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笛家弄(水际闲行)原文 诗词名句

笛家弄(水际闲行)

作者: 王质朝代: 宋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原文

凌乱败荷,既似沙莞,又如淝水。
颠倒旌旗都靡。
馀花敧谢,又似乌江,骓兮不逝。
虞兮奈尔。
凋柳萧骚,又如轵道,故老何颜对。
因缘断。
时节转。
自然如彼。
自然如此。
水边沙际。
芦花摇曳。
唤住行人,蓼花妩媚。
引翻游子。
又似江都酣夜延秋,建业望仙结绮。
月下心飞,风前骨醉。
共苹花得意。
今看昔、后看今未。
一回头,已百弹指。

诗词问答

问:笛家弄(水际闲行)的作者是谁?答:王质
问:笛家弄(水际闲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笛家弄(水际闲行)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乱败

(1).败坏。《书·微子》:“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孔 传:“败乱 汤 德於后世。”《管子·宙合》:“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

(2).混乱。《南史·颜延之传》:“ 景和 元年, 沉庆之 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乌江

长江上游南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黔西北山区,向北在涪陵入长江,全长1050公里,谷深水急,富水能资源

萧骚

(1) 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秋风萧骚

(2) 形容景色冷落

轵道

(1).亭名。在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北。《战国策·赵策二》:“夫 秦 下 軹道 则 南阳 动。” 鲍彪 注:“ 軹道 ,《秦纪》注:亭名,在 霸陵 。”《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即係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亭名。在 长安 东十三里。”

(2).借指亡国投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是知并吞六合,不免 軹道 之灾,混一车书,无救 平阳 之祸。” 古直 《哀朝鲜》诗:“降王迎 軹道 ,哀哉彼狡童。”

故老

(1).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 唐 韩愈 《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2).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 袁鹰 《悲欢·飞》:“ 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

(3).前朝遗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反託於遗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语矣。”

因缘

(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然如

犹然而。《大戴礼记·礼察》:“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沙际

沙洲或沙滩边。 唐 王维 《泛前陂》诗:“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宋 陆游 《泛舟泽中夜归》诗:“渔舟容与横沙际,水鸟号鸣傍苇丛。” 元 杨载 《渡江寄俞仲连》诗:“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 清 邵长蘅 《浔阳舟中作》诗:“青天镜中流,浴鳬沙际乱。”

芦花

芦苇的白色花毛

摇曳

(1) 晃荡;飘荡

摇曳的烛光

住宅角落处的竹枝在晚风轻微吹拂下缓缓摇曳

(2) 逍遥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妩媚

姿态美好可爱

妩媚忏弱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江都

扬州的别名

江都围急。——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建业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结绮

见“ 结綺阁 ”。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骨醉

(1). 唐 武后 得宠,谮废 王皇后 与 萧良娣 为庶人,囚宫中。帝念之,拟另处置。“ 武后 知之,令人杖庶人及 萧氏 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数日而卒。”事见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后因以“骨醉”指非人的残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陋室偏遭黠鼠欺,貍奴虽小策勛奇。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2).谓沉醉。 宋 苏轼 《老饕赋》:“各眼灧於秋水,咸骨醉於春醪。”

(3).比喻美人体态酥软如醉。 元 萨都剌 《洞房曲·和刘致中员外作》:“美人骨醉红玉輭,满眼春酣不忺起。”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孟浩然,朝代: 唐代
    标签: 友情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 作者: 汪礼约,朝代: 明代

    岩壑年华早,田家岁事成。

    风前紫燕去,露下绿葵生。

    种漆因樊仲,为园本邵平。

    翻思婚嫁毕,五岳几时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白梅

    有香非艳更无尘,信递江南早报春。

    越使一枝人不识,盈廷固合笑梁臣。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敧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府园秋后一池荷,绿盖纵横百柄多。折尽再生钱样叶,却疑天气复清和。
  • 作者: 叶茵,朝代: 宋代
    去去晴云送客舟,客舟刚把去云留。云心不定客心乱,一阵飞花两岸愁。
  • 作者: 敦煌曲子,朝代: 唐代

    百岁山崖风似颓。

    如今身化作尘埃。

    四时祭拜儿孙在,明月长年照土堆。

  •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划除。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身上著衣方免寒,口边说食终不饱。大唐国里老婆禅,今日为君注破了。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