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原文 诗词名句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原文

佞夫苟几粪甘尝,余子危言袭故常。
若使秉彝犹未灭,也须泚颡细思量。

诗词问答

问:读王伯大都承奏疏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问: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余子

(1).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 、 赵朝 、 韩固 、 魏戊 ,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 张仪 , 魏氏 餘子也。” 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 。”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 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六乡之餘子羡卒,以备守事及追胥也。餘羡既发,则正卒亦发可知。”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此云‘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孟子·滕文公篇》所谓餘夫也。故《大司徒》统谓之万民。”《逸周书·籴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务艺。”《尚书大传·略说》:“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 成玄英 疏:“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陆德明 释文:“未应丁夫为餘子。”《汉书·食货志》:“是月,餘子亦在于序室。”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餘子,庶子也。或曰:未任役为餘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当受业,岂论嫡庶乎?”

(4).犹后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

(5).官名。《左传·宣公二年》:“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皆官名。” 孔颖达 疏:“则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6).其馀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评杜诗》:“余家有 郑善夫 《批点杜诗》,其指摘疵纇,不遗餘力,然实 子美 之知己。餘子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参见“ 餘子碌碌 ”。

(7).谓劫馀之人。 叶叶 《九秋诗·秋望》:“谁成谁败悲餘子,几帝几王付劫灰。”

危言

(1) 正直的话

邦有道,危言危行。——《论语·宪问》

(2) 故意说吓人的话

危言耸听

故常

(1).旧规;常例;习惯。《庄子·天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成玄英 疏:“齐变化之一理,岂守故而执常。”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提兵叫讙,欲事故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此风既炽,习为故常,至今 三吴 小民,刁顽甲於海内。” 陶行知 《在劳力上劳心》:“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

(2).指旧臣。《韩非子·亡徵》:“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羈旅起贵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故常,谓故旧之臣。”

(3).旧貌。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復其故常。”

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使当日困穷旅店,没人救济,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荣贵?”

秉彝

持执常道。《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 传:“彝,常。” 朱熹 集传:“秉,执。”《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唐 独孤及 《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 清 方苞 《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天属之情,秉彝之性,惟遘閔凶、备危苦而后庶一见之。”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

也须

也应该,也应当。《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与你爹娘説通,他也须怪我不得。”《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倒不曾见日头在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也须吃别人道我家怎地禁鬼!”

泚颡

泚额。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今人观之,宜泚顙矣。” 明 高启 《咏隐逸·卢鸿》:“爵禄不可加,贪士应泚顙。”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晁说之,朝代: 宋代
    乐只康州得娄丰,鼓箫欣喜有池龙。鱼由米穴多争出,泥在函关广费封。镇玉无时非北渚,磨圭在处是南容。胡然最爱田畴事,即日归休学老农。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峭茜中寻路,翠苍里见天。

    到来停玉勒,进步谒金田。

    闻说空非相,静观一即千。

    诸峰多喜色,日照暖生烟。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奇姿开露井,仙品说螃螗。

    何悟闽山上,逢兹世外芳。

    离离垂玉露,灼灼艳朝阳。

    汉殿三千阅,扶桑五万长。

    紫文悬玉绶,绛蕊杂丹床。

    遗核传东海,冰盘出上方。

    武陵津乍入,瑶岛宴初张。

    若问成溪事,公门望渺茫。

  • 作者: 李绅,朝代: 唐代
    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食蘗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西奏血诚遥稽首,乞容归病老江干。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陈力不任趋北阙,有家无处寄东山。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珍重八公山下叟,不劳重泪更追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暴涨虽消水尚肥,水风凉拂葛纱衣。

    一天寥朗漪纹澹,入影西山叠翠微。

  • 作者: 朱治憪,朝代: 明代

    拮据经予手,书来巳属人。

    一身犹长物,四壁况浮尘。

    歌哭今无地,琴尊别有邻。

    庭梅应为我,望绝岭南春。

  • 作者: 施肩吾,朝代: 唐代
    标签: 写景山水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江分晓色洗征衣,吾道非邪傥是欤。与世无缘伤骨鲠,归田有日放眉舒。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迟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随。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 作者: 华岳,朝代: 宋代
    绯裤青衫紫系腰,揽衣随过水平桥。虽然不识风流事,也向人前学逞娇。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