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鸣凤使君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鸣凤使君

作者:袁燮 朝代:宋代

送李鸣凤使君原文

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鸇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同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织,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诗词问答

问:送李鸣凤使君的作者是谁?答:袁燮
问:送李鸣凤使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燮的名句有哪些?答:袁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语出《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揽轡按行,窾竇已解,已进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槖笔入,粉署含香趋。”

(2).传说中的仙山。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至於事简讼稀,瀟洒有道山之况。” 清 赵翼 《题蒋心馀携子游庐山图》诗:“事往空思写木莲,道山人已骑白凤。”

(3).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世传 端明 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字凝炼》:“ 吴 杨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归道山矣。”

(4).指 宋 无名氏所著之笔记小说《道山清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鶯》、《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録,《世説》、《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玉府

(1).《周礼》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 贾公彦 疏:“玉府以玉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

(2).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文献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

(3).指道观、仙府、仙宫。 唐 武平一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诗:“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早离却玉府清严,一任珮摇风影,衣动霞光,小步红云垫。”

(4).道家的藏书之所。后亦泛指书库。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看讲启》:“莫测天文,徒观玉府。”

(5).指高洁的襟怀。 唐 杜甫 《暮春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 仇兆鳌 注:“此备言其道术过人。玉府,比其操洁;霜蹄,比其才敏。”

迩日

近日;近来。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且邇日世途风波,百千其状。”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续》:“虽邇日工价合计尚欠三千餘金,自当妥为办理。”

月光

月亮的光线

尘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间,现实世界

恍如

好似;仿佛。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絳叶,恍如人世秋。”《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 蘧公孙 恍如身游 閬苑 、 蓬莱 、 巫山 、 洛浦 。” 茅盾 《公式主义的克服》:“我们闭了眼睛,还恍如那些‘人物’即在跟前。”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好古

喜爱古代的事物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峨冠

亦作“峩冠”。高冠。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银河倒泻君王醉,灎酒峩冠眄 西子 。”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我生不识 柏梁 建章 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虽厚禄重臣,峩冠世儒,罔不効力。”

英俊

(1) 才智过人的

英俊青年

(2) 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

英俊的小伙子

掉鞅

(1).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轡,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杜预 注:“掉,正也;示閒暇。” 宋 岳珂 《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予生西陲,如 斜谷 、 祁山 ,皆狭隘,可守而不可出;岂若得平衍夷旷之地,掉鞅成大功,顾不快耶!”

(2).喻从容显示才华。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乡塾掉鞅,文林励戈。” 清 钱谦益 《袁祈年字田祖说》:“自 * 之三 袁 以才名掉鞅艺苑,而其子弟之英妙者皆有名於时。”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翰墨场

犹翰墨林。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直笔

照直客观记录书写

史书应该是直笔的

省户

(1).宫门;禁门。《汉书·王莽传上》:“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书者日千餘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汉书注》:“省户,即禁门也。”

(2).泛指门下、中书诸省。 宋 张孝祥 《清平乐》词:“向来省户,谋国参 伊 吕 。”

望郎

郎中的古称。 唐 元稹 《赠韦审规父渐等制》:“德积于身,庆储于后,嘉乃令子,为吾望郎。” 宋 王禹偁 《北楼感事》诗:“强仕未为老,望郎不为卑。”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郎中古称》:“ 方干 《陪李郎中宴》诗‘閒时星郎夜’,时亦称望郎,又称星署。”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勇退

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岁寒霜雪严,过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 唐 权德舆 《寄临海郡崔穉璋》诗:“志士诚勇退,鄙夫自包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卖饼翁》:“君于名场中,官可二品。唯躁进二字不可犯,勇退二字不可忘。”

远业

远大的事业。《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论》:“若 冯 贾 之不伐, 岑公 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尅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赞》:“道悠运促,不终远业。” 元 姚燧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惟恐大本一废,远业难成。”

黎庶

众民,民众

困穷

穷困;贫穷

抚摩

(1) 用指触摸

抚摸下巴

(2) 无目的地来回玩弄或移动

手在床边上来回抚摩着

循良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凤鸟

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嘉祥

犹祥瑞。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唐 陈子昂 《谏政理书》:“灾害之所以不生,嘉祥之所以遂作,则观象於天,察法於地。”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谨稽之《洪范》,徵之《春秋》,大抵政善民安则嘉祥生,政荒民困则灾沴作。”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神灵难报,这嘉祥,何曾预祷。”

生财

(1) 指开发财源;增加财富

生财有道

(2) 〈方〉∶旧时指商店所用的家具杂物

生财家什

固有

从一开始就有的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强敏

1.亦作"强敏"。 2.干练﹑机敏。

本根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仁圣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列子·杨朱》:“仁圣亦死,凶愚亦死。” 汉 班固 《东都赋》:“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仁圣之造,退亦推恩。”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九:“ 中国 皇帝仁圣,且限以行国。”

(2).对皇帝的尊称。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窃以方今仁圣在上,四海九州冠带之属,望其施为以福天下者,皆聚于朝廷。”

万姓

万民。《书·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万姓。”《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郭沫若 《长春集·歌颂中朝友谊》:“万姓欢呼连草木,满腔热血涌波涛。”

迩遐

犹遐迩。 宋 苏轼 《贺杨龙图启》:“伏审新改直职,擢司諫垣,传闻邇遐,竦动观听。”《金史·乐志下》:“曲礼告成,邇遐属望。” 明 宋濂 《康公神道碑铭》:“皇帝即位之三载,混一华夷,声教所被,罔间邇遐。”

如一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

始终如一

表里如一

贤牧

贤明的州郡长官。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昔者贤牧分 陕 ,良守共治。” 唐 张九龄 《敕处分十道朝集使》:“必若县得良宰,万户息肩;州有贤牧,千里解带。” 宋 洪适 《祭王侍郎文》:“代有贤牧,流芬 五羊 。”

玺书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国语·鲁语下》:“ 襄公 在 楚 , 季武子 取 卞 ,使 季冶 逆,追而予之璽书。” 韦昭 注:“璽书,印封书也。”

(2). 秦 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病益甚,乃为璽书赐公子 扶苏 曰:‘与丧会 咸阳 而葬。’”《魏书·高聪传》:“今更造璽书,以代往詔。”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闻道璽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明 陆深 《俨山外集·传疑录上》:“世言三尺法者,盖用三尺竹简书法律。詔书谓之尺一,亦以一尺版书詔。囊封加璽,又谓之璽书。”

褒扬

(1) 赞美表扬

(2) 满意地讲起

归伏

归顺降服。《后汉书·桓谭传》:“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智顗书》:“无畏之吼,众咸归伏。” 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自俺 大唐 建国以来,各处都归伏了。”

翘首

抬头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翘首晴空|登高翘首,远望家乡|翘首以待。

高翔

高飞。《战国策·楚策四》:“﹝黄鵠﹞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曾巩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诗:“故栖勿回眄,黄鵠本高翔。” 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还霍丘》诗:“鸿雁且高翔,江寒暮鸦散。”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智朋,朝代:宋代
    雪窦头上锥,脚下劄。拍拍是令,成就一切世界。
  • 作者:余缙,朝代:明代

    石头城东烟水空,金鳌夜吸海底红。

    天吴啮断白玉虹,渴猊怒攫青芙蓉。

    中流幻出妙高峰,浮涛拍浪将奚从,似欲渡江随六龙。

  • 作者:华岳,朝代:宋代
    十年忧患客江城,双鬓萧萧已不禁。多病不逢医国手,感怀徙有济时心。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 作者:何逊,朝代:南北朝
    可怜玉匣剑。复此飞凫舄。未觉爱生憎。忽见双成只。一朝别笑语。万事成畴昔。道遒若波澜。人生异金石。愿君深自爱。共念悲无益。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花奴手未工。一曲打开红杏蕊,须知天子是天公。
  • 作者:李吕,朝代:宋代

    效山谷道人“陶陶兀兀”之句,法其体,作此以遣兴云。
    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枝初见横篱落。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
    而今对酒空斟酌。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 作者:姚合,朝代:唐代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致身通湿大槐梦,快意畋鱼紫石潭。何似相携古兰若,细看香篆味茶甘。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芹泮人人陶圣化,花封处处置师儒。遥知避席来听讲,犹胜开门自授徒。官比郑虔尤冷甚,士如赵德岂今无。朝家调守方刓印,且可相依县大夫。
  • 作者:丘葵,朝代:宋代
    出爱前村景,归穿薄暮烟。鸟飞虚碧裹,人在落红边。近晚山容淡,新晴稻色鲜。殷勤一溪水,清到院门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