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杂言·其四十八原文 诗词名句

杂言·其四十八

作者: 张达朝代: 元代

杂言·其四十八原文

仪礼备经制,周官如合模。

大哉姬公言,文武道在兹。

王泽日薰蒸,渐摩洽肌肤。

百年礼乐兴,万世昭良图。

谁云出阴谋,蠡测徒区区。

诗词问答

问:杂言·其四十八的作者是谁?答:张达
问:杂言·其四十八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达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达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音遗响卷九

参考注释

仪礼

礼仪,礼节。《史记·孝武本纪》:“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南史·儒林传·沉文阿》:“寻领步兵校尉,兼掌仪礼。”《隋书·礼仪志一》:“ 秦氏 以战胜之威,并吞九国,尽收其仪礼,归之 咸阳 。”

经制

(1).治国的制度。 汉 贾谊 《治安策》:“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姦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 徐阶 ﹞定经制以核边费。”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覆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说》:“伏查国家经制,凡一事关係数省者,则责成一人以督理之。”

(2).经理节制。《尉缭子·制谈》:“经制十万之众。”《新唐书·裴度传》:“惮 度 復当国,因经制军事,数居中持梗,不使有功。” 宋 范仲淹 《泰州张侯祠堂颂》:“我公雄杰,经制 楚 越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宣和 中﹞命 陈亨伯 以发运使经制东南七路财赋。”

公言

(1).公开谈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书·刘昶传》:“ 高祖 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明 唐顺之 《钝斋吴公墓碣铭》:“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譎祕媕婀之态,其遇事虽不关己利害,亦公言激发无所避。”

(2).公众的言论。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杨慎 《词品·吴梦窗》:“ 阴 君 焕 序其辞云:求辞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后有 梦窗 。此非 焕 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王泽

君王的德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盟会要》:“赏善诛恶而王泽洽。” 唐 白居易 《得乙上封请永不用赦判》:“刑乃天威,赦惟王泽。” 宋 梅尧臣 《和王尚书花木瓜》:“復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薰蒸

(1).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

(2).熏陶。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 明 张居正 《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 清 戴名世 《<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辐輳而出。”

(3).犹蒸腾。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们距离太远,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

渐摩

亦作“ 渐磨 ”。浸润;教育感化。语本《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颜师古 注:“渐谓浸涧之,摩谓砥礪之也。”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故有渐磨陶冶之易,而无按致操切之难。”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其所以诱掖激励,渐磨成就之道,皆有节序。” 清 梅曾亮 《鲍母谢孺人家传》:“非惟慈心,盖渐摩之密致然云。” 严复 《救亡决论》:“而天下后世所以乐被其愚者,岂不以圣经贤传,无语非祥,八股法行,将以‘忠信廉耻’之説渐摩天下,使之胥出一途,而风俗亦将因之以厚乎?”

肌肤

(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万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远

万世师表

良图

(1) 很好地谋划

敢不良图

(2) 好办法;良策

别有良图

阴谋

暗中策划

阴谋破坏

阅兵之阴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蠡测

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蠡测管窥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继先,朝代: 宋代

    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妙用自然循火候。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竺字已称清,而何阁独擅。

    其擅在能延,万景窗前现。

    设使闭绿纱,其胜孰能见。

    偶因悟心镜,有蔽徒成眩。

    墨名儒行处,不语何妨转。

  • 作者: 陈傅良,朝代: 宋代
    读书须读经,学文须学古。青松故不换,白发早可数。我亦窭人子,风雨蔽蓬户。胡为数相过,夜话恒过午。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此日秋之孟,农占宜是晴。

    晓云避天净,午旿炽炎生。

    停咏心惟惕,晚阴意益怦。

    略霏虹见晛,始慰五言成。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 作者: 牟巘五,朝代: 宋代
    天气融和冻已开,桃花浪暖亦佳哉。人生办取东尉,底用一双鸂鶒来。
  • 作者: 韩偓,朝代: 唐代
    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顾似衰翁。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旧重千金诺,元为五日期。

    水清冰破玉,岩润石凝脂。

    命驾不嫌遽,舍车空悔迟。

    多惭无道力,有往鹊先知。

  • 作者: 吴蕃昌,朝代: 明代

    病骨秋蓬似,迎风欲共飘。

    白云千里薄,黄叶一城摇。

    月满山庭旧,虫鸣玉露消。

    客谁陈七法,空忆曲江潮。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