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上元镫词·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上元镫词·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上元镫词·其一原文

排卦得章六八全,四时成在革而迁。

设因名象释厥义,说以文明理合然。

诗词问答

问:上元镫词·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上元镫词·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上元镫词·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

2. 上元镫词八首自戊申年始每章各嵌一卦名计至乙卯年适全上年排至井卦已成四十八章

参考注释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文明

(1)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理合

犹理当,理应。 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道屈才方振,身闲业始尊。天教声显赫,理合命迍邅。”《元典章·刑部十五·约会》:“灶户与军民官相关词讼,理合所委盐司与军民一同取问归结。”《水浒传》第十九回:“非是 吴用 过称,理合 王伦 让这第一位头领坐。” 康有为 《追述戊戌变法经过并向溥仪谢恩折》:“所有感激下忱,理合具折恭谢天恩。”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司空曙,朝代:唐代
    雨后园林好,幽行迥野通。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客醉悠悠惯,莺啼处处同。夕阳自一望,日暮杜陵东。
  • 作者:关澥,朝代:宋代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行佛经。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 作者:杨 * ,朝代:宋代
    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井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罗袖匆匆叙别,凄凉客里,异乡谁更相知。念伊其。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直待金风到后,红叶秋时。细写情辞。何用纸。又却恐、秋深叶渐稀。
  • 作者:裴航,朝代:唐代
    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杨柳风流,蕙花清润。苹□未数张三影。沈香倚醉调清平,新辞□□□□□。鲛室裁绡,□□□□。□□白雪争歌郢。西湖同结杏花盟,东风休赋丁香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香山一带山,南首为香界。

    欲驻香山宿,便途此为最。

    岭无数里遥,策马行堪迈。

    据鞍我犹能,亦欲筋力奈。

    到此迟须臾,调御因瞻拜。

    别去十年馀,弹指成今会。

    今昔信何谓,会于无言外。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荷渚从来拟若耶,叶全出水未开花。

    兰舟迟日重言泛,六月春光看浦霞。

  • 作者:李贤,朝代:明代

    秋风驻马陕州城,召伯甘棠不见生。

    避暑宫中丛木暗,望仙台上暮云横。

    铁牛镇水终难走,砥柱中流自不倾。

    况此地灵人杰盛,姚张何事独驰名。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白首归来亦灌畦,任教邻里笑栖栖。道心宁感两雌雉?生计惟存五母鸡。不恨闲门可罗爵,本知穷巷自多泥。暮闻鼓角犹人境,更欲移家入剡溪。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