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 诗词名句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诗词问答

问: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自从放弃鱼钓生活,十余年来求见明王,
可叹无路踏上天阶,又想回那隐居之乡。
仲秋季节来到东郡,已见天上降下寒霜,
昨夜梦中回到故山,故山芳草色已枯黄。
平明时分离开铁丘,太阳落山来到大梁,
仲秋分象多么萧条,雁飞声声南归故乡。
四面郊野阴云笼罩,一望无边昏暗无光。
长风阵阵吹动茅草,野火点点燃烧枯桑。
故友您在匡城为官,政绩卓著名声正香。
姑且以我玉壶相赠,将它安投放友厅堂。

注释
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生涯。
十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作者“献书阙下”(《感旧赋》序)至天宝元年(742)作此诗时,历时九载,“十载”乃举其成数。干明王:向君王求取功名。干,干退,求取。明王,即明主,指皇帝。
谒(yè)天阶:谒见天子。天阶:登天的阶梯,这里指通向皇宫的台阶。
沧浪(làng):水名,具体地址说法不一,这里指隐居之地。
东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岑此行大抵沿黄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复由匡城至铁丘,再到汴州。
雨霜:下霜,“雨”作动词。
夜:一作“日”。故山:指作者的少室旧居。
蕙(huì)草:香草。
平明:天亮的时候。铁丘:在今河南濮阳县北。
拔剌(bá là):象声词。鹅鶬(cāng):雁的别称。
阴气:阴冷的云雾。
晶光,光亮。
白茅:即茅草,至秋季而变白。
野火:一指原野上焚烧枯草所纵的火,一指磷火,即鬼火。枯桑:枯干的桑叶。
南燕:唐滑州胙城县(今河南延津东),汉代曰南燕县。胙城与匡城紧邻,故此处以南燕代指匡城。
籍籍:形容名声甚盛。
玉壶:取高洁之意。
君子:指周少府。

诗文赏析

  诗歌一开头就回顾了自己十余年来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内心的苦闷彷徨。诗人“十五隐于高阳,二十献书厥下”(《感旧赋》),自开元二十三年出山,至此时已九年。“弃鱼钓”,说自己决心出仕,“十载”举其成数说于谓时间之长。“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两句概括了“十载干明王”的坎坷不退的经历,包含着屡遭挫折,不甘归去而又不得不归去的感叹。以上四句语意回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以颇为沉重的情调引起全诗。

  次四句承上文“归沧浪”写归程中的苦闷心情。诗人在秋日辞京远行,一路唯见寒霜遍地,这景物衬托了诗人失意时的心灰意冷。在归程中,诗人特别突出“昨夜”之“梦”来加以描写,借以表现对“故山”的留恋,而故山却是“惠草色已黄”。如同“鹅鶬昨夜鸡,蕙草色已陈”(《暮秋山行》),“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等等诗句一样,表现出岁月已晚,宿愿难酬的叹息,也反映出进退两难的心境。

  诗的以下八句承上继续写归程,而扣应题目“至大梁”,写到大梁后所见。诗人选定“薄暮”这一时间,有可能是写实,但也有以薄暮景色衬托沉重心情的用意。“仲秋萧条景”一句对大梁所见作了总的概括。以下便选择一些典型景物来写这样一个秋日薄暮的“萧条景”:南飞的鸿雁,阴暗的郊野,秋风和茅草,野火和枯桑,把大梁秋日的薄暮渲染得分外冷落凄凉。“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两句用极自然的语言极平常的形象,勾划出深秋郊野的典型环境诗人焦虑郁闷,百感交集的情怀通过这幅图景含蓄地烘托出来。

  诗的最后四句,称赞故友声名,赠玉壶以慰勉朋友要像玉壶之冰为官清正廉洁,呼应题目“奇”字。

  诗人西去长安干谒,失意东归,情绪十分低沉。此间的诗作中不止一次地对此有所抒发,如“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燃客梦,寒杆捣乡愁”(《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如“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等等。《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一诗所表达的也是这种仕途失意后的低沉郁闷。从表现上说,这篇作品与上引诗句一样,多以景习情,显得十分含蓄而又深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标签: 婉约春天写景伤春怀人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标签: 送别写人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 作者: 冯延巳,朝代: 唐代
    标签: 写景抒怀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 作者: 张岱,朝代: 明代
    标签: 写人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 作者: 苏洵,朝代: 宋代
    标签: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抒情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咏物诗, 写景

    竹庄避暑小盘桓,写出雪村万木攒。

    底识画家工换景,为教沽酒解严寒。

  • 作者: 释宇昭,朝代: 宋代
    标签: 写人战争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标签: 思念写人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 作者: 牛希济,朝代: 五代
    标签: 咏物写景抒怀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 作者: 张先,朝代: 宋代
    标签: 寒食节写景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