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养心殿斋居原文 诗词名句

养心殿斋居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养心殿斋居原文

园居昨近颇清凉,何事炎歊觉异常。

祗合下帘坐深殿,不禁朱日照红墙。

短长试验昼还夜,消息从占阴与阳。

我有奉三临万责,金柅爻象敢时忘。

诗词问答

问:养心殿斋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养心殿斋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养心殿斋居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一

参考注释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炎歊

见“ 炎熇 ”。

异常

(1) 非正常的;不同于平常的

异常现象

(2) 非常

任职期间异常紧张

合下

(1).即时;当下。 宋 黄庭坚 《少年心》词:“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朱子语类》卷一四○:“如 秦少游 诗甚巧,亦谓之‘对客挥毫’者,想他合下得句便巧。”

(2).当初;原先。《朱子全书·大学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 明 吕坤 《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今之讲学者曰:‘吾心合下便是中,不待思量,不须计较。’如是则 舜 颜 皆在下风矣。”

閤下:1.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 韩愈 ,谨奉书尚书閤下。” 宋 欧阳修 《与杜正献公书》:“某顿首启,仲夏毒热,伏惟相公閤下,尊候动止万福。”

(2).谓在屋门之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廞 牙门将 涪陵 许弇 求为 巴东 监军, 杜淑 、 张粲 固执不许, 弇 怒,手杀 淑 粲 於 廞 閤下。”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红墙

红色的墙。 唐 李商隐 《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 卢 家白玉堂。” 宋 晁补之 《谒岱祠即事》诗:“碧瓦峙双闕,红墙繚长闉。” 明 陈子龙 《灵济宫》诗:“絳树 蓬莱 近,红墙银汉中。” 清 吴伟业 《琴河感旧》诗之二:“ 五陵 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试验

(1) 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

耐压试验

(2) 旧指考试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金柅

金属制的车刹。《易·姤》:“初六,繫于金柅,贞吉。” 王弼 注:“金者坚刚之物,柅者制动之主。” 朱熹 本义:“柅,所以止车,以金为之,其刚可知。” 唐 独孤及 《宋州送姚旷之江东刘冉之河北序》:“异乎金柅之有繫,匏瓜之莫食。子其行矣!”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奈金柅顿驰,谁作父兄僕射。” 清 黄师琼 《题谢梅庄侍御军中学易图》诗:“《姤》之金柅《復》之初,静吉动凶遇有餘。”

爻象

(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易·繫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孔颖达 疏:“言爻者,效此物之变动也;象也者……言象此物之形状也。”

(2).《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泛指《易传》。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序》:“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是以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存夫爻象。”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窃闻高尚其事,义光爻象;贤者避世,声焕典坟。”

(3).《易·繫辞下》云,“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凶。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掩涕而正襟兮,重搜爻象於窈冥。”

(4).形迹。《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看出爻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元旦

    奋轧偏欣已盛连,对时惟益励乾乾。

    一堂幸值五代庆,两世继开千叟筵。

    独觉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凛冰渊。

    自惟犹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暴涨虽消水尚肥,水风凉拂葛纱衣。

    一天寥朗漪纹澹,入影西山叠翠微。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天光波影碧相涵,岸芷汀兰绿已酣。

    谁识敲诗吟赵北,大如披画阅江南。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舟泊浔阳城下住。杳蔼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波一望空无际。
    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不必琵琶能触意。一樽自湿青衫泪。

  •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三边水墨画遥山,下有玻璃万顷寒。蟾兔上时留倒影,鱼龙舞处动微澜。旧来楼观东西出,未觉乾坤表里宽。更向上头高着眼,湖光今作一杯看。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 作者: 徐铉,朝代: 唐代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映空无定彩,飘迳有余光。飐若荷珠乱,纷如爝飐火飏。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
  • 作者: 沈廷瑞,朝代: 唐代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应是元神归洞府,更与遗魄在黄泉。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 作者: 周昙,朝代: 唐代
    未知军法忌偏颇,徒解于思腹漫皤。昔日羊斟曾不预,今朝为政事如何。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