏》之五:“响屧长廊故几间,于今惟见草班班。”

(3).犹彬彬。文质兼备貌。 汉 扬雄 《太玄·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晋书·索靖传》:“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

(4).斑点众多貌。班,通“ 斑 ”。 唐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漠漠班班石上苔,幽芳静緑絶纤埃。”一本作“ 斑斑 ”。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 白下 、 长干 一水间,竹匀新笋已班班。”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十一:“小雨班班晓未匀,烟光水色画难真。”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记》:“至其脊,有怪石二,半陷於土,蘚深碧色,鳞生其上,班班可玩。”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决决

亦作“决决”。1.水流貌。《广雅·释训》:“涓涓、决决……流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悠悠 越 障,决决 闽 海。”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霁出游》诗:“决决松上溜,潺潺石间流。”

(2).形容水流声。 唐 卢纶 《山店》诗:“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宋 苏轼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诗:“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决决水声湲,重重山色赴。”

(3).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北山经》:“ 决决之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 河 。”《广雅·释训》“决决” 王念孙 疏证:“决决,水貌也,故因以为水名。”

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滩声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玉管

亦作“ 玉琯 ”。1.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2).泛指管乐器。 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3).毛笔的美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4).竹的美称。 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5).山岩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 ,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可要

表示期待;将要。 唐 李商隐 《赋得鸡》:“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唐 方干 《题宝林山禅院》诗:“我来可要归禪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鸜鹆入树腹,雎鸠乱关关。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漫漫恣宵旰,终永期无患。凄雨苦何其,余花惨无颜。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
  • 作者: 何梦桂,朝代: 宋代
    三釜动物养弗违,动物五斗腹已餍。归无买山银,聊占白石崦。崦西有斗室,草色青入动物。有时独悲歌,白云低覆檐。心劳发成丝,不敢开镜奁。纯钩未曾试,敢谓铅刀铦。行行行复止,恐为世猜嫌。俯仰宇宙窄,吾姑养吾恬。濯发餐沉瀣,载魄吞玉蟾。世味纷浊浊,食鱼谁溉鬵。君来此山中,相逢一掀髯。议论不苟同,咸酸惟梅动物。探索卦多赜,抉发天地潜。君思方浩浩,我足愧沾沾。未竟先天奥,已报归邮笺。重来诘玄秘,试与君一拈。精神寄四圣,后学未易觇。堪舆物最巨,蝡动物至纤。雷震与负行,水润复火炎。孰匪阴阳用,岂待蓍策占。吾身亦具足,谁能减与添。六画无一辞,三才道已兼。大象不可名,小言徒詹詹。九师易已病,安得恶石砭。况复坐井窞,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兵去未妨行酒令,印收不碍掌诗权。只嫌海峤登临少,梦绕朱陵紫盖边。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酒所春归暮,醒时已五更。被惊横盖短,灯喜再挑明。小雨余残滴,群蛙动暖声。故园花正好,谁料客湓城。
  • 作者: 李洪,朝代: 宋代
    夜窗初映月如霜,凌晓瑶霙势渺茫。清室乍欣文解祟,浅斟应惬醉为乡。幽兰俪曲三豪集,黄竹兴谣八骏骧。闻道子猷思泛剡,两溪绝境较优长。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精舍石林中,窈深廓有容。

    虽非济源谷,景写昌黎翁。

    攒簇间得路,癹骪际见空。

    纵目太虚宇,吾心期与同。

  • 作者: 晁公溯,朝代: 宋代
    春近梅梢著意红,留花不发待东风。篱边一树最佳处,半在冥蒙烟雨中。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徹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搜罗景象画多趣,拌擞襟期诗几篇。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雨雪既沾足,春日喜载阳。

    盎盎融朔气,霭霭舒曦光。

    候占惊蛰届,东郊举趾将。

    宜旸适惟时,额手三农庆。

    而我有厚慰,北望恒皇皇。

    塞垣拂庐族,生计惟牛羊。

    当春草未萌,所虑风雪凉。

    冰甸孳畜冻,往往为灾伤。

    内外皆我民,胥愿获安康。

    彼此异苦乐,两得斯为良。

    而恒不可得,幅员广且长。

    冀或同一晴,片时心万方。

  •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绛幔谈经日,熊丸苦时。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一生同令共,共泣蓼莪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