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寄生草原文 诗词名句

寄生草

作者: 邱圆朝代: 清代

寄生草原文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诗词问答

问:寄生草的作者是谁?答:邱圆
问:寄生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参考注释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相离

(1).互相分离。《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 * 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

(2).相附;附拢。《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

(3).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不受催促,责任便觉得轻,二者因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马路 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空气!似乎相离不远的 昼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带点儿火药味。”

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慈悲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剃度

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

莲台

莲座

缘法

(1).因循法度。《史记·商君列传》:“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汉 贾谊 《新书·道术》:“缘法循理谓之轨。”

(2).犹缘分。 宋 杨万里 《未至安乐坊隔林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奇》诗:“彼此相遭有缘法,悔将嗔喜触巑岏。”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也不知前世今生甚的缘法,相会在花枝下。”《花月痕》第四四回:“ 子善 嘆道:‘缘法一尽,就是九牛之力,也难挽回。’” 沙汀 《淘金记》六:“我两个的缘法真好。”

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分离

(1) 从混合物中隔离出来

分离同位素

(2)

(3) 与其他部分或整体、主体分开

恢复他分离纯维生素的研究

(4) 一个分类学单位从同一级别的另一单位分出去

从旧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赤条条

(1).光着身体,一丝不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若还撞见 唐三藏 ,将来剥得赤条条。”《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那廝……将那女孩儿衣服脱得赤条条地,小衣也不着。” 高世华 《沉自己的船》:“水手们一个个赤条条的在水里游泳。”

(2).比喻空无所有。《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 刘知远 输了三十贯钱,身畔赤条条地。”《水浒传》第十五回:“莫説哥哥不赢,我也输得赤条条地。”《歧路灯》第六五回:“可怜小的们四五家,被这场火烧的赤条条的。”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牵挂

因放心不下而想念;挂念

好好工作,不要牵挂家中老人

烟蓑雨笠

亦作“烟簑雨笠”。1.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随缘化!”

(2).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宋 苏轼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宋 陆游 《溪上小雨》诗:“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簑雨笠身。”

卷单

谓僧人收拾自己的行装离开寺院。 苏曼殊 《非梦记》:“ 遣凡 见生山居宁謐,遂卷单而别。”

一任

(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调度,更不过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种东西,我本无用,她也无用,一任 罗太太 抛入字纸篓去罢!”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缘化

佛教语。化缘。谓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十五:“意欲买此陂,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囊中已罄,輒欲缘化,老兄及 子由 各出十五千足,某亦竭力共成此一事。” 宋 王巩 《甲申杂记》:“愿缘化於此作一行宫。” 明 马愈 《马氏日钞·异骡》:“道士控羣骡,日行巷陌间,以芻豆为由,缘化钱物。”

诗文赏析


注:此曲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缺名二,朝代: 唐代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 作者: 李贞白,朝代: 唐代
    行似针毡动,卧若栗球圆。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 作者: 杨鹏翼,朝代: 元代
    标签: 寒食节

    芳草青青湖上路,少年游冶不知回。

    烟花一望春无尽,云水相参雨欲来。

    夕浪放船重听乐,天风吹酒独登台。

    看图万里逢寒食,车马倾城起暮埃。

  • 作者: 冯尊师,朝代: 元代
    创建灵坛,初修丹灶,保养太和真命。风上虎啸,火起龙腾,燮理要依时令。金木交并,斗觉天关,旋绕涤除心径。睹玄珠一粒、流霞闪烁,送归金鼎。壶中景、造化希夷,玄机要妙,点制魄仙魂圣。元中体用,旨里明真,悟得本来真性。还返无穷,渐入清阳,仙境照盈虚静。这一轮明月,年年蒙蔽,豁然开莹。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隆池铭语三桥识,一乐百枚兴涌泉。

    设以为文方北斗,昌黎境诣岂轻肩。

  • 作者: 张元干,朝代: 宋代
    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胸中豪气半销磨,销觉风波生眼底。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不然彭泽归去来。簿领笞榜何为哉。男儿策动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
  • 作者: 姚合,朝代: 唐代
    人间扰扰唯闲事,自见高人只有诗。寂寞嵩峰云外寺,常多梦里过斋时。城中听得新经论,却过关东说向人。旧国门徒终日望,见时应是见真身。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结实龙邱表,盘根度索傍。

    琼瑶酬厚贶,歌舞换新妆。

    耐可烘春艳,偏能销恨长。

    七枚留著核,痴煞汉家王。

  • 作者: 刘辰翁,朝代: 宋代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 作者: 裘万顷,朝代: 宋代
    生儿虽小莫怜渠,学问工夫在谨初。今日从师良不恶,他年闭户反成疎。双亲未老身无事,诸父能文家有书。好与汝兄俱努力,后生丛里试群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