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原文 诗词名句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原文

秋夜旅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气球

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圆满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

琼珠台

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

诗词问答

问:《【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的作者是谁?答:张可久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可久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可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夜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旅思

羁旅的愁思。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唐 王勃 《羁游饯别》诗:“寧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宋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词:“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更鼓

(1) 报更的鼓声

默坐数更鼓

更鼓啊,一声声这般急。——闻一多《深夜底泪》

(2) 旧时报更所用的鼓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水馆

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刘记室》诗:“水馆次文羽,山叶下暝露。” 宋 梅尧臣 《送邵户曹随侍之长沙》诗:“水馆鱼方美,犀舟枕自清。”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

邮程

驿道,驿路。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双龙扶画舫,万马罢邮程。” 清 姚椿 《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诗之一:“ 桐城 宗老鬢如丝,赏我邮程记日词。”泛指旅程。 郁达夫 《卖花声·送外东行》词:“无语算邮程,暗自心惊。”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路长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红树

(1).盛开红花之树。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緑无涯。”

(2).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唐 韦应物 《登楼》诗:“坐厌 淮南 守,秋山红树多。”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半纸

片纸。《宋书·庐江王袆传》:“公( 刘褘 )未曾有一函之使,遗半纸之书,志弃五弟,以饵讎贼。”《新唐书·萧铣传》:“且吾先人国于此,若徇其请復 梁 祚,因以半纸檄召羣盗,谁敢不从?” 金 元好问 《杂著》诗:“半纸虚名百战身,转头高塚卧麒麟。”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午睡

午觉

日影

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气球

用丝绸或其他轻的结实材料制作的没有推进器、充满比空气轻的加热气体的球囊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皮囊

皮袋,佛教比喻人体驱壳

臭皮囊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为原来草莽。——《红楼梦》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乐;自我欣赏。《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 * 。”

(2).自己爱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 颜师古 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金史·王晦传》:“ 王晦 字 子明 , 泽州 高平 人。少负气自憙,常慕 张咏 之为人。”

囫囵

(1).完整;整个儿。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2).含糊;糊涂。《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囫圇,一本作“ 鶻沦 ”。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闲田

亦作“间田”。亦作“闲田”。1.中等田地。《管子·山国轨》:“穀为上,币为下。高田抚,閒田山不被,穀十倍。” 马非百 新诠:“高田者《乘马数篇》所谓‘郡县上臾之壤也’。次曰‘间田’。又次曰‘山田’。‘间田’者中田也。”

(2).两方边界之间的土地。 章炳麟 《排满平议》:“其或同时猋至,互争邑落,是犹 滇 蜀 间之争火井,海滨种吉贝者之争沙洲,两无曲直,得之则是。间田甌脱,更无第三人为其主者,既见为 汉 人所有,则曰 汉 人所有而已。”

亦作“间田”。亦作“闲田”。1.古代指未被封赐的土地。《礼记·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餘以为附庸閒田。” 孔颖达 疏:“若封人附於大国,谓之附庸,若未封人,谓之閒田。” 王国维 《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九》:“閒田者,《莽传》云‘诸侯国閒田为黜陟增减’,乃用《王制》语。凡郡县未封之地,皆閒田也。”

(2).指无主之田;无人耕种的荒地。《孔子家语·好生》:“ 虞 芮 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 西伯 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閒田也。” 唐 元结 《樊上漫作》诗:“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唐 李绅 《悯农》诗之一:“四海无閒田,农夫犹饿死。” 清 刘大櫆 《井田》:“国中贮无尽之閒田,不以与百姓,而荒废弃置,于情则不安,于势则不可。”

绝世

(1) 冠绝当时,举世无双。

绝世之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死;弃世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圆满

十分完满,没有欠缺

圆满的答案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烦人

使人心烦或厌烦。如:烦人的毛毛雨下起来没完没了。

一脚

(1).一条腿;一只脚。《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晋 郭璞 注:“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北史· * 传》:“俗洁浄自喜,尚容止,以趋走为敬,拜则曳一脚,立则反拱,行必插手。”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2).一个注脚。《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自是不论到这里,然此只是 尹氏 添此一脚,本文非有此意。”

(3).犹言一旦;一下子。《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去卖,未晚便归。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却来家里坐地。”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李二折:“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载儿女姻缘,一脚地停尸在眼前,则落的酒茶浇奠。”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我一脚的不在家,把我铜斗儿家缘都破败了也!”

(4).把有四条腿的动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脚。《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 清 翟灏 《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

(5).犹一步。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一:“ 张拴 是个小农户,经不起这波折,黑夜白天怎样打算,也过不去这一脚。”

腾空

空出来

腾空房子

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琼珠

(1).玉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文梓共採,琼珠交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邹氏小儿》:“郡士 邹侃 梦其捧琼珠一颗,圆莹可鑑,以畀之。” 元 乔吉 《一枝花·合筝》曲:“迸琼珠万颗瑽琤,间驪珠一串分明。”

(2).比喻露珠、水珠、雪珠等。 宋 杨万里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诗:“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秋露下,琼珠滴。” 明 李日华 《玉芙蓉·四景闺情》曲:“新荷沼内翻,雨过琼珠乱。” 明 齐小碧 《梁州小序·赏雪》套曲:“瀰漫遍大都,散琼珠,丰年自不封条树。”

琪树

(1).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 注:“琪树,玉树。”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 宋 范成大 《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 茅君 ,琪树秋声隔夜闻。”

(2).树名。 唐 李德裕 《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 唐 李绅 《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宝林寺》:“ 寳林寺 有琪树,在法堂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唐 温庭筠 《女冠子》词:“雪胸鸞镜里,琪树凤楼前。” 五代 鹿虔扆 《女冠子》词:“凤楼琪树,惆悵 刘郎 一去,正春深。”

(4).指枝条被雪覆盖的树。 宋 杨万里 《贺吉州李州守腊雪》诗:“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璣为英。” 宋 朱熹 《咏雪》:“不堪琪树犹含冻,飜笑梅花许耐寒。”

鹧鸪

动物名。鸟纲,雷鸟科,构成鹧鸪属( Francolinus )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头,红色,脚短,亦呈红色。体灰褐色,腹部黄褐色,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石床

(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

(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殷孽》﹝附录﹞引 苏恭 曰:“石床……生钟乳堂中,采无时,钟乳水滴下凝积,生如笋状,久渐与上乳相接为柱也。”

氍毹

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厅正面屏开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锦绣桌帏,妆花椅甸。——《 * 词话》

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萼绿华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高寒

(1) 地势高而寒冷

高寒山区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宋· 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满身

遍身,全身上下

满身是血的重伤员

香露

花草上的露水。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陆地丹蕖,駢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 唐 温庭筠 《芙蓉》诗:“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前蜀 韦庄 《更漏子》词:“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相伴

在一起,在一块

多年相伴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晋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晋阳 城治兵备御。”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

(2).夜犹未明,后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

瑶琴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雨足前村云未回,逡巡屏面数峰开。相呼野鸟逢人住,自戏山峰趁马来。野色通明林叶净,溪声奔迸岸沙颓。田翁见我应偷笑,底事行吟废酒杯。
  • 作者: 王希文,朝代: 明代

    无情岁月隙驹过,白发频催奈尔何。

    跃冶黄金须百炼,倚天长剑用霜磨。

    万顷渊源休蠡测,千条岐路丧羊多。

    天孙下手斯成锦,莫断机头懒掷梭。

  • 作者: 利登,朝代: 宋代
    缓作行程早作归,倚门亲语苦相思。白头亲老今多病,不似当初别汝时。
  • 作者: 王立道,朝代: 明代

    鹤飞飞兮太清,波湛湛兮昼平。

    翱游兮远望,见老人兮海之滨。

    目炯炯兮方瞳,容汋约兮如英。

    服靡靡兮霞矫,御清气兮泠泠。

    时三秋兮既届,肇初度兮芳辰。

    采芷若兮疏户,束茝兰兮成楹。

    饭胡麻兮羞麟脯,酌桂醑兮蕙殽蒸。

    介海若兮速驾,辂木公兮来宾。

    吹笙兮子晋,鼓瑟兮湘灵。

    安期兮河上,纷洗爵兮扬尊。

    愿公寿兮无极,后天地兮常存。

  • 作者: 吴融,朝代: 唐代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假山纵新成,林古山因古。

    峻峰隐曲涧,活泼流泉吐。

    仄径可攀陟,小亭栖岨峿。

    穿奥遂得旷,万树园堪睹。

    其趣不可穷,槩以趣为所。

  • 作者: 司空图,朝代: 唐代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 作者: 释妙声,朝代: 元代

    踞湖山南湖上村,古迹往往至今存。

    若道土风不好义,何得此有分金墩。

  • 作者: 倪瑞璿,朝代: 清代
    标签: 母亲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 作者: 魏野,朝代: 宋代
    林间踏去宜沽酒,石上收来好煮茶。除却子猷当此景,高情偏忆戴逵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