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原文 诗词名句

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原文

洛阳富文彩,峭拔四子流。
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
擢第在芸阁,言事触冕旒。
左降宰百里,道胜心无忧。
才高耻吏役,放荡不检修。
起应贤良科,下笔不见休。
青宫尚淹恤,赤县且优游。
轻财粪土贱,高义云天浮。
悬磬任贫窭,盈樽长献酬。
知己彼何人,凤阁与鳌头。
推挽终不起,壮志将焉收。
晚年圯桥役,关市良可羞。
忽然为异物,寒草封一丘。
孀嫠应冻饿,交友谁寻求。
遗孙方稚齿,爽秀已遒遒。
皇天若有凭,必使光贻谋。

诗词问答

问:《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洛阳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文彩

(1).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蜀 人织锦初成,必濯於江水,然后文綵焕发。”

(2).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史记·货殖列传》:“ 齐 带山河,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鱼盐。”《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兄弟皆篤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綵。”参见“ 文采 ”。

见“ 文采 ”。

峭拔

(1) 形容笔力雄健

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夏文彦《图绘宝鉴》

好峭拔的隶书

(2) 挺拔,山高而陡,险峭

峭拔的山峰

四子

(1).指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庄子·逍遥游》:“ 尧 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 藐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四子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 李颐 云:“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

(2).指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汉书·食货志上》:“ 尧 命四子以‘敬授民时’。” 颜师古 注:“四子,谓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也。事见《虞书·尧典》。”《隋书·百官志上》:“ 放勋 即分命四子, 重华 乃爰置九官。”

(3).指 汉 王褒 虚构的寓言人物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褒 既为 益州 刺史 王襄 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 吕延济 注:“四子,谓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也。 褒 当假立以为论端也。”

(4).指 逢萌 、 徐房 、 李昙 、 王遵 。 三国 魏 嵇康 《圣贤高士传》:“ 北海 逢萌 ,字 子康 ; 北海 徐房 ,字 平原 ; 李曇 ,字 子云 ; 平原 王遵 ,字 君公 。皆怀德污行,不仕乱世,相与为友,时人号为‘四子’。”

(5).指 蜀 中著名文学家 司马相如 、 王褒 、 扬雄 、 陈子昂 。 唐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诗:“ 蜀 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6).指古代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 庄子 、 文子 、 列子 。《旧唐书·元载传》:“ 天宝 初, 玄宗 崇奉道教,下詔求明 庄 、 老 、 列 、 文 四子之学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 开元 二十九年﹞正月,两京诸州各置 玄元皇帝 庙,崇祀 老子 ,以 老 、 庄 、 文 、 列 为‘四子’。”

(7).见“ 四子书 ”。

提笔

握笔。指写文章。 唐 周繇 《送边上从事》诗:“提笔男儿事,功名立可夸。” 宋 王禹偁 《五哀诗·颍贽》:“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

广场

(1) 面积很大的场地。又指大建筑前的宽阔空地

天安门广场

(2) 指人多的场合

求之广场,未易多得

辞气

(1).语气;口气。《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出辞气能顺而説之,则无恶戾之言入於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曹子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 唐 韩愈 《论荐侯喜状》:“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司马武子忠节》:“ 靖康 间奉使 金国 ,辞气激烈,谋略深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 石 方就枕,闻叩扉甚急;起视,则 长亭 掩入,辞气仓皇,言:‘吾家欲以 * 相仇,可急遁!’”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说话注重音调和辞气,以朗畅为好。”

(2).文章的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秦皇 铭 岱 ,文自 李斯 ,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马周 既讼罢 李昉 ,与 旦 益相得,每排毁时政,上书自荐,及歷举所善十数人皆公辅器, 昌言 内为之助,人多识其辞气,皆 旦 所为也。”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甚矣译事之难也,前见 辜氏 《痴汉骑马歌》,可谓辞气相副。”

(3).辞锋,辞采。《南齐书·谢超宗传》:“ 超宗 既坐,饮酒数甌,辞气横出, 太祖 对之甚欢。”《北史·屈遵传》:“ 道赐 善骑射,机辩有辞气, 太武 甚器之。”

(4).言辞;谈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元年》:“ 穀 雅善议论,辞气明畅。”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夫人藴辅相之才而其季父日与之接,其容貌辞气岂无少异於人乎?”

斗牛

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擢第

科举考试及第

芸阁

即芸阁。 宋 秦观 《孙莘老挽词》之二:“青春芸閤妙文词,进读 金华 鬢若丝。”参见“ 芸香阁 ”。

言事

(1).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荀子·大略》:“ 孟子 三见 宣王 ,不言事。”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贞观 、 开元 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明 归有光 《题<太仆寺志>后》:“ 怀东 顾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

(2).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他上书言事,有信一封。”

(3).诉说或陈述事情。《史记·平準书》:“使问曰:‘家岂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今所趋走州刺史 崔公 ,时赐言事,又具得太尉实迹,参校备具。”

(4).谓记言与记事。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驳乱,《尚书》、《春秋》之旨不立。”集注引 孙汝听 曰:“《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事,即动也。”又引 童宗说 曰:“《书》以纪言,《春秋》以纪事。”

(5).指公文。《隋书·百官志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其公文曰言事。”

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左降

(1).由左面台阶而下。《仪礼·觐礼》“侯氏降阶东北面” 汉 郑玄 注:“侯氏坐取圭,则遂左降。”

(2).贬官。多指京官降职到州郡。《晋书·王羲之传》:“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极难之地。” 唐 白居易 《舟中雨夜》诗:“船中有病客,左降向 江州 。” 宋 苏舜钦 《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遂左降监 舒州 灵仙观 ,他吏得减一等。”参见“ 左迁 ”。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吏役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南亭闲望》诗:“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所以官僚虽然依靠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

放荡

(1) 任意妄为,淫乐放纵

(2) 行为不加检点

放荡不羁

检修

对机器进行检验与修理

贤良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下笔

落笔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青宫

(1).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 隋 于仲文 《侍宴东宫应令》诗:“青宫列紺幰,紫陌结朱轮。” 唐 白居易 《寄杨六》诗:“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宋 杨万里 《冬至后贺皇太子及平阳郡王》诗:“青宫朱邸环天极,五色祥云覆帝城。”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朕 法兰西 废王 路易十六 是也,少养青宫,长承大宝。”

(2).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诗:“病身初謁青宫日,衰貌新垂白髮年。”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宁皇登位》:“玉册之命未布,而青宫之席尚虚。” 清 黄景仁 《昭明太子祠》诗:“我思青宫贤,皎皎玉雪姿。”

淹恤

见“ 淹恤 ”。

亦作“ 淹卹 ”。久遭忧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无忧色,亦无宽言,犹夫人也。” 杜预 注:“淹,久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及 孔 为中丞, 陇西公 淹恤在外多年,除宗正少卿归朝。” 宋 秦观 《滕达道挽词》:“早嵗峩冠侍冕旒,白头淹卹外诸侯。”《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君淹恤日久,苦极望甘,故为此言。”

赤县

(1).“ 赤县神州 ”的省称。 南朝 梁 沉约 《答陶华阳》:“故 邹子 以为赤县,於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 唐 杨巨源 《寄昭应王丞》诗:“瑞靄朝朝犹望幸,天教赤县有诗人。” 清 朱彝尊 《岳忠武王墓》诗:“赤县期全復, 黄河 渡几湾。”参见“ 赤县神州 ”。

(2). 唐 、 宋 、 元 各代京都所治的县。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 王琦 注:“《通典》:大 唐 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餘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 宋 陆游 《仁和县重修先圣庙记》:“学校之设,方自两赤县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两赤县市镇》:“ 杭州 有县者九,独 钱塘 、 仁和 附郭名曰赤县。”

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轻财

(1) 轻视钱财

轻财重义

(2) 指不很值钱的财物

轻财不匮

粪土

粪便和泥土。古时指脏土。比喻令人鄙视厌恶或不值钱的东西(物品),把…当作粪土一样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 * 《沁园春·长沙》

高义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浮

古战具,用以渡水。《六韬·军用》:“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水浒传》第一百回:“城外 李俊 、二 张 、三 阮 ,乘着飞江、天浮,逼近城来,恰与城垣高下相等。”

悬磬

亦作“ 悬罄 ”。1.悬挂着的磬。 明 何景明 《石斋歌》:“悬磬真谐《韶》《濩》音,国琛果献珪璋用。”

(2).形容空无所有,极贫。《国语·鲁语上》:“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唐 柳宗元 《哭吕衡州》诗:“三亩空留悬罄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宋 王禹偁 《陈情表》:“四海无立锥之地,一家有悬磬之忧。”《明史·李梦辰传》:“民室如悬罄,生计日不支。”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六节:“譬之一家,虽復室如悬磬,亦未有愿他人入此室处者。”

贫窭

亦作“ 贫寠 ”。1.贫乏,贫穷。《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财,贫窶者有所窜其手。”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将老忧贫窶,筋力岂能及。”《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 至正 丙戌, 泰州 士人 何友仁 ,为贫窶所迫,不能聊生。” 清 方文 《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故友皆贫窶,谁能送酒钱?” 梁启超 《新罗马·吊古》:“门阀寒微,家计贫窶。”

(2).指贫穷的人。《管子·五辅》:“衣冻寒,食飢渴,匡贫窶,振罢露,资乏絶,此谓振其穷。”

献酬

亦作“献醻”。 1.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郑玄 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醻。”《史记·孔子世家》:“献酬之礼毕, 齐 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唐 朱湾 《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献酬君有礼,赏罚我无私。” 清 孙枝蔚 《中秋夜与同幕者把杯》诗:“但恨坐一室,无人互献酬。”

(2).泛指斟饮。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之二:“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

(3).酬答;应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 宋 秦观 《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 清 尤侗 《病约三章》:“僕病未能,献酬笔墨,东涂西抹,少作狼藉,老至頽唐,勉强塞白。”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凤阁

(1).华丽的楼阁。多指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水浒传》第一回:“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2). 唐 武则天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新唐书·刘祎之传》:“太后遣 肃州 刺史 王本立 鞫治,以敕示 禕之 , 禕之 曰:‘不经凤阁鸞臺,何谓之敕!’” 宋 曾巩 《襄州遍学寺禅院碑》:“﹝ 钟绍京 ﹞惟嗜书,家藏 王羲之 、 献之 , 褚遂良 书至数十百卷。以善书直凤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苏味道 、 王庆元 同为凤阁侍郎。”

(3).泛指中央官邸。 唐 白居易 《咏怀》:“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我相公虽居凤阁鸞臺,常在萤窗雪案。”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推挽

(1) 前牵后推,使物体向前。后泛指搬运,运输

在山上推挽巨石以助战

(2) 推荐;引荐

推挽才秀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壮志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

壮志未酬

晚年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

圯桥

指 秦 末 张良 与一老父相遇并受《太公兵法》之桥。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桥后毁废,故址在今 江苏省 邳县 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沂水》:“一水逕城东,屈从县南,亦注 泗 ,谓之 小沂水 。水上有桥, 徐泗 间以为圯,昔 张子房 遇 黄石公 於圯上,即此处也。”因称此桥为 圯桥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 圯桥 取履,早见兵书;竹林逢猿,徧知劒术。”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吕望 垂竿於 渭 涘,道峻匡 周 ; 张良 授策於 圯桥 ,功崇佐 汉 。” 唐 李白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我来 圯桥 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 黄石公 。” 明 李贽 《答袁石公》诗之五:“路逢进履者,定知过 圯桥 。”

关市

关隘与市场。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异物

(1) 珍奇的东西。特指稀有的美事

(2) 不同之事;其他事物。亦指其他事因

异物误入气管后要立即请医生帮助取出

(3) 指死去的人

化为异物

寒草

指枯草。 唐 王维 《送孙二》诗:“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唐 李颀 《赠张旭》诗:“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寒草白露里,乱山明月中。”

封一

书刊中指封面

孀嫠

守寡。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姊曰 寧国公主 ,孀嫠屏居。”

冻饿

受冻挨饿。《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史记·货殖列传》:“ 江 淮 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入无儋石之储,出无束脩之调,徒含章如龙凤,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涛,陈之如锦绣,而冻饿於环堵,何计疏之可弔!” 清 管同 《与某君书》:“今之奔走干謁,营情货财者輒曰:‘吾不好利,如冻饿何!’” 管桦 《<小英雄雨来>的命运》:“在那寒风呼啸大雪飞扬的腊月天,常常有因为冻饿而死在村头上的行路人。”

交友

(1).朋友。《商君书·禁使》:“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隋书·元亨传》:“ 亨 年十二, 魏恭帝 在储宫,引为交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黄公銖 ,字 子厚 , 富沙 浦城 人,与 朱文公 为交友。”

(2).结交朋友。《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后汉书·仲长统传》:“年二十餘,游学 青 、 徐 、 并 、 冀 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交友不能信者,事君必不忠。”

谁寻

何处寻求。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归还閲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跡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遗孙

(1).指死者遗留下的孙儿。《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有遗孙一人, 史皇孙 子, 王夫人 男,年十八即尊位,是为 孝宣帝 。”《魏书·许谦传》:“ 代 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 明 何景明 《诰封太淑人倪氏墓志铭》:“乃躬操门户,苦织纺,怀其遗孙。”

(2).泛指后裔、后代。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邈矣遗孙,用怀多福。”《魏书·阳固传》:“赖先后之醇德兮,乃保护其遗孙。” 宋 苏辙 《王君贶宣徽挽词》之一:“遗孙依旧德,故吏满诸方。”

(3).谓遗福子孙。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卢生证道》:“你可也有福力开了头, 崔氏 宅夫荣妻贵,无业障塌了脚 唐 家地荫子遗孙。”

稚齿

亦作“穉齿”。亦作“稺齿”。年少;少年;儿童。《列子·杨朱》:“ 穆 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后汉书·郎顗传》:“ 子奇 稺齿,化 阿 有声。” 李贤 注引《说苑》:“ 子奇 , 齐 人,年十八为 阿 邑宰,出仓廩以振贫乏,邑内大化。”《北史·隋纪下·炀帝》:“回面内向,各怀性命之图;黄髮稚齿,咸兴酷毒之叹。” 唐 元稹 《杨子华画》诗之二:“故人断絃心,稚齿从禽乐。” 宋 梅尧臣 《除夕与家人饮》诗:“穉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王闿运 《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于时赠通奉府君讳 友煊 ,方在穉齿,相有厚福。”

爽秀

(1).明丽。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襟带遐长,原陆爽秀。”

(2).聪明俊秀。《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 淳风 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 宋 王禹偁 《五哀诗》之五:“遗孙方稚齿,爽秀已遒遒。”

遒遒

(1).越伦超等,崭露头角。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遗孙方稚齿,爽秀已遒遒。”

(2).劲健有力。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之二:“素书款款谁怜 杜 ?彩笔遒遒独胜 江 。”

皇天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贻谋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貽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貽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宋 苏轼 《韩维祖保枢鲁国公制》:“上以报貽谋之德,下以励移孝之诚。” 清 秋瑾 《失题》诗:“膝下貽谋晚,堂前慰藉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万派奔流触断崖,涡漩一穷绝安排。渊深彻见灵源底,里许如何著得沙。
  • 作者:徐融,朝代:宋代
    淮船分蚁点,江市聚蝇声。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 作者:魏了翁,朝代:宋代
    毋谓支山险,此山能几何。崎嵌十年梦,知历几蹉跎。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
    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
    运启金行远,时和玉烛调。酒酣齐抃舞,同贺圣明朝。
    令节陈高会,群臣侍御筵。玉墀留爱景,金殿霭祥烟。
    振鹭涵天泽,灵禽下乐悬。圣明无一事,何处让尧年。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名园未浃旬,春雪已逢两。

    土膏将脉起,润泽滋培养。

    午暄融作雨,廉纤已听响。

    入夜凝六出,峭寒切帷幌。

    临轩晓问政,玉宇迎眸晃。

    林枝叠缀英,笼鹤重披氅。

    讵惟足奇观,更复廑深想。

    迩来天贶稠,毋或予心放。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无量寿佛今寿皇,家传室授不老方。九转丹砂一仁念,函四大海为寿乡。仁气所覃莫非寿,椿松龟鹤不足当。三公九卿百执事,一时幸会俱遐昌。公于九卿盖其杰,向独年少今未苍。嵩狱尼山吐符日,长虹失色归文章。骨相岩岩松梅竹,精神凛凛冰雪霜。黑精青女杀气重,终握斗柄持天纲。十年伏骥起北漠,万里飞鸾度南湘。掌中名是风宪笔,实与万物为春阳。二十五州人所祷,万口一词寿而康。君不见夜来 * 转芒,又不见朝来南极日转光。日星所会有所应,西州耆旧循南荒。百神奔走翊诞庆,万象森罗印徵祥。南人耳目习南事,寿公之意何以将。南极从古星不老,南极从今日初长。
  • 作者:李云龙,朝代:明代

    琼海冥冥玉帐移,瘴云如墨拥军麾。

    大铜江上南征曲,几向门生笛里吹。

  • 作者:强至,朝代:宋代
    重阳无酒上高台,冷对西风笑几回。虽信佳辰从古重,不知今日为谁来。忽闻天外清歌发,云是淮边曲宴开。自叹弗如篱下菊,此时翻得伴吟杯。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颓垣苍苍锁乔木,草满荒庭不容足。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黄衣道人出迎客,野态生疏脱拘束。围棋尽扫一堂空,烹茶旋煮新泉熟。弹琴对客客卧听,悦耳泠泠三四曲。离骚幽怨松风悲,流水潺浮履霜哭。日斜携手步空廊,鸣鸠相呼竹间宿。黄昏门闭人语绝,空殿幽幽掩微烛。我生资身最淡薄,每厌烦歊幸幽独。何当不踏朝市尘,长伴高人种松菊。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