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和璨老示双井茶纸被简板三偈·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和璨老示双井茶纸被简板三偈·其三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原文

纵使前词洗尽,不妨后信重通。

会取曹溪一滴,语言文字皆空。

诗词问答

问:《和璨老示双井茶纸被简板三偈·其三》的作者是谁?答:陈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渊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东韵

参考注释

纵使

即使——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的让步,即在偏句提出某种情况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信重

信任看重。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倪宽 ﹞迁左内史,民甚信重之。”《南史·王准之传》:“ 至德 初,徵为左驍骑将军,加散骑常侍,深见信重。” 吴组缃 《山洪》二九:“目今 戚先生 他们就信重我们这几个人。”

曹溪

(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

(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

一滴

(1).液体的一个小点。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剉以酿酒,名曰桂醪。尝一滴,举体如金色。” 唐 韩偓 《秋霖夜忆家》诗:“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宋 方凤 《金华游录》:“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纔一滴。”

(2).一点儿,表示少量。《关尹子·四符》:“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神一歘无起灭尔。” 茅盾 《子夜》十七:“蓦地,他站了起来,冷冷地狞笑。最后一滴力又回到他身上了。”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路过潮沟八九盘,招提雪脊隐云端。金钿一一花总老,翠被重重山更寒。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春晴无处不繁华,多少游人逐钿车。尽道东风花柳好,谁知生意在桑麻。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近县人人喜,来船岸岸移。偶因小泊处,恰是早餐时。唤仆答相乱,看山寒不知。横洲犹半在,今岁水生迟。
  • 作者: 白朴,朝代: 元代

    双眸翦秋水,十指露春葱。仙姿不受尘污,缥缈玉芙蓉。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李花团扇,无语到东风。此意复谁解,我辈正情钟。喜相从,诗卷里,酒杯中。缠头安用百万,自有海犀通。日日东山高兴,夜夜西楼好梦,斜月小帘栊。何物写幽思,醉墨锦笺红。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秦川夕澄霁,沣水明如练。

    西上中渭桥,飒然秋气变。

    嬴政昔搆造,作此象天汉。

    美人与钟鼓,流连恣荒晏。

    徐市期不来,山鬼璧已献。

    我昨骊山行,徘徊吊中羡。

    荆榛蔽银海,樵牧罗金雁。

    麒麟折其股,冷落青梧观。

    后代复何王,绣岭明珠殿。

    唯有终南山,兴亡几回见。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中无事弗清真,妙合而凝静入神。

    鹤似有缘迎客立,鹿知不害向人亲。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宣宗玉殿空山里,箫鼓楼船事已非。

    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风南雁泪沾衣。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来小雨不致泞,北往层冈尚起尘。

    此事讵宁宜旅客,所欣都为利农人。

    未收麦坂穗资饱,已种禾田颖濯新。

    缓辔鸣鞭纪吟什,既云慰矣益增寅。

  • 作者: 韩偓,朝代: 唐代
    标签: 写景咏物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 作者: 张孝祥,朝代: 宋代
    小楼重。下帘栊。万点芳心绿间红。秋千图画中。草茸茸。柳松松。细卷玻璃水面风。春寒依旧浓。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