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荥阳马氏二子原文 诗词名句

荥阳马氏二子

作者: 储光羲朝代: 唐代

荥阳马氏二子原文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
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
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
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
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

诗词问答

问:荥阳马氏二子的作者是谁?答:储光羲
问:荥阳马氏二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荥阳马氏二子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储光羲的名句有哪些?答:储光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39_38

参考注释

圣君

(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太岳

(1).古山名。即 霍山 。亦称 霍太山 。在今 山西 霍县 东南。《书·禹贡》:“ 壶口 雷首 ,至于 太岳 。”

(2).岳父。《西游记》第六三回:“駙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行旃

帝王或高官出行时所树的大旗。 隋 江总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干。” 唐 储光羲 《荥阳马氏二子》诗:“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辇路

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飞阁。” 李善 注:“輦路,輦道也。” 宋 陆游 《韩太傅生日》诗:“珥貂中使传天语,一片惊尘飞輦路。” 张怀奇 《颐和园词》:“輦路生禾思故宫,山家献麦悲新饼。”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寒云

寒天的云。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谁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云 秀野亭 。”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侍从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边侍候卫护的人

陛下在他的侍从簇拥下走向祭坛

伊川

(1).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辛有 适 伊川 ,见被髮而祭於野者。” 杜预 注:“ 伊川 , 周 地。 伊 ,水也。” 杨伯峻 注:“ 伊川 , 伊河 所经之地,当今 河南省 嵩县 及 伊川县 境。”参见“ 伊水 ”。

(2). 宋 程颐 的别号。参见“ 伊川先生 ”。

河兖

济河 与 兖州 的并称。《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河 兖 当衝要,沦飘薄 许京 。” 刘良 注:“河, 济河 也。”《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是以 淮 徐 献捷,河 兖 凯归。” 李善 注引《尚书》:“ 济河 惟 兖州 。”

关城

关塞上的城堡。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 江 淮 之险。” 宋 张先 《庆春泽》词:“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悬岩万丈,耸立东西,雄伟关城,适居中央。”

荥水

(1).小水。《淮南子·泰族训》:“故邱阜不能生云雨,滎水不能生鱼鳖者,小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滎水,小水也。《説文》:‘滎,絶小水也。’”

(2).水名。《山海经·大荒南经》:“﹝ 南海 之中﹞有 滎山 , 滎水 出焉。”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居东

《书·金縢》:“ 周公 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 武王 崩, 周公 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 管 蔡 流言,即避居 东都 。”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明 张居正 《谢恩疏》:“恶被谗慝,直欲为有北之投;鉴此悃诚,固止其居东之请。”

别业

别墅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唐· 高适《淇上别业》

桑柘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金园

寺中园圃。 唐 李峤 《为朝集使等上尊号表》:“攀玉署鸿鸳之议,杂金园龙象之谋。”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王琦 注:“金园,寺中园圃也。 须达长者 欲买 祇陀 太子园为佛住处。太子戏言:‘得金布满地中,即当卖与。’ 须达 遂出金饼布地,周满园中,厚及五寸,广惟十里,买此园地,奉施 如来 ,起立精舍。后人用‘金园’事,本此。”

相将

(1) 相随,相伴

两个相将旅游

(2) 将近,行将

有秦兵二十万围了 晋城 韩国,相将半月有余。——《秦併六国平话》

一廛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 孙诒让 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参天松柏影,来过此亭间。

    振古悬星汉,论心别水山。

    剑花看侠骨,冰镜照红颜。

    揽辔登东岱,丘陵孰敢攀。

  • 作者: 蔡士裕,朝代: 宋代
    慵为香兰读楚骚,俊游不惮着鞭劳。千钧驽底要方彀,百尺楼中气正豪。水激鱼龙江月暗,云翻雕鹘海风高。相逢要把精神对,应笑狂吟短发搔。
  • 作者: 赵湘,朝代: 唐代
    霜落门前石齿清,静中曾听咽泉声。分题会客多无说,抱疾迎僧忽强行。窗外叶随蝉影过,井边苔趁雨痕生。纱巾任侧衣从破,二十年来不到城。
  • 作者: 释道璨,朝代: 宋代
    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徒知此纫扇,离毕未前闻。
  • 作者: 绍兴士人,朝代: 宋代

    自击牛昌隐,威风震海寰。

    待吾谋用日,同共扫完颜。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西山受东旭,质明易为晓。

    平原甫铺昕,高峰已耀皓。

    披衣且徘徊,奏章问多少。

    召早既有戒,晏起益非道。

    迟早胥致刺,为君难可表。

    吾谓与其迟,宁可失于早。

  • 作者: 赵嘏,朝代: 唐代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 作者: 陈楠,朝代: 宋代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
    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 作者: 陈万钧,朝代: 元代

    江烟靡靡江月黑,寒光照耀玻瓈色。

    当年江上锦袍人,骑鲸一去无消息。

    天生此境绝险艰,惊湍九道奔空山。

    今宵波平浪如砥,舟行恍若图画间。

    欲问燃犀是何处,渔父鸣榔隔烟雾。

    羡渠鸥鹭独忘机,占尽沧浪自来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